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全程網辦”進一步暢通殘疾人兩項補貼申領渠道

發布時間:2022-05-24 10:15:00來源: 法治日報

  “全程網辦”進一步暢通殘疾人兩(liang) 項補貼申領渠道

  實現補貼申領“一次都不跑”

  本報記者  蒲曉磊

  得益於(yu) 殘疾人兩(liang) 項補貼申請“跨省通辦”的運行,肢體(ti) 二級殘疾的薑連臣免去了千裏奔波之苦。

  現居住在北京市大興(xing) 區黃村鎮西莊村的薑連臣,戶籍地為(wei) 黑龍江省雙鴨山市四方台區。在殘疾人兩(liang) 項補貼沒有實施“跨省通辦”前,按照政策規定,他需要回到戶籍所在地辦理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這讓行動不便的薑連臣很是為(wei) 難。

  今年1月,西莊村殘疾人專(zhuan) 職委員在走訪入戶時了解到這一情況,告知薑連臣監護人殘疾人兩(liang) 項補貼可以“跨省通辦”。於(yu) 是,在專(zhuan) 職委員的幫助下,薑連臣第一時間在全國殘疾人信息平台上申請了殘疾人兩(liang) 項補貼業(ye) 務。黃村鎮受理窗口的工作人員在第一時間對申請進行處理,幫助薑連臣提交的材料迅速得到審批。

  2021年4月22日起,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資格認定申請實行“跨省通辦”,不受戶籍地限製。在運行一年多之後,這一製度近日又迎來重要補充——民政部、中國殘聯聯合印發通知,決(jue) 定自2022年5月15日第三十二個(ge) “全國助殘日”起,在“跨省通辦”基礎上,在全國範圍內(nei) 實行殘疾人兩(liang) 項補貼申請“全程網辦”服務。

  對此,民政部社會(hui) 事務司負責人近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殘疾人兩(liang) 項補貼申請“全程網辦”是加快數字政府建設、提升殘疾人特殊群體(ti) 政務服務水平、優(you) 化殘疾人兩(liang) 項補貼申請方式的又一重要舉(ju) 措,將更加方便殘疾人申領補貼,促進殘疾人基本民生保障政策更好地落實落地。

  兩(liang) 項補貼惠及2700萬(wan) 名殘疾人

  由於(yu) 許多殘疾人勞動創收能力相對較弱,且存在額外的生活支出和長期照護支出,殘疾人家庭普遍麵臨(lin) 生活困難和長期照護困難。針對這種情況,2015年9月,國務院印發《國務院關(guan) 於(yu) 全麵建立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製度的意見》,決(jue) 定自2016年1月1日起,全麵實施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製度。

  從(cong) 補貼內(nei) 容看,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主要補助殘疾人因殘疾產(chan) 生的額外生活支出;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與(yu) 殘疾程度掛鉤,不區分家庭收入,主要補助殘疾人因殘疾產(chan) 生的額外長期照護支出。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的殘疾人和部分有條件地區的低保邊緣家庭殘疾人及其他困難殘疾人為(wei) 生活補貼對象,殘疾等級為(wei) 一級、二級的重度殘疾人和部分有條件地區的三、四級智力、精神殘疾人是護理補貼對象。同時,國家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擴大補貼範圍。

  這是全國層麵首次建立殘疾人專(zhuan) 項福利補貼製度,成為(wei) 保基本、兜底線的重要民生保障製度。

  考慮到不同地區經濟社會(hui) 發展水平不同,為(wei) 了讓補貼標準與(yu) 當地財政承受能力相適應的同時,更好地兼顧殘疾人生活保障需求和長期照護需求,民政部、財政部、中國殘聯於(yu) 2019年印發《關(guan) 於(yu) 建立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標準動態調整機製的指導意見》,推動建立殘疾人兩(liang) 項補貼標準動態調整機製。

  甘肅要求,殘疾人兩(liang) 項補貼標準實行分檔補貼和動態調整,著力解決(jue) 殘疾人因殘疾產(chan) 生的額外生活支出和長期照護支出困難;海南建立了殘疾人兩(liang) 項補貼動態調整機製,補貼標準隨著城鄉(xiang) 低保標準的提升而增長……據《法治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現在已有20多個(ge) 省份建立相關(guan) 機製。

  殘疾人兩(liang) 項補貼製度的實施,有利於(yu) 切實解決(jue) 殘疾人特殊生活困難和長期照護困難,有效保障殘疾人生存發展權益。截至2022年4月底,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製度分別惠及約1200萬(wan) 名困難殘疾人、1500多萬(wan) 名重度殘疾人。

  跨省通辦打破戶籍地申領限製

  “‘跨省通辦’真是太方便了,不用回戶籍地申請,節省了往返老家的時間和精力,也省下來一大筆交通費用,黨(dang) 的政策就是好。”家住北京市東(dong) 城區東(dong) 花市街道的肢體(ti) 殘疾人劉巨芳,不用回到戶籍所在地內(nei) 蒙古自治區紮蘭(lan) 屯市高台子街道,就完成了殘疾人兩(liang) 項補貼的辦理,這讓她感到十分驚喜。

  讓劉巨芳受益的“跨省通辦”,是殘疾人以異地代收代辦形式,到非戶籍地窗口提交補貼證明材料的一種申請方式。自2021年4月22日開始在全國範圍內(nei) 實施,至今已有一年多的時間。

  在“跨省通辦”實施之前,由於(yu) 殘疾人兩(liang) 項補貼實行屬地化管理,根據補貼資金籌集發放、資格認定工作的需要,國務院規定殘疾人必須在戶籍地提出申請,並由戶籍地進行資格認定審核、承擔資金發放工作。然而,部分殘疾人因外出務工、投靠親(qin) 友、長期就醫等原因,常年不在戶籍地居住生活,如果按照政策要求到戶籍地申領殘疾人兩(liang) 項補貼會(hui) 增加額外支出,殘疾狀況較重的殘疾人也不便專(zhuan) 程前往辦理,導致部分殘疾人不得不放棄申領殘疾人兩(liang) 項補貼。

  有肢體(ti) 殘疾的劉巨芳,也曾因為(wei) 不方便申領殘疾人兩(liang) 項補貼而苦惱。2021年7月,劉巨芳在向當地民政部門谘詢政策時,得知殘疾人兩(liang) 項補貼“跨省通辦”的好消息,當即向北京市東(dong) 城區東(dong) 花市街道辦事處提出申請。核實材料及證件、登錄辦理平台上傳(chuan) 照片、輸入殘疾人信息……僅(jin) 用十幾分鍾,工作人員就將申請信息錄入“全國殘疾人兩(liang) 項補貼信息係統”,並上傳(chuan) 了電子版身份證、戶口簿、殘疾人證等證明材料,再將申請信息推送至紮蘭(lan) 屯市高台子街道。同樣通過這個(ge) 係統,高台子街道辦事處進行審核、審定等相關(guan) 程序後,當月就將補貼資金撥付到劉巨芳的銀行賬戶。

  “跨省通辦”打破了殘疾人戶籍地申領補貼的限製,有效緩解了殘疾人異地申領補貼麵臨(lin) 的“多地跑”“折返跑”等難點堵點問題。截至2022年5月11日,各地已接收殘疾人兩(liang) 項補貼“跨省通辦”申請1037例,審核通過538例。

  優(you) 化殘疾人補貼線上申請方式

  “跨省通辦”作為(wei) 方便殘疾人申請補貼的重要方式,極大增強了殘疾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但民政部和中國殘聯也發現,這一製度仍然有著一定的局限性——殘疾人仍須線下提交補貼申請證明材料。

  “由於(yu) 殘疾人身體(ti) 功能存在障礙,特別是重度殘疾人在出行方麵存在諸多不方便,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對人員流動限製的影響,對殘疾群體(ti) 政務服務質量和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民政部社會(hui) 事務司負責人說。

  為(wei) 完善優(you) 化殘疾人兩(liang) 項補貼的線上申請方式,實現補貼申領“一次都不跑”和“不見麵審核”,民政部和中國殘聯決(jue) 定自5月15日起全麵實施殘疾人兩(liang) 項補貼申請“全程網辦”。

  民政部和中國殘聯在通知中要求,殘疾人兩(liang) 項補貼“全程網辦”由業(ye) 務屬地自申請材料齊備後,按照殘疾人兩(liang) 項補貼“跨省通辦”的有關(guan) 要求辦理,從(cong) 而明確了“全程網辦”的辦理程序和要求。通知強調,殘疾人兩(liang) 項補貼“全程網辦”實施後,應進一步暢通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補貼申請形式,繼續保留業(ye) 務屬地及“跨省通辦”申請窗口,加強地方政府網站、政務服務平台的無障礙改造,明確民政助理員和殘聯(殘協)專(zhuan) 職委員主動發現和協助殘疾人申領補貼的職責,推進殘疾人兩(liang) 項補貼政務服務事項、辦事指南線上線下同源發布、同步更新,從(cong) 而最大程度避免殘疾人因身體(ti) 障礙而產(chan) 生無法獲取線上服務等困難。

  民政部社會(hui) 事務司負責人指出,“全程網辦”能夠進一步暢通殘疾人兩(liang) 項補貼申領渠道,減輕殘疾群眾(zhong) 出行負擔,減少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人員接觸,提升殘疾人政務服務便利化水平,增強殘疾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