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鬥者·正青春 | 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揮灑青春
央視網消息:今年五四青年節,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共同頒授新疆和田縣塔瓦庫勒鄉(xiang) 巴克墩村小學西部計劃誌願者接力支教服務隊第26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在距離新疆和田市80多公裏遠的沙漠中,有一個(ge) 很多當地人都很少去的巴克墩村。前兩(liang) 天記者來到這裏時,一場沙塵暴剛剛從(cong) 這裏刮過,幹燥惡劣的氣候環境,對於(yu) 患有嚴(yan) 重咽炎的蔡漢左來說特別難熬。
2021年6月,蔡漢左從(cong) 雲(yun) 南民族大學畢業(ye) 後,來到了和田縣塔瓦庫勒鄉(xiang) 巴克墩村,成為(wei) 村小學西部計劃誌願者接力支教服務隊的第五批支教老師。蔡漢左教的是數學,剛到這裏時,她精心準備了很久的第一節課,並沒有收到預想的效果。
孩子們(men) 為(wei) 啥聽不懂,蔡漢左開始琢磨著解決(jue) 問題。她白天上課,晚上看名校教師視頻課,一有機會(hui) 還向身邊的老教師請教學習(xi) 。她開始嚐試自己動手做有趣的教學道具,這提起了孩子們(men) 的上課興(xing) 趣。
和蔡漢左同一批到巴克墩村小學支教的秦文遠,是孩子們(men) 心目中的大哥哥。來自新疆大學研究生支教團的秦文遠今年23歲,是巴克墩村小學五年級2班的班主任和語文老師。不過這個(ge) 班主任並不好當,班裏有一些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的孩子,個(ge) 人衛生習(xi) 慣不好,秦文遠就經常抽時間去男生宿舍,照顧他們(men) 的生活起居。
從(cong) 2017年開始,新疆自治區團委采用“駐村包校”教育扶貧的模式,每年選派西部計劃大學生誌願者和支教老師從(cong) 全國各地來到巴克墩村,幫助村裏的小學和幼兒(er) 園解決(jue) 師資力量薄弱、教學方法落後等問題。
來自雲(yun) 南的浦仕猛也是一位語文老師。來之前,他思想包袱很重,擔心教不好孩子們(men) ,更擔心語言問題帶來教學上的困難。但來了之後,浦仕猛發現同學們(men) 可以百分之百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這得益於(yu) 之前的誌願服務團隊讓每一位同學從(cong) 拚音基礎開始學習(xi) ,孩子們(men) 的語言交流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五年時間裏,來自北京、河南、上海、陝西、廣西、四川等地的西部計劃誌願者,一批又一批來到巴克墩村小學接力服務。他們(men) 之中雖然有很多人已經返回,但是與(yu) 學校的聯係卻從(cong) 未間斷。
和秦文遠經常視頻討論教學的就是第一批來巴克墩村支教的老師、北京大學研究生支教團的劉繼。支教結束前,劉繼把40個(ge) 電子文檔整理成教學手冊(ce) ,留給了學校。一批批誌願者們(men) 傾(qing) 盡熱情和心力,改變了巴克墩村小學麵貌。現在,學校學習(xi) 成績從(cong) 全縣排名倒數第二,提高到和田縣139所村級小學全科總分第一名,及格率從(cong) 2017年的3%提高到現在的51.55%。過去想轉學的學生不走了,方圓十幾公裏的村還有不少家長把孩子轉過來上學。
不光學習(xi) 成績上來了,支教老師們(men) 還充分發揮興(xing) 趣特長,在學校組建了籃球隊、舞蹈隊、書(shu) 法班等各類社團,讓孩子們(men) 得到全麵發展。再過兩(liang) 個(ge) 月,這一批支教老師就要完成誌願服務任務離開這裏了,但是新的一批誌願者又會(hui) 從(cong) 他們(men) 手裏捧過接力棒,繼續陪伴村裏的孩子們(men) 。
這個(ge) 五四青年節,西部誌願者服務團隊集體(ti) 獲得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巴克墩村小學的孩子們(men) 也用自己的方式,為(wei) 他們(men) 這些來自祖國各地的支教老師送去了最真摯的祝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