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創新增強農業綠色發展動能
作者:陳健鵬(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農(nong) 業(ye) 綠色發展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必然選擇。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黨(dang) 中央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農(nong) 業(ye) 綠色發展取得積極進展。今年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guan) 於(yu) 做好2022年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重點工作的意見》對推進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綠色發展進一步作出具體(ti) 部署。需要看到的是,農(nong) 業(ye) 發展進入加快推進綠色轉型新階段,還麵臨(lin) 一些複雜性、長期性和係統性問題,可以通過改革創新來增強農(nong) 業(ye) 綠色發展動能。
農(nong) 業(ye) 綠色發展需解決(jue) 複雜性問題。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高度依賴自然條件,需要以良好的產(chan) 地環境、農(nong) 業(ye) 生態係統為(wei) 基礎。農(nong) 業(ye) 綠色發展尤其需要平衡農(nong) 業(ye) 產(chan) 出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guan) 係。農(nong) 業(ye) 綠色發展的複雜性集中體(ti) 現在政策設計與(yu) 實施上。在設計層麵,農(nong) 業(ye) 支持政策麵臨(lin) “多目標”,在農(nong) 業(ye) 增產(chan) 導向與(yu) 綠色生態導向之間需要加以平衡。在實施層麵,由於(yu) 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量大、範圍廣、涉及主體(ti) 多,管理部門難以甄別農(nong) 戶綠色生產(chan) 行為(wei) ,對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過程中出現的生態環境問題也難以進行有效監管,並且還存在監測網絡不完善、監測統計數據基礎薄弱等問題。同時,在我國推進“雙碳”工作的背景下,農(nong) 業(ye) 綠色發展的內(nei) 涵也在不斷拓展。《“十四五”全國農(nong) 業(ye) 綠色發展規劃》對農(nong) 業(ye) 綠色發展提出了更高、更全麵的要求。
農(nong) 業(ye) 綠色發展需解決(jue) 長期性問題。長期看,為(wei) 保障糧食安全,我國農(nong) 業(ye) 總產(chan) 出需持續增長,需要有效政策體(ti) 係驅動綠色轉型。目前,我國農(nong) 業(ye) 綠色發展政策框架已經初步形成,有些製度有待進一步改革和完善。從(cong) 農(nong) 業(ye) 投入品使用看,農(nong) 業(ye) 麵源汙染形勢依然嚴(yan) 峻。從(cong) 資源利用效率看,農(nong) 業(ye) 綠色發展需通過不斷完善激勵約束機製來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農(nong) 業(ye) 綠色發展需解決(jue) 係統性問題。農(nong) 業(ye) 綠色發展是一項係統工程,涉及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係統內(nei) 部優(you) 化、與(yu) 工業(ye) 化城鎮化協同、綠色農(nong) 產(chan) 品市場建設等多個(ge) 方麵。一方麵,農(nong) 業(ye) 綠色發展需要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經營方式、農(nong) 業(ye) 空間布局體(ti) 係、以綠色生態為(wei) 導向的政策支持體(ti) 係、科技創新推廣體(ti) 係等協同推進。另一方麵,隨著工業(ye) 化城鎮化的推進,也要提升農(nong) 業(ye) 規模化現代化水平、創新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經營方式,從(cong) 而為(wei) 綠色農(nong) 業(ye) 科技應用、農(nong) 業(ye) 社會(hui) 化服務創造條件。還要看到,我國農(nong) 產(chan) 品、農(nong) 業(ye) 投入品等相關(guan) 的綠色標準體(ti) 係尚不完善,綠色農(nong) 產(chan) 品認證體(ti) 係尚不健全,通過綠色消費驅動農(nong) 業(ye) 綠色生產(chan) 的市場化機製難以有效發揮作用,迫切需要通過創新體(ti) 製機製來提升農(nong) 業(ye) 綠色發展水平。
推進農(nong) 業(ye) 綠色發展是農(nong) 業(ye) 發展觀的一場深刻革命。實踐證明,增強農(nong) 業(ye) 綠色發展動能,必須以改革創新為(wei) 動力,健全體(ti) 製機製。在新發展階段,進一步推進農(nong) 業(ye) 綠色發展,要把已出台的相關(guan) 政策措施落到實處,並通過改革創新不斷提高政策體(ti) 係有效性。
一是深化農(nong) 業(ye) 綠色發展關(guan) 鍵領域和環節改革。進一步完善以綠色生態為(wei) 導向的農(nong) 業(ye) 補貼製度,推動農(nong) 業(ye) 支持政策與(yu) 農(nong) 業(ye) 綠色生產(chan) 行為(wei) 掛鉤;圍繞農(nong) 業(ye) 化學投入品減量化、有機肥替代、農(nong) 業(ye) 廢棄物綜合利用等優(you) 化政策設計,打通種養(yang) 循環政策堵點。
二是健全綠色農(nong) 產(chan) 品標準體(ti) 係並加強認證管理。加強綠色食品、有機農(nong) 產(chan) 品、地理標誌農(nong) 產(chan) 品認證管理,進一步推廣運用農(nong) 產(chan) 品追溯體(ti) 係,提高綠色農(nong) 產(chan) 品市場認可度,促進綠色農(nong) 產(chan) 品消費。強化農(nong) 業(ye) 品牌建設和農(nong) 產(chan) 品市場監管,規範和完善綠色農(nong) 產(chan) 品市場,建立綠色農(nong) 產(chan) 品市場價(jia) 格實現機製,推進綠色優(you) 質農(nong) 產(chan) 品優(you) 質優(you) 價(jia) ,建立健全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機製。
三是加大農(nong) 業(ye) 綠色發展的科技創新投入。健全農(nong) 業(ye) 綠色發展的科技創新體(ti) 係,完善多元化農(nong) 業(ye) 技術推廣服務體(ti) 係,強化農(nong) 業(ye) 綠色發展科技支撐。探索科技創新合作新方式,加大對農(nong) 業(ye) 投入品減量高效利用、農(nong) 業(ye) 節水、有害生物綠色防控、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等農(nong) 業(ye) 綠色生產(chan) 技術的研發投入,加快成熟適用綠色技術、綠色成果的示範、推廣和應用。
四是加強部門間合作和政策協調。加強相關(guan) 部門之間在農(nong) 業(ye) 麵源汙染防治、農(nong) 業(ye) 廢棄物綜合利用等領域的政策協調,強化農(nong) 業(ye) 綠色發展監管能力建設,加強農(nong) 業(ye) 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完善跨部門信息共享機製,確保推進農(nong) 業(ye) 綠色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