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小象莫莉歸來,人們到底在“粉”什麽
作者:夏研
5月16日下午,陣雨剛過,一群人已聚集在昆明動物園裏。他們(men) 有的手捧鮮花,有的帶來了滿滿一車水果,還有的不時朝象舍裏張望著。他們(men) 等待的是一隻叫“莫莉”的小象。
小象莫莉的命運,牽動了很多人的心。莫莉2016年出生在昆明動物園,2018年以“調整種群血緣”的名義(yi) 交換至河南沁陽,隨後被人發現在當地多家動物園裏表演倒立、轉呼啦圈、吹口琴、供人騎乘。在愛象人士看來,這是不可容忍的“虐待”行為(wei) 。隨後網絡上掀起了聲勢浩大的救援行動,連明星都加入了聲援。
最後,莫莉被成功“拯救”,它回到了雲(yun) 南,也不再到處表演,回歸平靜的生活。事件暫告一段落,但還有不少值得思考的地方。莫莉確實受到虐待了嗎?愛象人士說有,動物園說沒有,焦作市森林動物園曾發布《關(guan) 於(yu) 網傳(chuan) 虐待大象等問題的情況通報》,小象健康狀況良好,動物園不存在虐待小象的行為(wei) 。
而大象一定不能表演嗎?《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第二十六條規定,人工繁育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應當有利於(yu) 物種保護及其科學研究,不得虐待野生動物,但對表演是否屬於(yu) 虐待尚無明確規定。
現在看來,這不是一個(ge) 法律層麵“是非對錯”的問題,更像是一個(ge) 觀念衝(chong) 突。人們(men) 認為(wei) ,讓大象表演是不文明的,是傷(shang) 害動物福利的;當然也有些動物園覺得這沒什麽(me) ,甚至有些觀眾(zhong) 還頗為(wei) 愛看。
當然,從(cong) 現在的社會(hui) 觀念來說,人們(men) 已經越發不能接受動物表演了。主流輿論上,都是對動物表演的批判。動物福利其實是個(ge) 前衛的概念,在國內(nei) 的興(xing) 起也不過是近幾年的事。而這樣的觀念如果要變成常識,就必須要麵臨(lin) 很多現實的拷問,捋順其中的邏輯,比如,如何說服普通公眾(zhong) ,這樣做就是為(wei) 了“動物福利”?
與(yu) 此同時,我們(men) 怎麽(me) 確定這是動物需要的福利呢?我們(men) 知道虐待動物不好,但動物表演如果可以帶來更好的“效益”,動物由此獲得更好的生活環境,這算不算一種“福利”?這是很現實的問題,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就以堅持拒絕動物表演聞名,獲得好評無數,但現實是動物園麵臨(lin) 經營困難,2020年虧(kui) 損達到3000多萬(wan) 元。再比如今天還有一個(ge) 小新聞,廣州市海珠區一家網紅貓咖館突然宣布結業(ye) ,部分貓咪可能會(hui) 被送去東(dong) 北燒烤館,幸好最終全部被人領養(yang) 。按照動物福利的說法,當然應該讓動物自由,但它們(men) 如果失去對人類社會(hui) 的依附,哪怕是商業(ye) 層麵的,結局可能就是出人意料的。
再比如,在迎接莫莉回歸的時候,有人送上花,也有人附上小卡片,寫(xie) 上“愛你呦”之類的話。喜不喜歡花不好說,但漢字莫莉一定是看不懂的。那麽(me) ,這種形式算是關(guan) 照動物福利嗎?
這麽(me) 說並不是給關(guan) 愛動物的人潑冷水,而是說動物福利如果要普遍落地成為(wei) 社會(hui) 共識,必須賦予充分的“理論內(nei) 涵”,能夠說服廣泛的觀眾(zhong) 。
因此,我們(men) 不妨換個(ge) 角度看動物福利:動物福利並不是人類在物種層麵的無私,恰恰是自私的,是為(wei) 了人類自己的。讓動物舒適,其實是讓社會(hui) 景觀變得舒適;小卡片莫莉看不懂,但人看得懂,這些字可以讓人的心裏好受,撫慰人心。
這麽(me) 一來,其實很多道理就能解釋得通。比如為(wei) 什麽(me) 虐貓虐狗不可以,養(yang) 殖屠宰卻又可以呢?其實就是為(wei) 了人類社會(hui) 的文明。作為(wei) 生物,我們(men) 沒法拒絕攝入肉類;但作為(wei) 人類,我們(men) 理當克製殘忍,不施加不必要的暴力。我們(men) 的終極目的,不隻是為(wei) 了動物,而是讓人類社會(hui) 走向一種文明。
我們(men) 需要在這些層麵上達成共識,由此形成社會(hui) 對動物世界全新的欣賞視角,劃清動物與(yu) 人類相處的邊界。比如公共政策層麵對動物園的補貼,社會(hui) 輿論引導人們(men) 去觀察野性生態下的動物,對涉及動物的商業(ye) 行為(wei) 做好充分的規劃與(yu) 預案。總之,人們(men) 不妨在“人類本位”的基礎上,形成動物福利的共識,推動整體(ti) 認知水位的提升。
所以,那張莫莉看不懂的小卡片,同樣是有意義(yi) 的。人們(men) 心心念念這一隻小象,不隻是“粉”一個(ge) 動物,也是滿足我們(men) 自己的道德需要,“粉”的其實就是我們(men) 自己——努力克製生物鏈上的優(you) 勢,堅持熱愛自然萬(wan) 物的人類。(夏研)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