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全國“三夏”大規模小麥機收已全麵展開

發布時間:2022-05-30 10:06:00來源: 中國經濟網

  原標題:保夏收就是保飯碗

  麥浪滾滾,機聲隆隆。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5月29日消息,全國“三夏”大規模小麥機收已全麵展開。

  農(nong) 業(ye) 四季歌,“三夏”年年唱。而今年的“三夏”極為(wei) 特殊、更顯重要。當前,世界局勢動蕩不安,國際糧價(jia) 高位震蕩,各國紛紛打響糧食保衛戰,個(ge) 別國家宣布禁止小麥出口,聯合國糧農(nong) 組織、世界糧食計劃署等多次對全球糧食形勢發出預警。同時,國內(nei) 經濟下行壓力進一步加大,穩物價(jia) 穩就業(ye) 首要得穩住農(nong) 業(ye) 基本盤,而新冠肺炎疫情多點散發,不可避免地會(hui) 對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造成影響。

  對14億(yi) 多人口的大國而言,保夏收就是保飯碗,保夏糧就是保安全。夏糧占全年產(chan) 量的四分之一以上,全國四成人口以小麥為(wei) 主糧。夏種糧食麵積4.6億(yi) 畝(mu) ,占全年糧食麵積的四分之一。夏管則涉及秋糧田間管理和未來收成。做好“三夏”工作,奪取夏糧豐(feng) 收,將有利於(yu) 保供給、穩預期、增信心,對全年糧食豐(feng) 收、穩定物價(jia) 、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yi) 。

  夏收是“三夏”最關(guan) 鍵一環,既關(guan) 係“豐(feng) 收在望”能否轉化為(wei) “豐(feng) 收到手”,也關(guan) 係騰茬後夏種能否順利進行。冬小麥是夏糧的主體(ti) ,小麥成熟後適收期一般僅(jin) 3天至5天,3.36億(yi) 畝(mu) 小麥有97%以上要靠機收,30%需要跨區作業(ye) 。我國聯合收割機總量充足,各類農(nong) 機服務組織蓬勃發展,跨區機收模式已經成熟,人們(men) 最擔心的還是因疫情影響農(nong) 機上路、跨區作業(ye) 。因此,要全力以赴克服疫情影響打好夏收硬仗,保障夏糧顆粒歸倉(cang) 。

  要及時打通堵點卡點。做好夏收工作,關(guan) 鍵要保障人員和機具暢通無阻、農(nong) 資運輸配送高效有序,各地不得以任何名義(yi) 違規私設關(guan) 卡,影響夏收。要在落實好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礎上,組織為(wei) 農(nong) 機手集中辦理重點物資運輸車輛通行證,在高速公路出入口等開設農(nong) 機轉運綠色通道,對聯合收割機及其運輸服務車輛實行優(you) 先查驗、優(you) 先放行。發生疫情縣市的封控區、管控區,要發揮好農(nong) 機社會(hui) 化服務組織作用,迅速組建應急搶收隊,開展代收代種等服務。

  要注意“龍口奪糧”“蟲口奪糧”。我國地域廣袤,自然災害多發頻發,農(nong) 作物病蟲害發生也呈增加趨勢。去年,河南曆史罕見的洪澇,北方持續大麵積秋汛,都給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帶來挑戰。據氣象部門預計,今年汛期我國氣候狀況偏差,極端天氣事件依然偏多,區域性、階段性的旱澇災害明顯。要樹立“防災就是增產(chan) 、減損就是增糧”理念,分區域製定預案,落實防災減災措施,努力克服不良天氣和病蟲害影響。

  要做好後續收購、夏種和夏管工作。糧食生產(chan) 一環扣一環,任何一環都馬虎不得。去年秋冬種時,罕見的秋汛導致1.1億(yi) 畝(mu) 小麥晚播,苗期一度很差。對此,中央出台強力措施,各地付出艱苦努力,基本挽回了晚播影響,全國小麥長勢良好、豐(feng) 收在望。眼下正是主產(chan) 區大麵積收獲之際,農(nong) 民大半年的勞動成果即將兌(dui) 現。要在確保夏收的基礎上,做好夏季糧油收儲(chu) ,實現農(nong) 民增產(chan) 增收。推進夏播,確保糧食播種麵積隻增不減。加強夏管,為(wei) 秋糧豐(feng) 收打牢基礎。(金觀平)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