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千元一條消征信逾期記錄,失信人花錢就能洗白?

發布時間:2022-05-23 10:51:00來源: 工人日報

  原標題:一些機構聲稱1000元左右就可消除一條征信逾期記錄,並索要個(ge) 人敏感信息配合相關(guan) 工作

  失信人花錢就能“洗白”?

  閱讀提示

  近年來,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部分信用主體(ti) 急於(yu) 消除不良征信記錄的心理,以“征信修複、洗白、鏟單”“征信異議投訴谘詢、代理”為(wei) 名行騙。這不僅(jin) 擾亂(luan) 了國家金融經濟秩序,還造成了對個(ge) 人信息的嚴(yan) 重侵犯。

  “征信逾期,一次處理終身適用!信用卡、房貸、車貸、網貸、消費貸逾期都可以處理,永久消除!”在一些機構的宣傳(chuan) 中,失信痕跡可以輕鬆抹去。

  隨著“讓失信者寸步難行”逐漸變成現實,一些人做起了消除不良征信記錄的“生意”。然而,失信痕跡真的可以花錢抹掉嗎?《工人日報》記者對此展開了調查。

  絕非靠“人情”就可實現

  “消征信逾期記錄,不成不收費”“逾期還款不要慌,用這個(ge) 方法輕鬆搞定”……記者以“征信逾期”“征信修複”等為(wei) 關(guan) 鍵詞上網搜索,發現不少類似廣告。

  記者聯係了數家號稱能“修複征信”的機構,有部分機構表示,“以前有此業(ye) 務,現在由於(yu) 監管變嚴(yan) ,不對外接單了”;還有一些機構仍然承諾可以處理征信逾期,“信用卡逾期比較麻煩,銀行每月上報一條記錄,消除一條價(jia) 格在1000元左右,網貸逾期處理便宜一些,具體(ti) 收費,需要你先提供征信報告”。

  如果委托機構幫助“修複征信”,則還需提供銀行卡號、身份證複印件正反麵,並將實名製手機卡交由機構使用。對此,機構的解釋是:“我們(men) 會(hui) 有專(zhuan) 人幫你接聽銀行電話。”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金融學院副教授肖春海介紹說,這些機構的套路基本可以分成兩(liang) 大類:一種是編造理由,偽(wei) 造有關(guan) 材料、公章向銀行提出異議申請,如果銀行拒絕,則進一步鬧訪、糾纏;另一種是以加盟、培訓為(wei) 名收取學費。他強調,一些機構會(hui) 宣稱和銀行高管關(guan) 係密切,但修改征信信息不僅(jin) 在銀行內(nei) 部有非常規範的流程,還要受到金融監管機構的嚴(yan) 格監管,絕非靠“人情”就可實現。

  采訪中,某機構承認采用的方法是編造理由,但堅稱“操作流程是正規合法的”。對此,北京市東(dong) 衛律師事務所律師王瑋琨提醒說,所謂的“正規合法”隻是為(wei) 了欺騙信用主體(ti) 所采用的一套說辭,使其陷入錯誤認識從(cong) 而方便行騙。

  在近期中國人民銀行重慶營管部公布的典型案例中,楊某出於(yu) 對信用卡逾期記錄導致無法貸款買(mai) 房的擔憂,找到了從(cong) 事“征信修複”的中介朱某,朱某教唆楊某以“受疫情影響失去收入來源”為(wei) 由申請征信異議,並向金融機構提交虛假材料,金融機構在核實過程中發現異常,最終楊某因偽(wei) 造企業(ye) 證明用以修改個(ge) 人銀行征信不良記錄,被處以行政拘留處罰。

  信用主體(ti) 渴望消除不良征信記錄

  今年5月9日,甘肅蘭(lan) 州的一位女士接到自稱某金融公司的客服打來的電話,以她存在不良征信記錄需要消除為(wei) 由,誘導她下載某貸款APP並借款,該女士借款後向對方提供的賬戶轉賬約13萬(wan) 元,後意識到被騙報警。甘肅省反詐中心近日對“征信修複”詐騙作出重要預警,凡是自稱貸款平台客服、金融公司客服提供消除不良征信記錄的,都是詐騙!

  針對“征信修複”詐騙現象,肖春海分析認為(wei) ,從(cong) 客觀上看,一方麵,為(wei) 在懲戒的同時激勵企業(ye) 糾偏,有關(guan) 規定允許企業(ye) 對失信行為(wei) 進行“信用修複”,一些機構故意混淆“信用修複”和“征信修複”的概念,進行行騙;另一方麵,為(wei) 強化金融對疫情防控的支持,受疫情影響的特定群體(ti) 可以提出逾期征信記錄調整申請,機構借此“鑽空子”,編造相關(guan) 理由提出征信異議。

  “存在征信不良記錄的主體(ti) 在申請信用卡、購房按揭貸款以及其他消費或經營性貸款時可能遭到銀行拒絕或被要求支付更高利息,在與(yu) 其他主體(ti) 合作時,也可能遭到對方拒絕或被要求提供擔保、提前支付價(jia) 款。”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教授翟繼光認為(wei) ,不法分子正是利用了一些信用主體(ti) 渴望消除不良征信記錄的急迫心理行騙。

  多部門共同發力打擊

  “信用是市場經濟健康運行的基礎。”翟繼光表示,人們(men) 越來越重視個(ge) 人征信,說明我國在信用體(ti) 係的建設方麵取得了重要進展,征信係統良性生態逐步形成。

  然而,“征信修複”卻一再衝(chong) 擊征信管理的公信力。肖春海認為(wei) ,這種“有套路成體(ti) 係”的申訴不僅(jin) 極大增加了銀行和監管機構的運轉負荷,擾亂(luan) 經濟金融秩序,還浪費了公共執法司法資源。

  對個(ge) 人而言,肖春海說,將敏感信息暴露給機構十分危險,不排除對方利用個(ge) 人信息騙貸、虛假注冊(ce) 公司、申請銀行卡後兜售甚至洗錢的可能。因此信用主體(ti) 必須增強個(ge) 人信息保護意識。

  目前,全國多地正在開展“征信修複”問題專(zhuan) 項治理行動,多部門共同發力,對涉及“征信修複”的違法行為(wei) 予以打擊。

  肖春海提醒,處理征信逾期記錄最好的辦法就是及時還款,不良行為(wei) 或者事件終止5年後,不良征信記錄便會(hui) 刪除。對記錄確有異議的,盡量自己申訴,不懂的可以先谘詢有關(guan) 部門,千萬(wan) 警惕搜索獲取或彈窗彈出的“征信修複”機構。

  “《征信業(ye) 管理條例》已經規定了更正征信信息的途徑,申請征信異議是完全免費的,凡是收取高額費用的都是詐騙。隻要牢記更正征信信息隻有提出征信異議一條途徑,自然可以分辨騙局。”王瑋琨說。(記者 時斕娜)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