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複”成吉林“五一”期間熱詞
5月5日一早,因疫情而沉寂的長春市第五中學又恢複了勃勃生機。保持安全距離、測溫、掃碼……高三年級的同學在值班老師的嚴(yan) 格把關(guan) 下,佩戴口罩、攜帶核酸陰性證明和疫情防控承諾書(shu) ,有序進入校園。這一天,吉林省各中學高三年級學生返回學校,恢複線下學習(xi) 。
不僅(jin) 是複學複課,康複出院、複工複產(chan) 、複商複市、恢複營業(ye) 、通航通車……“五一”前後,隨著吉林省疫情防控向好態勢的拓展延伸,社會(hui) 經濟秩序正穩步有序恢複。
生命至上的承諾擲地有聲
“奶奶,吃口餃子,嚐嚐好不好吃?”“肯定好吃!”4月30日中午,在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一醫院二部抗疫救治療區,106歲的李奶奶精神狀態明顯好轉,主動拿起筷子吃起餃子。
4月14日,李奶奶被診斷為(wei) 新冠肺炎(普通型)、高血壓病2級、陳舊性腦梗塞、腦萎縮,被吉大一院二部迅速收入失能診療專(zhuan) 區。經過16天的精心照護,李奶奶治愈出院。出院前,醫療隊為(wei) 她準備了熱氣騰騰的餃子慶祝。
李奶奶也是吉林本輪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全省醫療機構救治的年齡最大的新冠肺炎患者。
同樣是在4月30日,吉林省人民醫院最後一名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至此,吉林省最大的新冠肺炎救治定點醫院實現關(guan) 艙。5月3日18時,隨著最後一批患者治愈出院,長春中醫藥大學支援通源方艙醫院順利休艙。這支醫療隊在治療中還實現了中藥全覆蓋。
3月初,疫情迅速在吉林省內(nei) 蔓延。4月14日,經過45天的艱苦鏖戰,吉林省宣布實現疫情防控社會(hui) 麵清零目標。5月1日15時起,長春市全域均為(wei) 低風險區,長春市行程卡成功“摘星”。截至5月4日24時,吉林省本次疫情患者治愈率達到98.13%。有網友說:“對患者而言,‘恢複健康’就是最好的節日禮物。”
勞動節裏勞動忙
5月初的吉林大地,生意盎然。田間地頭,農(nong) 耕機械穿梭作業(ye) ,勤勞的身影點綴其中。
在吉林省吉林市土城子鄉(xiang) 梅家村,鄉(xiang) 親(qin) 們(men) 忙著打壟、整地、播種。5月1日一大早,從(cong) 外地點對點返鄉(xiang) 的村民王瑞芳和愛人就在自己地裏忙活著。王瑞芳說:“鄉(xiang) 政府給咱提前協調了農(nong) 資經銷店,在我們(men) 回家前,就幫忙備好了種子和肥料。春耕一點兒(er) 沒耽誤!”
“五一”前夕,土城子鄉(xiang) 900多名因疫情滯留在外的農(nong) 民返鄉(xiang) ,在完成居家健康監測後,陸續投入春耕生產(chan) 中。對無法返鄉(xiang) 的農(nong) 戶,政府還提供代耕代種服務。
作為(wei) 全國產(chan) 糧大省、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吉林省在抗擊疫情的同時,打響了一場“春耕保衛戰”:30萬(wan) 名因疫情滯留在外的農(nong) 民點對點返鄉(xiang) ,為(wei) 480家重點農(nong) 資企業(ye) 開具疫情期間保供證明,線上線下培訓196萬(wan) 人次……
截至5月2日,吉林省玉米播種麵積3705.69萬(wan) 畝(mu) ,播種進度同比快11.23個(ge) 百分點;水稻育秧播種麵積13.42萬(wan) 畝(mu) ,秧苗長勢正常良好,與(yu) 去年相當。
新中國的化工長子——中國石油吉林石化公司承擔著東(dong) 北地區能源供應的重要任務,是保障國計民生的大型企業(ye) 。疫情期間,吉林石化全力以赴保障能源供應和化工產(chan) 品出廠;“五一”假期,吉林石化仍有1萬(wan) 多名職工堅守生產(chan) 線。
“這是我第一次在工廠過‘五一’。崗位雖小,責任重大,我一定守護好化工裝置!”吉林石化煉油廠常減壓車間工藝二班、00後操作員孟祥吉說在崗位上過勞動節,感到很光榮。
“五一”長假裏,吉化煉油廠實現日均加工原油2.5萬(wan) 噸,保障了節日期間成品油市場和下遊化工裝置原料的充足供應。
到5月4日,吉林省規上工業(ye) 企業(ye) 複工率達到98%。在全省500家重點工業(ye) 企業(ye) 中,產(chan) 能恢複到疫情前80%以上水平的達到344戶。
沉寂的煙火氣再次升騰
5月2日一早,韓亮就來到自家店鋪,再次進行全麵消殺。韓亮是長春市朝陽區昌平街上一家理發店的店主。收到複商複市的通知後,他第一時間就趕到社區,完成審批手續,待檢查合格才開門營業(ye) 。
“為(wei) 了避免人員聚集,理發主要采取微信和電話預約,平均每天約有40位顧客。”韓亮說,雖然忙,但看到顧客的形象煥然一新,他心裏也跟著高興(xing) 。
“快兩(liang) 個(ge) 月沒剪頭了,這回終於(yu) 精神了!”預約了第一個(ge) 理發的市民劉揚對新發型很滿意,“我就想著早點兒(er) 剪完頭,再叫上媳婦一起去超市逛逛。”
吉林省本輪疫情首發病例所在地——琿春市,位於(yu) 我國最大的朝鮮族聚居地吉林省延邊州。在這裏,冷麵是群眾(zhong) “心心念念”的飲食。5月4日,在琿春圈樓附近一家飯店門前,服務員正在為(wei) 顧客掃碼、測溫、登記信息。
飯店裏,冰碗中,蕎麥做麵,當地特產(chan) 黃牛牛骨燉湯,再加入甜脆的蘋果片、上好的黃牛肉、切成瓣的熟雞蛋、特色的朝鮮族泡菜。“這是自己在家裏做不出來的味道,久違的‘透心涼’,舒心。”正在享受美食的市民王先生說。
自4月28日吉林省本輪疫情較為(wei) 嚴(yan) 重的長春市和吉林市逐步解除社會(hui) 管控後,商場開業(ye) 、公交恢複、出租車營業(ye) 、飛機複航、火車恢複開行,到5月4日,全省限上商貿企業(ye) 、電商平台、外貿複商複市率分別達到76.7%、100%和97.8%。
(本報記者 任 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