“中國在全球複蘇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近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行春季會(hui) 議舉(ju) 行,兩(liang) 家國際機構均下調了今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同時,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在博鼇亞(ya) 洲論壇2022年年會(hui) 上表示,作為(wei)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ti) ,中國實現今年各項目標,對於(yu) 推動世界經濟複蘇至關(guan) 重要。IMF亞(ya) 太部助理主任、中國事務主管黑爾格·貝格爾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中國持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國經濟的韌性將進一步增強,並保持對外資的吸引力。
IMF發布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計2022年全球經濟將增長3.6%,較1月份預測值下調0.8個(ge) 百分點。貝格爾指出:“中國是全球貿易複蘇的重要貢獻者。中國更多進口原材料、機械設備以及消費品等,對全球產(chan) 生了強大的溢出效應。鑒於(yu) 中國經濟在全球經濟中的分量以及中國經濟複蘇的溢出效應,中國在全球複蘇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中國國家統計局4月18日發布最新數據顯示,中國經濟第一季度同比增長4.8%,比2021年四季度環比增長1.3%。這一增長速度高於(yu) 美國《華爾街日報》經濟學家所預期的4.6%。貝格爾表示,中國經濟第一季度同比增長4.8%,超過預期。這主要得益於(yu) 今年年初相對強勁的經濟活動,體(ti) 現出中國經濟在穩定恢複。
貝格爾認為(wei) ,中國經濟有足夠的韌性和潛力,中國政府也擁有充足政策空間來促進經濟增長。中國還可以通過多種政策工具,進一步引導經濟活動轉向低碳部門。數字經濟和綠色投資將助力經濟發展更加平衡,也有助於(yu) 增加就業(ye) 、提高收入、增強經濟韌性和環境可持續性。相信中國能夠實現5.5%左右的經濟增速預期目標。
去年,中國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首次突破1萬(wan) 億(yi) 元人民幣。今年一季度,中國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25.6%。對於(yu) 外資持續流入中國,貝格爾表示,中國在開放金融業(ye) 方麵取得了重大進展,改革仍在不斷深化。例如,中國政府頒布實施新的外商投資法,並縮減了外資準入負麵清單。隨著中國持續推動經濟再平衡的改革議程,深化結構性改革,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中國經濟的韌性將進一步增強,並保持對外資的吸引力。
4月15日,中國央行決(jue) 定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25個(ge) 百分點,針對支持實體(ti) 經濟、穩定宏觀經濟基本麵持續發力。25日,今年首次降準正式落地,釋放長期資金約5300億(yi) 元人民幣。中國政府通過一係列危機應對措施、流動性供應、財政政策和金融支持,努力減輕疫情對經濟的負麵影響,貝格爾對此表示歡迎。他說,中國人民銀行年初下調政策利率,引導貸款市場報價(jia) 利率(LPR)報價(jia) 下降,將傳(chuan) 導至企業(ye) 的貸款利率,降低信貸融資成本。這些政策舉(ju) 措,加上更多的財政政策支持,比如通過加強社會(hui) 保障製度來支持低收入家庭等,將對經濟穩定複蘇產(chan) 生良好效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