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少學生溺水事故,要把建設鄉村遊泳池提上議程
作者:熊丙奇
5月29日下午,湖北荊州江陵縣實驗中學5名中學生遊泳時被水流衝(chong) 走後失蹤。30日,江陵縣委宣傳(chuan) 部有關(guan) 人員告訴記者,截至10時,現場共投入9支救援隊伍、10艘救援艇和112名專(zhuan) 業(ye) 救援人員,暫未發現失蹤人員行蹤。
每年夏天都是學生溺水事故的高發期,溺水已成為(wei) 造成中小學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殺手。如去年7月,3天內(nei) 發生三起學生溺水事故,造成16人死亡。對於(yu) 學生溺水事故,教育部門多次發文要求加強對學生的安全教育,輿論也反複呼籲要通過強化安全管理與(yu) 家長的監護責任,給學生正確的應急避險知識來減少溺水事故,但總體(ti) 看來,效果甚微。
要從(cong) 根本上減少學生溺水事故,應該結合青少年喜歡玩水的天性,在鄉(xiang) 村地區修建標準遊泳池,免費或低費(維持基本管理維護成本)向青少年開放,讓他們(men) 有安全的遊泳去處。應把每個(ge) 鄉(xiang) 村建設一座遊泳池作為(wei) 鄉(xiang) 村建設的實事工程,不但給孩子們(men) 提供遊泳的地方,也可依托遊泳池,把遊泳作為(wei) 學校體(ti) 育的必修課,讓學生學會(hui) 遊泳,在掌握遊泳技能的同時鍛煉身體(ti) 。
其實早在2017年,我國就有省份如海南,通過政府買(mai) 單推出中小學遊泳教學。將遊泳納入中小學課程,成為(wei) 中小學生的必修課,通過此舉(ju) 補上學生不會(hui) 遊泳的短板,並增強學生的身體(ti) 素質。但是,這一做法也引發爭(zheng) 議。反對者認為(wei) ,有些地方沒有學遊泳的條件,讓學生必修遊泳課可能會(hui) 增加鄉(xiang) 村兒(er) 童的負擔;另外,學會(hui) 遊泳並不會(hui) 真正減少溺水事故,有的學生就以自己會(hui) 遊泳為(wei) 由到野河道遊泳,結果發生事故。
爭(zheng) 議指向鄉(xiang) 村地區缺少開展遊泳教學的設施、條件。如果鄉(xiang) 村地區有遊泳池,則既能解決(jue) 遊泳教學場地問題,也為(wei) 學生日常遊泳提供了場所。對此,我國已有部分鄉(xiang) 村開始行動起來。據報道,去年入夏以來,在湖南省新田縣三井鎮七賢山村,村民自發籌集資金修建的露天遊泳池,成了孩子們(men) 的水上樂(le) 園。遊泳池選址在一段地勢平緩的河道裏,麵積約200平方米,深度約90厘米,池底硬化,並配套安裝了路燈、雨棚和簡易更衣室。遊泳池的出現,讓孩子不再趁家長(監護人)不注意,跑到野河道遊泳,這有效地降低了溺水事故的幾率。
要保障孩子的安全,不能局限於(yu) 對其進行防溺水安全教育、安全管理,更需要的是建好鄉(xiang) 村遊泳池,進行有力疏導。這並不需要特別大的經費投入,卻可以起到多重功能,希望各地政府能引起重視,將其作為(wei) 加強鄉(xiang) 村學校體(ti) 育和群眾(zhong) 體(ti) 育的重要工作,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建設並用好鄉(xiang) 村遊泳池。(熊丙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