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優質醫療資源擴容 重點建設腫瘤心血管等專業
覆蓋全國 優(you) 質醫療資源擴容
重點建設腫瘤、神經、心血管等專(zhuan) 業(ye)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下發《有序擴大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指出,到2022年底,基本完成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全國範圍內(nei) 的規劃布局,力爭(zheng) 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覆蓋全國所有省份。
對此,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我國人口眾(zhong) 多,醫療資源分布不均現象突出,薄弱地區患者隻能選擇跨地、跨省就醫。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將有效提升區域醫療條件,專(zhuan) 科將更加細分專(zhuan) 業(ye) ,更好滿足患者看病需求。
優(you) 質資源年底前覆蓋所有省份
《方案》指出,有序擴大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推動優(you) 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加快實現大病不出省。圍繞重點疾病和薄弱地區,加強統籌規劃,有針對性地補短板、強弱項、提質量,加快形成區域醫療服務“高地”,最大限度減少異地就醫。
《方案》表示,到2022年底,基本完成全國範圍內(nei) 的規劃布局,力爭(zheng) 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覆蓋全國所有省份。到“十四五”末,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任務基本完成,在優(you) 質醫療資源短缺地區建成一批高水平的臨(lin) 床診療中心、高層次的人才培養(yang) 基地和高水準的科研創新與(yu) 轉化平台,培育一批品牌優(you) 勢明顯、跨區域提供高水平服務的醫療集團,打造一批以高水平醫院為(wei) 依托的“互聯網+醫療健康”協作平台,形成一批以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為(wei) 核心的專(zhuan) 科聯盟。
“積極推動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從(cong) 試點逐步轉向麵上推進。”《方案》明確,在第一批試點省份、輸出醫院基礎上,繼續按重點病種選醫院、按需求選地區,堅持院地合作、省部共建,有序擴大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覆蓋省份,擴大重點病種覆蓋範圍。
到“十四五”末,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任務基本完成,優(you) 質醫療資源相對薄弱地區的重點病種治療水平與(yu) 全國先進水平的差距顯著縮小,全國範圍內(nei) 重點病種跨省、跨區域就醫大幅減少。
對於(yu) 新增範圍,《方案》明確,新增地區大多是大省和醫療資源相對薄弱省份。包括內(nei) 蒙古、吉林、黑龍江、江西、廣西、海南、重慶、貴州、西藏、甘肅、青海、寧夏12個(ge) 省份和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病種方麵,重點建設腫瘤、神經、心血管、兒(er) 科、呼吸、創傷(shang) 、婦產(chan) 、骨科、傳(chuan) 染病、口腔、眼科、精神衛生等死亡率高、疾病負擔重、轉外就醫集中、嚴(yan) 重危害群眾(zhong) 健康的病種,建設專(zhuan) 業(ye) 類別的國家區域醫療中心。
《方案》指出,對於(yu) 重大疾病診治的實際需求,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建設具有多個(ge) 專(zhuan) 業(ye) 類別、有較強綜合性的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立健全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補償(chang) 機製。建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與(yu) 醫保經辦機構的談判協商機製,合理確定、動態調整醫保基金總額預算指標和按病種付費等付費標準。
“我國醫療服務主要存在供給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有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醫療資源總量相對不足,質量有待提高;資源布局結構不合理;服務體(ti) 係碎片化問題較突出。因此,需要有更多資源從(cong) 北上廣等地下沉到其他地區。
“區域醫療中心建設,簡單來說,就是從(cong) 北京、上海、廣州等頂級優(you) 質醫療資源比較富集的地區,選擇若幹國家級的高水平醫院作為(wei) 輸出醫院,到優(you) 質醫療資源匱乏、人口眾(zhong) 多、基礎比較薄弱的省份建設分院或者分中心等分支機構。”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hui) 司副司長孫誌誠說。
孫誌誠介紹,從(cong) 第一批區域醫療中心來看,已取得階段性成效,就醫流向有初步改善。他舉(ju) 例,區域醫療中心之一的北京兒(er) 童醫院鄭州醫院落地後,2020年河南省前往北京兒(er) 童醫院就診量下降63.1%,住院量下降51.3%。華科大同濟醫院山西醫院投入運營後,2020年醫院患者外轉率同比下降了79.3%,患者外轉科室從(cong) 原來的12個(ge) 下降到6個(ge) 。
跨省就醫的減少,正證明了區域醫療中心的意義(yi) 所在。《方案》強調,將支持優(you) 質醫療資源品牌輸出,最大限度發揮醫療資源富集城市相關(guan) 品牌醫院的帶動作用,定向放大優(you) 質醫療資源,在相對較短時間內(nei) 盤活地方存量醫療資源。打造形成全國性高水平醫療集團,使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體(ti) 係在全國長期穩定紮根。
多地已積極布局
4月13日,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與(yu) 石家莊市人民政府共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正式簽約。醫院將從(cong) 異地就醫較多的腫瘤、胸外、婦科、血液等專(zhuan) 業(ye) 入手,逐步實現專(zhuan) 業(ye) 全覆蓋。根據協議,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將在石家莊成立“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石家莊醫院”,力爭(zheng) 通過3年至5年努力,建成立足石家莊市,輻射華北區域,國內(nei) 領先、國際一流的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滿足區域內(nei) 患者就醫需求。
此外,保定市兒(er) 童醫院已由北京兒(er) 童醫院正式托管,增掛北京兒(er) 童醫院保定醫院院牌,同時建設國家兒(er) 童醫療中心,預計未來兒(er) 童專(zhuan) 業(ye) 跨省跨區就醫人數減少40%以上。目前,該院門診量已接近2700人次,較以前增長近3倍。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也在2018年全麵接管張家口崇禮區人民醫院,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崇禮院區副院長趙奇俠(xia) 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作為(wei) 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運動創傷(shang) )項目試點,已有不少附近或外地患者慕名而來,崇禮院區擁有先進的配套和設施,重點設置急診急救中心、複合CT手術室、複合DSA手術室、康複中心、重症監護中心等,配套可降落直8型直升機等救援設備,患者不用再到北京就能獲得高質量的診治。
河北區域醫療中心的建設並不是個(ge) 例,更多醫療中心正在路上。據悉,重慶兩(liang) 江新區將與(yu)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合作,共建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重慶醫院,醫院規劃床位3000張,並申報並建設國家區域醫療中心。5月9日,山西太原相關(guan) 部門負責人也來到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就共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首次正式接觸。
除此之外,海南省深化醫藥衛生體(ti) 製改革領導小組印發《海南省深入推廣福建省三明市深化醫改經驗的若幹措施》的通知,推動優(you) 質醫療資源均衡布局,以博鼇樂(le) 城為(wei) 核心,依托海口、三亞(ya) 南北兩(liang) 極,以外轉率和病死率高的疾病為(wei) 重點,圍繞腫瘤、神經、心髒、兒(er) 童、中醫、口腔等專(zhuan) 科,積極引入國內(nei) 高水平醫院,持續推進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雲(yun) 南省印發的《雲(yun) 南省“十四五”健康服務業(ye) 發展規劃》顯示,加快推進中日友好醫院雲(yun) 南醫院、北京大學腫瘤醫院雲(yun) 南醫院建設,爭(zheng) 取早日建成投入使用,加強銜接匯報,力爭(zheng)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雲(yun) 南醫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雲(yun) 南醫院納入國家試點。
資料顯示,2019年12月28日,中日友好醫院與(yu) 雲(yun) 南省政府就合作共建呼吸區域醫療中心在昆明舉(ju) 行了簽約儀(yi) 式,根據協議,雙方結合各自優(you) 勢,按照國家呼吸區域醫療中心設置標準,依托雲(yun) 南省第一人民醫院,在呼吸係統疾病預防、診斷、治療、科研、人才培養(yang) 及管理等方麵開展合作,以打造麵向南亞(ya) 、東(dong) 南亞(ya) 的國際呼吸係統疾病診療中心。
“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將進一步提升我國優(you) 質醫療資源覆蓋範圍。但還需注意的是,下一步醫療中心的布局還要避免盲目爭(zheng) 奪資源、無序擴張。”一位業(ye) 內(nei) 人士說。
事實上,此次《方案》就明確,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努力做到“三不”,即醫院不出資、政府不新增債(zhai) 務風險、病人不增加負擔。
關(guan) 於(yu) 資金來源,建設資金以地方籌集為(wei) 主,中央預算內(nei) 投資給予補助。國家發改委相關(guan) 人士透露,對於(yu) 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項目,中央預算內(nei) 投資將分階段給予資金支持,累計不超過5億(yi) 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