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通報防汛抗旱行政責任人?今年防汛抗旱形勢如何?——國家防辦、應急管理部有關負責人答記者問
新華社北京5月9日電題:為(wei) 何通報防汛抗旱行政責任人?今年防汛抗旱形勢如何?——國家防辦、應急管理部有關(guan) 負責人答記者問
新華社記者劉夏村、周圓
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日前通報了2022年全國防汛抗旱行政責任人名單。為(wei) 何通報防汛抗旱行政責任人?今年防汛抗旱防台風形勢如何?9日,國家防辦、應急管理部有關(guan) 負責人就相關(guan) 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問:國家防總為(wei) 什麽(me) 每年都要通報防汛抗旱行政責任人?
答:防汛救災關(guan) 係人民生命財產(chan) 安全,關(guan) 係糧食安全、經濟安全、社會(hui) 安全、國家安全。我國防汛抗旱相關(guan) 法律明確規定,防汛抗旱工作實行各級人民政府行政首長負責製,實行統一指揮,分級分部門負責。這是國家防總每年通報防汛抗旱行政責任人的法律依據。
我國洪澇幹旱災害頻繁,造成的損失和影響巨大。多年的防災減災實踐證明,防汛抗旱工作實行行政首長負責製是很成功和有效的製度安排,可以充分發揮我國的政治優(you) 勢和製度優(you) 勢,更好地調動各種社會(hui) 資源合力抗災,最大限度減輕災害影響和損失。
近些年來,國家防總每年汛前都向社會(hui) 通報防汛抗旱行政責任人名單,目的是為(wei) 了加強社會(hui) 監督,增強各級政府行政責任人防汛抗旱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增強責任意識和擔當意識,切實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守土負責。
問:今年防汛抗旱防台風形勢如何?國家防辦、應急管理部將采取哪些應對措施?
答:根據氣象和水利部門預測,今年汛期我國氣候狀況總體(ti) 為(wei) 一般到偏差,旱澇並重,區域性、階段性旱澇災害明顯,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偏多,主要多雨區在我國北方,黃河中下遊、海河、遼河、嫩江等流域可能有較重汛情,長江上遊、珠江流域西江、東(dong) 南沿海諸河有可能發生區域性洪水。全年登陸我國的台風個(ge) 數接近常年到偏多,台風影響偏重。
近期,國家防總正在對七大流域重點省份、水電站安全度汛和城市防洪等工作分別開展汛前檢查。在進入主汛期前還計劃與(yu) 湖北、吉林兩(liang) 省防指聯合分別開展防汛演練。
國家防辦、應急管理部結合河南鄭州“7·20”特大暴雨暴露出的問題,先後印發《關(guan) 於(yu) 加強地方防汛抗旱應急預案修訂的指導意見》和《關(guan) 於(yu) 加強基層防範應對極端暴雨工作的指導意見》;與(yu) 中國電建、中國安能等央企協調並下發文件指導地方進行防汛搶險工作對接;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提前進行動員部署,確保抗洪搶險力量落實到位。下一步,將繼續加強統籌協調,進一步抓細抓實防汛救災各項措施,突出抓好防汛抗旱準備、江河洪水應對、極端暴雨防範、搶險救援救災和指導支持。
問:近幾年城市防洪排澇始終是社會(hui) 關(guan) 注的一個(ge) 熱點,為(wei) 此國家防辦、應急管理部采取哪些措施推動這方麵工作?
答:城市防洪排澇是我國防洪工作的重點。去年河南鄭州“7·20”特大暴雨災害造成重大人員傷(shang) 亡和財產(chan) 損失,暴露出城市防洪排澇存在的突出問題。
為(wei) 此,國家防辦、應急管理部針對災害暴露出的城市排澇基礎設施較薄弱、防汛體(ti) 製機製不完善、基層應急處置能力不足等問題,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紮實做好城市防洪防澇工作,包括專(zhuan) 門組織各地認真學習(xi) 河南鄭州“7·20”特大暴雨災害調查報告、壓實城市防洪排澇責任、全麵開展隱患排查整改、提升城市防洪應急管理水平。
目前,全國31個(ge) 重點防洪城市的行政責任人均由城市人民政府主要負責同誌擔任。今年,住房城鄉(xiang) 建設部公布了全國692座城市的排水防澇安全責任人名單,全麵接受社會(hui) 監督。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重建輕管、組件假劣、效益遞減 謹防光伏扶貧項目淪為“曬太陽”工程
- 《加力幫扶中小微企業紓困解難若幹措施》印發 10項舉措助企渡過難關
- 【央視快評】堅定不移跟黨走 為黨和人民奮鬥
- 中央宣傳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聯合發布2021年“最美基層高校畢業生”先進事跡
- 新華社評論員:爭做民族複興的生力軍——一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重要講話
-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老區新貌丨革命老區的紅綠融合“現代兵法”
- 改革攻堅 發展突圍——地方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進展觀察
- 多地緊鑼密鼓推進 數字經濟立法提速
- 應保盡保、應助盡助——多地加強民生兜底保障和遇困群眾救助
- 新冠疫苗是怎樣“升級”的?老疫苗還管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