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滬”有我 浙江衢州“護理老兵”的援滬特寫
(抗擊新冠肺炎)守“滬”有我 浙江衢州“護理老兵”的援滬特寫(xie)
中新網衢州5月17日電(張斌 傅飛揚 薑陽群餘(yu) 優(you) 琴)近日,浙江省衢州市中醫醫院原護理部主任、農(nong) 工黨(dang) 黨(dang) 員張軍(jun) 乘上了由上海返回衢州的大巴,結束了為(wei) 期16天的援滬核酸采樣任務。離開之際望著外灘,援滬抗疫過程中的點滴記憶湧上她的心頭。
今年3月,上海發生新冠肺炎本土疫情,牽動了“包郵區”兄弟們(men) 的心。4月,浙江派出第二批援護醫療隊,張軍(jun) 隨隊前往上海。
張軍(jun) 有著30餘(yu) 年的護理工作經驗。今年衢州發生新冠肺炎本土疫情時,她帶隊赴該市各地完成核酸采樣4萬(wan) 餘(yu) 次。完成衢州的核酸采樣任務後,還沒來得及休息,她便報名參加援滬核酸采樣隊。
援滬工作期間,張軍(jun) 和隊員們(men) 入住的酒店遠在嘉興(xing) 。為(wei) 及時到達工作地點,她們(men) 需要淩晨4時許出發。為(wei) 了防止感染,她們(men) 還需在抵達目的地前穿好防護服,完成任務回到集合點後才能脫下。
“一天三餐改為(wei) 了兩(liang) 餐,早餐也隻敢吃些幹糧。長時間的禁水,加上密不透風的防護服,氣溫高的時候全身都濕透了,感覺喉嚨直冒煙。”張軍(jun) 說。
據了解,張軍(jun) 平均每天完成800多人次核酸采樣,她所在的衢州中醫醫院援滬醫療隊連日來共完成采樣任務98391次,足跡遍及上海鬆江區、虹口區、閔行區、寶山區、黃浦區、長寧區和浦東(dong) 新區。
核酸采樣工作看似簡單,但成百上千次重複進行,對身體(ti) 造成不小的負擔。張軍(jun) 說,雖然辛苦,但當地民眾(zhong) 的一句句“謝謝醫生”“謝謝阿姨”“謝謝老鄉(xiang) ”“謝謝衢州”,讓她覺得再累都值得。
“援滬工作中有不少令我感動的瞬間,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在采樣完成後,對我深深地鞠了一躬。”張軍(jun) 說,除此之外,還有一位小女孩送了她一束花表示感謝,當地人對她的善意,常常能使她一掃疲態,更好地進行工作。
如今,張軍(jun) 和隊員們(men) 已經返回了衢州,但作為(wei) 一名醫務工作者,民眾(zhong) 的生命安全和身體(ti) 健康始終是她“放不下心”的牽掛。“我希望各地的疫情能夠早日過去,每個(ge) 人都能健康幸福。”她說。(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