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上海戰疫錄)從武漢雷神山到上海新國博方艙醫院 滬鄂醫護“同袍”抗疫

發布時間:2022-05-18 13:40: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上海5月17日電 (陳靜 葉佳琪) 2020年初,武漢暴發新冠肺炎疫情,全國4萬(wan) 餘(yu) 名醫護人員馳援武漢;今年3月,上海本輪疫情引來關(guan) 注。4月起,全國5萬(wan) 餘(yu) 名醫護人員馳援上海。

  “相較於(yu) 武漢的疫情,感染人數超5萬(wan) 人,而上海目前超60萬(wan) 的感染人數,麵臨(lin) 的局勢和挑戰截然不同,病毒的傳(chuan) 播性強、人口基數大、老齡化程度高等因素,讓防疫變得更為(wei) 複雜和嚴(yan) 峻。”新國際博覽中心方艙醫院(下稱:新國博方艙醫院)總指揮、仁濟醫院黨(dang) 委書(shu) 記鄭軍(jun) 華17日對記者表示。他也是2020年初武漢暴發疫情時上海市第一批援鄂醫療隊領隊。

  新國博方艙醫院仁濟護理部管理組成員、仁濟醫院護士董嘯男在W1艙每日艙內(nei) 巡視時看到一麵特別的旗幟——武漢雷神山醫院援滬醫療隊隊旗。這麵旗幟勾起董嘯男的回憶。2020年2月19日作為(wei) 上海市第八批援鄂醫療隊隊員,董嘯男赴雷神山醫院感染二科ICU病區支援。出於(yu) 好奇,董嘯男詢問湖北醫療隊員有沒有當年在雷神山的戰友。據悉,湖北醫療隊中有中南醫院的醫護,而雷神山醫院是以中南醫院為(wei) 母體(ti) 的傳(chuan) 染病醫院。

  方燕紅是中南醫院呼吸與(yu) 危重症醫學科護士長,當年是雷神山醫院的護理管理團隊的成員之一,負責與(yu) 各省市援鄂醫療隊的對接、協調、保障工作;如今作為(wei) 一線護士長參加援滬醫療隊,來到了新國博方艙醫院。從(cong) 雷神山到新國博方艙醫院,角色的互換,董嘯男和方燕紅感觸頗深,眼眶濕潤。兩(liang) 人在隊旗前留下了合影。得知仁濟醫院管理團隊有著雷神山的“戰友”後,方燕紅打開當年1555名援雷神山醫務人員名單,發現新國博方艙醫院仁濟醫院管理團隊有4名曾經的老戰友。

  據了解,3月中旬,方燕紅在微信朋友圈裏看到了上海發生本輪疫情,作為(wei)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應急醫療隊的隊員,隨時準備好支援上海的準備。來到上海,“南浦大橋沒有車,外灘空無一人,和當年武漢的情形一樣。”方燕紅有些哽咽,“當時車上醫療隊員,都很沉默,沒有人說話,也沒有人拍照,心情很沉重。”

  “這次我們(men) 湖北醫療隊帶著經驗、物資、救護車和訓練有素的隊伍來回饋上海。”這位護士長坦言,“的確沒有見到過這麽(me) 大的方艙!當時我們(men) 醫院在武漢接管過最大的方艙就1500張床位。新國博有著14000張床位!”

  雷神山醫院是收治重症患者,患者數量少,但病情較重;配備著兩(liang) 個(ge) ICU負壓病房。而新國博方艙醫院收治的以輕症、無症狀感染者為(wei) 主,單個(ge) 艙體(ti) 就有1400餘(yu) 張床位,10個(ge) 艙共計14000餘(yu) 張床位。據悉,4月21日,2個(ge) 方艙內(nei) 定點醫院緊急開設,其中一個(ge) 就在湖北援滬醫療隊負責的W1艙內(nei) ,設置床位960張,其中重點觀察床位80張,收治年齡最大患者103歲。

  據了解,新國博方艙醫院運營初期,為(wei) 了保證外省市援滬醫療隊能夠快速平穩接管,有序運營,仁濟醫院管理組通過網格化管理,與(yu) 各外省市醫療隊做好相應對接,包括醫療、護理、院感、物資、後勤保障等。

  “外省市援滬醫療隊有需要,確保第一時間能夠找到人!我們(men) 將5名護理部成員分別對接兩(liang) 個(ge) 艙,‘24小時在線’,負責解決(jue) 、協調艙內(nei) 的相關(guan) 問題。每日向各個(ge) 醫療隊征詢意見和建議,形成工作日誌。”仁濟醫院護理部副主任陳敏表示,“此外,護理部每周開展線上討論會(hui) ,分享各醫療隊管理和人文的經驗和舉(ju) 措,同頻共振,優(you) 化規範流程。”

  “仁濟醫院管理團隊前期已經做足了工作,迎接我們(men) 的到來。有時淩晨兩(liang) 三點,總能聯係到仁濟護理部,都能及時給我們(men) 解決(jue) 問題。”方燕紅說。通過指揮部製定的流程,各省市的經驗和製度分享,誌願者的管理,相關(guan) 的管理問題迎刃而解。

  方燕紅告訴記者,醫療隊員在文化牆上貼上雷神山醫院的旗幟,在防護服上也貼上雷神山的標簽,患者看到後感到非常安心。“雷神山當年在全國關(guan) 注度非常高,家喻戶曉,患者看到後覺得看到了希望,是一支打贏過勝仗的隊伍在照顧他們(men) 。連我們(men) 看到這個(ge) 旗幟都覺得很親(qin) 切,不僅(jin) 給患者還是我們(men) 團隊,都提升了士氣。”董嘯男笑著說。(完)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