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孫明:付出真心,才有信任與配合

發布時間:2022-05-07 09:54: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聽醫者講述】

  從(cong) 醫60餘(yu) 年,臨(lin) 床經驗豐(feng) 富,擅長疑難重症的診斷和治療,主持急危重症搶救成功率高;2002年被評為(wei) “湘雅名醫”,先後組建了湘雅醫院心血管病介入中心、心髒病實驗室、血液透析中心和腎病實驗室;撰寫(xie) 《鄉(xiang) 村醫生手冊(ce) 》《內(nei) 科治療學》《臨(lin) 床醫學多選題》《臨(lin) 床醫學多選題解》等近30部著作……他就是百年湘雅曆史的參與(yu) 者和見證者,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心內(nei) 科專(zhuan) 家孫明。

  他是學生眼裏的嚴(yan) 厲老師,卻是患者心中的和藹長者。隨時參加疑難病例會(hui) 診,堅持每周一次全科大查房,91歲高齡仍堅守在臨(lin) 床一線,用心用情詮釋著湘雅精神。

  ——訪談人龍軍(jun)

  醫學講究嚴(yan) 謹,不能容忍一絲(si) 懈怠,老一輩湘雅人秉承的認真、嚴(yan) 謹、負責的湘雅精神至今影響著我。我1955年進入湘雅,到現在已經67年了。我的學生認為(wei) 我十分嚴(yan) 厲,但其實我還不及我老師們(men) 的一半。

  當時,通宵搶救病人是常事,老師們(men) 總是率先垂範,從(cong) 來不計時間和代價(jia) 。有次急診,來了一位病人,我看他臉色發青,並且有水腫,檢尿發現尿裏有蛋白。我心裏掂量著在病曆上寫(xie) 上了腎炎,將他收進病房。第二天早上查房,教授看完病人和病曆後,抬高聲音毫不留情地問我:“這個(ge) 病人發紺,皮膚和黏膜都呈青紫色了,怎麽(me) 會(hui) 是腎炎?腎炎會(hui) 產(chan) 生貧血症狀,發紺是血液中還原血紅蛋白增多的表現,你不知道嗎?你連肺心病和腎炎都分不清了嗎?”當時屋子裏站滿了人,麵對嚴(yan) 厲的訓斥,我很是慚愧。正因為(wei) 那次教訓,我一輩子都忘不了腎炎和肺心病的症狀區別。

  其實,剛進湘雅的時候,我不想學內(nei) 科,想當外科醫生。我覺得我的性情適合做外科醫生,天生好動,喜歡打球、跑步,我的一、二、三誌願填的都是外科。但是,當時實習(xi) 科的劉長業(ye) 老師偏偏要我選擇內(nei) 科,因為(wei) 他自己是內(nei) 科教授,也很喜歡我。而選擇心血管內(nei) 科也是受到了老師們(men) 的影響,王肇勳、王振華、黃小月等在全國心血管領域都很出名,我們(men) 作為(wei) 學生很崇拜他們(men) 。如張孝騫教授,他是一個(ge) 非常有學問的人,我跟過他查房,他能夠把生理生化的背景講得清清楚楚,讓學生們(men) 很容易理解。王振華教授的業(ye) 務能力也很厲害,他們(men) 平時和藹可親(qin) ,但是工作上的事情絕不允許馬虎,這種嚴(yan) 格具體(ti) 體(ti) 現在以身作則上,都是以自己的高標準來要求學生們(men) 。

  當醫生期間高強度的學習(xi) 和工作促使我養(yang) 成了做事高標準、嚴(yan) 要求的習(xi) 慣,由此,我的職業(ye) 生涯才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感謝這份嚴(yan) 厲,讓我受益終生。

  這麽(me) 多年,我從(cong) 老湘雅人身上學到的,還有醫生對待病人的感情和態度——必須用最真摯的感情來對待病人。我對自己嚴(yan) 格,對學生嚴(yan) 厲,甚至對家人也有幾分嚴(yan) 肅,但我從(cong) 未對患者發過脾氣,因為(wei) 老湘雅人強調“隻有對病人付出真心,才能得到他們(men) 的信任與(yu) 配合”。

  1958年,我隨湖南省醫療隊去福建支援前線,後來從(cong) 福建前線跟傷(shang) 兵一起撤回到了江西的一個(ge) 療養(yang) 院。有個(ge) 戰士患了肺結核,而且有空洞、咳血,病得很重。軍(jun) 人性格本就硬朗,被病痛折磨的他,脾氣也比較大,稍感不順心就會(hui) 扔東(dong) 西,還常常和醫務人員發生爭(zheng) 執,很多醫護人員都避之不及。但是我對他很關(guan) 心,認真傾(qing) 聽他的故事,千方百計為(wei) 他排憂解難。盡管當時醫療設施和藥物嚴(yan) 重不足,我仍盡最大努力幫助他緩解症狀。同時,我翻閱各種書(shu) 籍,希望能找到治愈之法。慢慢地,他也看出了我的善意,也不對我發脾氣,很積極配合我的治療。

  離開江西回到湘雅不久,我收到了一枚勳章,是那位戰士送給我的。後來得知,這是他在抗美援朝戰爭(zheng) 中獲得的勳章。原來在他心裏,我也是一位救死扶傷(shang) 的、重感情的英雄,我們(men) 在靈魂深處是一樣的人。拿著這枚“滾燙”的勳章,我更加體(ti) 會(hui) 到,隻要對病人付出真心,他們(men) 就會(hui) 心存感激與(yu) 崇敬。醫患關(guan) 係也跟普通人際關(guan) 係一樣,你怎樣對待他,他就會(hui) 怎樣對待你,沒有哪個(ge) 病人會(hui) 鐵石心腸拒絕好意。

  我行醫六十餘(yu) 載,非常重視“價(jia) 效”比值,即盡可能使用最廉價(jia) 的藥物,取得最佳的治療效果。20世紀70年代,湖南一位領導疑似有冠心病,但病因比較複雜,一直沒有治好。所以找到我,結果我治好了。這個(ge) 事情讓我的知名度大增,來找我會(hui) 診的病人很多,甚至好多老病號專(zhuan) 門跑到我家裏來看病,但我從(cong) 來不會(hui) 計較報酬,規定要收錢的,也盡量少收。因為(wei) 我的祖輩就是這樣做的,“赤貧送診”的理念已經根植於(yu) 心。

  我這一輩子都在與(yu) 心血管疾病打交道,我付出了愛,也收獲了病人沉甸甸的信任。

  現在我91歲,身體(ti) 也挺好,還喜歡運動。雖說政策上規定80歲以上不能看門診了,但是病人還會(hui) 慕名來我家或辦公室看病。此外,每個(ge) 星期三下午我都會(hui) 參加一次全科大查房,可能我對臨(lin) 床比較熟悉,他們(men) 也喜歡請我一起去查房,可以解決(jue) 一些疑難雜症。

  我覺得看病是一種樂(le) 趣,我從(cong) 不覺得累,也不覺得是一種負擔,能把別人的病治好了,他們(men) 從(cong) 內(nei) 心感謝我,就夠了。治不好的病,就幫病人緩解症狀,我也覺得很高興(xing) ,這對醫生來說是一種收獲。

  60多年來,老湘雅傳(chuan) 承下來的精神與(yu) 醫德,我也努力地傳(chuan) 遞給我的學生,我真心希望他們(men) 能夠保留和發揚這個(ge) 優(you) 良傳(chuan) 統,在從(cong) 醫境界上有所提升。

    (光明日報記者 龍軍(jun) 禹愛華 趙嘉偉(wei) 整理)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