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寫春天的故事|沈陽:讓市民樂享"詩意棲居"
經濟日報原標題:沈陽用心裝扮城市夜——市民樂(le) 享“詩意棲居”
越夜深越美麗(li) 。遼寧沈陽渾河北岸,這裏建成的“投影沙灘”最近吸引了不少市民打卡拍照。這片沙灘通過全息影像技術、多媒體(ti) 同步控製等高科技手段的綜合運用,將影像效果投射到沙灘上,打造出炫目多彩的光影效果,為(wei) 夜間遊覽的市民提供了難忘的體(ti) 驗。燈光可以實現與(yu) 人互動,人在畫麵中,可以變化不同場景,孩子們(men) 還可以靠身體(ti) 動作操作遊戲,在沙灘上嬉戲玩耍,享受科技的樂(le) 趣。
沿河建設生態、文化公園,是沈陽市各區營造“詩意地棲居”的規劃初心。而“裝扮城市夜”成為(wei) 沈陽吸引遊人的獨特名片。
在沈北新區,蒲河像一條玉帶綿延縈繞。蒲河兩(liang) 側(ce) 的廊道有不同風格的景觀燈照明,21.6公裏的慢行跑道宛如一條金光閃耀的遊龍。廊道上人頭攢動,散步的、跑步的、騎車的、輪滑的……夜遊蒲河格外愜意。5月17日晚,華燈初上,蒲河邊青年運動廣場整夜燈火通明,不少籃球愛好者在這裏盡情揮灑汗水。在智樂(le) 運動廣場,內(nei) 置LED燈的星光秋千和蹺蹺板炫酷中帶著俏皮。特意從(cong) 主城區開車過來的市民柏贏把車停穩,換上運動裝,慢跑在蒲河健身廊道,觀景、健身兩(liang) 不誤。他說:“五彩燈光下的蒲河美景具有豐(feng) 富的層次感,上班族晚上過來兜兜轉轉,可以與(yu) 大自然近距離接觸,這裏已經成為(wei) 沈陽市民的‘後花園’。”
人們(men) 不知,愜意美景背後是下了功夫和花了心思的。沈北新區沿蒲河生態廊道實施了水利、綠化、道橋、淨水和文化等係列工程,建設了7座景觀湖、2處濕地、6個(ge) 文化休閑廣場,形成了“一河三湖多濕地、兩(liang) 岸六區十八景”的景觀帶、生態帶。像方特歡樂(le) 世界、七星海洋世界、道義(yi) 花海等遊客集中的景點,都有獨特的夜景打造和夜遊活動。
夜遊,少不了宵夜補給。蒲河廊道的燈景帶動了附近正良街道的夜市經濟。烤串還是鹵煮,人們(men) 各有各的“心頭好”。氤氳的煙火氣裏,飄散著由孜然、辣椒、麻油、炭火匯成的夜遊專(zhuan) 屬味道。
“夜有美景待人識”。沈北新區中寺社區黨(dang) 支部書(shu) 記王洪光表示,區裏正在幫助中寺村打造休閑農(nong) 業(ye) 觀光區,如果把農(nong) 村夜景之美推銷出去,農(nong) 家樂(le) 就不會(hui) 隻是“樂(le) 一會(hui) 兒(er) ”,還可能“吸引客人樂(le) 幾天”。
怎樣把遊客留下來?中寺村村民馬龍傑有招——望星空+農(nong) 事體(ti) 驗+采摘。“農(nong) 村有城裏沒有的星空和清甜的鄉(xiang) 野空氣,何況咱這兒(er) 挨著沈陽森林公園。”呼吸著撲鼻而來的陣陣槐花香,馬龍傑告訴記者,當下采摘新鮮槐花用來炒雞蛋,這是遊客最喜歡的美味。馬龍傑開辦的農(nong) 家樂(le) 可以讓遊客體(ti) 驗種植和采摘樂(le) 趣,很多遊客為(wei) 了盡興(xing) ,幹脆住下來慢慢體(ti) 驗。
王洪光說,農(nong) 家樂(le) 不僅(jin) 要讓客人留得下,更要讓客人住得好,原來沒有的城市星級住宿條件,現在中寺村也有了。中高檔民宿的進駐提升了農(nong) 村旅遊服務品質,吸引了更多不同消費層次的遊客。比如村裏招商引資租地建設的清境民宿,衛生、飲食、環境等不比星級酒店差。在這裏舉(ju) 辦過夜光舞會(hui) 的遊客在網上評價(jia) 說:在這裏,發現了“寶藏民宿”。(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孫潛彤)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