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袋子”有保障 穩價格有支撐——透視新形勢下的中國糧
新華社北京4月27日電 題:“糧袋子”有保障 穩價(jia) 格有支撐——透視新形勢下的中國糧
新華社記者於(yu) 文靜、王立彬、魏玉坤
受疫情防控、俄烏(wu) 衝(chong) 突、農(nong) 資漲價(jia) 、極端天氣等因素影響,“糧袋子”問題廣受關(guan) 注。我國糧食生產(chan) 供銷形勢如何,國際糧食市場動蕩影響幾何,百姓口糧價(jia) 格能否穩得住?記者日前采訪權威部門,近距離透視新形勢下的中國糧。
穩麵積提產(chan) 能:“糧袋子”有保障
穀雨節氣,正值關(guan) 鍵農(nong) 時。農(nong) 民和農(nong) 技人員在田間忙碌,抓緊防控小麥病蟲害和春耕春播。在農(nong) 業(ye) 大省吉林,盡管由於(yu) 疫情管控,3月備春耕進度放慢,但經過多方努力,水稻育秧接近尾聲,前期耽誤的進度基本搶回來了。
放眼世界和國內(nei) ,疫情散發多發、俄烏(wu) 衝(chong) 突給糧食市場帶來不確定性,國內(nei) 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穩住糧食“壓艙石”極為(wei) 重要。今年我國糧食生產(chan) 麵臨(lin) 不少新情況:
——夏糧的主體(ti) 是冬小麥,夏糧約占全年糧食產(chan) 量的五分之一,對於(yu) 穩定預期意義(yi) 重大。受去年秋汛影響,1.1億(yi) 畝(mu) 冬小麥晚播,占總麵積三分之一,一些地方反映苗情是“曆年來最複雜的”。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種植業(ye) 管理司司長潘文博說,幾個(ge) 月來,通過各地各部門加強保障和農(nong) 民辛勤耕耘,目前冬小麥一、二類苗比例87.9%,比冬前提高17.4個(ge) 百分點,長勢與(yu) 常年基本持平,奪豐(feng) 收有了來之不易的基礎。
——秋糧是糧食生產(chan) 的大頭。我國明確今年穩口糧、穩玉米,擴大豆、擴油菜。一方麵,農(nong) 資價(jia) 格上漲,推高今年種糧成本;另一方麵,根據氣象預測,旱澇形勢需要高度重視。
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著重強調了糧食安全:“要把提高農(nong) 業(ye) 綜合生產(chan) 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們(men) 的飯碗應該主要裝中國糧”。
圍繞糧食安全,我國提出確保2022年糧食產(chan) 量穩定在1.3萬(wan) 億(yi) 斤以上,聚焦關(guan) 鍵環節全麵部署——
調動重農(nong) 抓糧和種糧積極性。全麵落實糧食安全黨(dang) 政同責,嚴(yan) 格考核。主產(chan) 區、主銷區、產(chan) 銷平衡區都要保麵積、保產(chan) 量。很多省區市的書(shu) 記、省長、市長,下基層搞調研、查苗情。國家提高小麥、稻穀最低收購價(jia) ,三大穀物的種植收入保險和完全成本保險擴大到全國主產(chan) 省820多個(ge) 主產(chan) 縣。中央財政安排下撥200億(yi) 元對實際種糧農(nong) 民發放一次性補貼。
逐個(ge) 品種抓牢抓好。我國先後召開全國春季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暨加強冬小麥田間管理工作會(hui) 議、擴種大豆油料工作推進電視電話會(hui) 議、全國玉米水稻生產(chan) 工作推進電視電話會(hui) 議,逐個(ge) 品種部署。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派出100多名機關(guan) 幹部和200名技術人員,包省包片下沉一線,並開通熱線電話解決(jue) 農(nong) 民實際困難。相關(guan) 部門印發工作導則,統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春季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
春爭(zheng) 日,夏爭(zheng) 時。今年春播糧食意向種植麵積9.4億(yi) 畝(mu) ,比上年有所增加。目前春播糧食完成意向麵積的28.8%,其中,早稻栽插過九成、春小麥播種過七成、薯類過五成、春玉米近三成、大豆過一成,進度均略快於(yu) 上年。
潘文博表示,現在距小麥大麵積收獲約有40天,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將加強監測預警,指導各地抓好中後期麥田管理,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落實措施,高質量完成春播任務。
口糧自給有保障:進口主要是調劑品種
田間生產(chan) 在努力,百姓餐桌有保障,倉(cang) 儲(chu) 物流是關(guan) 鍵。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種植業(ye) 管理司副司長劉莉華表示,我國水稻和小麥兩(liang) 大口糧作物連年豐(feng) 收,加上庫存充裕,進口主要是一些調劑品種,兩(liang) 大口糧自給有保障。
國家糧食和儲(chu) 備局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通過藏糧於(yu) 地、藏糧於(yu) 技,倉(cang) 滿廩實外,我國糧油加工能力很強,如果按每人每天吃1斤糧測算,一天加工出來的米麵夠全國人民吃2天。
口糧絕對安全之外,其他糧食作物呢?大豆和玉米是我國糧食進口主要品種。玉米是重要的飼料糧,進口大豆主要用於(yu) 飼料和食用油消費。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提出,今年千方百計穩定玉米生產(chan) ,要以南補北、以單產(chan) 補麵積、以建設補短板,啟動實施國家大豆和油料產(chan) 能提升工程,利用好兩(liang) 個(ge) 市場兩(liang) 種資源。
目前,2021年收獲秋糧的收購接近尾聲。截至20日,主產(chan) 區糧食企業(ye) 累計收購中晚稻、玉米和大豆1.81億(yi) 噸。今年以來,全國累計銷售政策性糧食1190萬(wan) 噸,滿足了市場消費需求。糧食供應較為(wei) 充足、價(jia) 格平穩,糧食安全總體(ti) 有保障。
據了解,我國糧食綜合生產(chan) 能力較強,2021年全國糧食產(chan) 量連續7年保持在1.3萬(wan) 億(yi) 斤以上。糧食庫存較為(wei) 充足,防範市場風險能力增強。
“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國家、省、市、縣四級糧食應急預案體(ti) 係已建立,全國共有糧食應急加工企業(ye) 6000家、糧食應急供應網點52983個(ge) 。各地創新物流運輸方式,加強城市、社區、城際、農(nong) 村配送有效銜接,形成由都市區“1小時”、周邊城市“3小時”、城市群“5小時”構成的“全國糧食135應急保障圈”。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情況下,國內(nei) 糧食市場始終保持平穩運行良好態勢,為(wei) 應對全球糧食危機風險,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提供了堅實基礎。
據介紹,國家糧食和儲(chu) 備係統將強化市場監測預警,密切關(guan) 注國內(nei) 外糧食市場形勢變化,加大對重點地區、品種和時段的監測力度,及時發現並妥善處置有關(guan) 問題,切實維護良好市場秩序。
關(guan) 注輸入性因素:穩價(jia) 仍有較好支撐
近段時間以來,受俄烏(wu) 衝(chong) 突等影響,國際糧價(jia) 大幅上漲。3月糧農(nong) 組織穀物價(jia) 格指數環比上漲17.1%。小麥、玉米價(jia) 格環比上漲超過19%,玉米、大麥和高粱價(jia) 格攀升至1990年以來最高點。
去年我國進口的玉米、大麥近三成來自烏(wu) 克蘭(lan) 。俄烏(wu) 衝(chong) 突引發國際糧食市場動蕩,帶動國內(nei) 部分糧食價(jia) 格小幅上漲。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一季度中國糧食價(jia) 格同比上漲1.7%,其中3月漲幅略有擴大,升至2%。3月全國居民消費價(jia) 格指數同比上漲1.5%,漲幅雖比上月擴大0.6個(ge) 百分點,但低於(yu) 國內(nei) 3%左右的預期目標。
糧價(jia) 為(wei) 百價(jia) 之基。專(zhuan) 家認為(wei) ,盡管存在國際輸入性因素影響,當前中國糧食價(jia) 格仍總體(ti) 保持穩定。從(cong) 走勢看,中國應對全球糧食危機風險、保持糧價(jia) 總體(ti) 穩定仍有較好支撐。
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孟瑋說,我國糧食綜合生產(chan) 能力較強,36個(ge) 大中城市主城區及市場易波動地區的地方成品糧油儲(chu) 備達到15天及以上。有關(guan) 部門將堅持綜合施策、精準調控,保障糧食市場供應。合理安排政策性糧食銷售,引導農(nong) 民適時適價(jia) 售糧、企業(ye) 均衡有序收糧。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將繼續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和單位,密切關(guan) 注農(nong) 資市場形勢,推動企業(ye) 提高產(chan) 能利用率,發揮儲(chu) 備調節作用,暢通運輸配送通道,切實服務好春耕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夯實全年糧食豐(feng) 收基礎。”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市場與(yu) 信息化司一級巡視員陳萍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