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老區新貌丨今日“將軍縣”,農旅產業“紅”

發布時間:2022-05-17 09:41: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武漢5月16日電 題:今日“將軍(jun) 縣”,農(nong) 旅產(chan) 業(ye) “紅”

  新華社記者田中全

  70歲的嚴(yan) 金木是白果樹灣村第一個(ge) 買(mai) 農(nong) 機的人。不久前,聽說村裏要加大農(nong) 業(ye) 投入,他又新買(mai) 了一輛拖拉機和一輛小貨車,拉農(nong) 資、運農(nong) 貨……雖說年紀大了,但幹勁兒(er) 絲(si) 毫不減。

  白果樹灣村位於(yu) 我國著名的“將軍(jun) 縣”——湖北省大悟縣,是大別山脈西段的一個(ge) 紅色村落。80年前,新四軍(jun) 第五師司令部遷駐至此,成為(wei) 鄂豫皖湘贛五省邊界地區抗戰指揮中心。這是白果樹灣村民引以自豪的光榮曆史。

  白果樹灣村山大林密、耕地分散,一直以來,村民靠“巴掌大”的田地生活。“小時候家裏窮,老是吃了上頓沒下頓。”嚴(yan) 金木告訴記者,村民們(men) 深受紅色曆史影響,骨子裏有著不服輸的韌勁兒(er) 。

  脫貧攻堅戰打響後,隨著政策的傾(qing) 斜、政府的大力幫扶,村民的主動性、積極性大大提高。2019年,白果樹灣村脫貧出列。如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實現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成為(wei) 白果樹灣村麵臨(lin) 的新考題。

  背靠綠水青山,依托紅色資源,白果樹灣村著重抓紅色美麗(li) 村莊建設,積極修繕、開發新四軍(jun) 第五師司令部等28處革命遺址,持續改善人居環境,走出了一條農(nong) 旅融合、農(nong) 旅共興(xing) 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路。

  走進白果樹灣村,寬敞的柏油公路依山綿延,革命舊址與(yu) 村居民舍錯落有致;觀景廣場上,各地遊客興(xing) 致盎然;村旁溪水邊,滿頭銀發的婆婆搗衣浣洗,相伴歡聲笑語……

  記者了解到,在剛過去的“五一”假期,不少外地遊客到這裏追尋曆史足跡,感受紅色文化,遊賞鄉(xiang) 村美景,白果樹灣村熱鬧非凡。

  “一天接待8個(ge) 團,從(cong) 早忙到晚,有時候根本顧不上吃飯。”27歲的紅色宣講員汪文雪說,她是聽著紅色故事長大的,大學畢業(ye) 後毅然返回山村,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出力。“小時候聽大人講故事,現在我要把村裏的紅色曆史講給更多人聽。”她說。

  遊客打卡革命舊址的同時,還可以在村裏品嚐特色農(nong) 家菜。村民嚴(yan) 小育的農(nong) 家樂(le) 生意火爆,臘魚、臘鴨、紅燒肉、炒土雞蛋……什麽(me) 都做,遊客們(men) 吃得盡興(xing) 。

  白果樹灣村黨(dang) 委書(shu) 記汪金洲介紹,依托豐(feng) 富的紅色資源和自然風光,白果樹灣村已初步建成集紅色旅遊、鄉(xiang) 村度假、野外體(ti) 驗、休閑娛樂(le) 於(yu) 一體(ti) 的鄉(xiang) 村休閑度假基地。這些年,白果樹灣村平均每年接待遊客超過30萬(wan) 人次。

  在發展紅色旅遊產(chan) 業(ye) 的同時,綠茶、油茶、茶樹菇、小龍蝦等鄉(xiang) 村集體(ti) 經濟也在快速壯大。村裏成立了白果樹灣綠茶製作車間,通過統一收購、銷售,茶葉賣得又快又好。

  “目前,白果樹灣村僅(jin) 綠茶基地就發展到1500多畝(mu) ,全村103戶人家平均年增收近萬(wan) 元。”汪金洲說,將來,村裏還會(hui) 大規模引進光伏產(chan) 業(ye) ,以產(chan) 業(ye) 帶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

  白果樹灣村的變遷是大悟縣近年來發展的縮影。芳畈鎮、陽平鎮、新城鎮、宣化店鎮等具有光榮革命曆史的鄉(xiang) 鎮正通過打造“紅色高地”,推動“綠色發展”,帶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

  過去幾十年,嚴(yan) 金木開著拖拉機在大別山區飛奔,把挨家挨戶收來的農(nong) 貨運出大山。如今,村裏建起了網絡直播間,直播帶貨成了新時尚,與(yu) 城鎮、與(yu) 全國各地直達相連。

  “村裏的產(chan) 業(ye) 一天比一天興(xing) 旺,大家的收入一天比一天高,我還要接著幹。”嚴(yan) 金木笑著說。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