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兒童食品”,就一定健康安全嗎

發布時間:2022-06-06 13:48:00來源: 中國婦女報

  5月29日,北京朝陽居民聞珺趁周日來到家附近一家大型超市,專(zhuan) 程為(wei) 3歲的兒(er) 子購買(mai) 意麵、醬油、奶酪等食品,這些食品外包裝上無不標注著“兒(er) 童”倆(lia) 字,有的還在顯著位置印著“無添加劑”等字樣,這表明這些食品都是專(zhuan) 供兒(er) 童食用。“成人食品裏有過多的添加劑、香精、色素,怕孩子吃了不健康,‘兒(er) 童食品’相對安全。”聞珺說。

  和聞珺一樣,很多家長為(wei) 了孩子的飲食健康,都熱衷於(yu) 購買(mai) 打上“兒(er) 童”標簽的食品。中國副食流通協會(hui)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食物與(yu) 營養(yang) 發展研究所等聯合發布的《兒(er) 童零食市場調查白皮書(shu) 》預測,到2023年兒(er) 童零食市場將以10%至15%的年複合增長率穩定增長。而町芒研究院近日發布的《2022兒(er) 童食品行業(ye) 研究報告》顯示,84.8%的家長傾(qing) 向於(yu) 給孩子購買(mai) 標有“兒(er) 童”字樣的食品。

  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指出,目前我國並沒有設置專(zhuan) 門的“兒(er) 童食品”分類,“兒(er) 童食品”尚缺乏專(zhuan) 門的法律法規與(yu)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更像是一種營銷手段。專(zhuan) 家呼籲有關(guan) 部門應加大監管力度,對“兒(er) 童食品”設置相應的食品標準,提高準入門檻;同時多渠道加強對家長的營養(yang) 知識教育,讓家長理性挑選真正適合孩子的食品。

  “兒(er) 童食品”價(jia) 格不菲卻備受青睞,多數家長並不了解“兒(er) 童食品”標準都是“盲選”

  如今在各大超市不難看到,如兒(er) 童醬油、兒(er) 童水餃、兒(er) 童酸奶等含有“兒(er) 童食品”字樣的商品十分熱銷。“兒(er) 童食品”在電商平台也一樣賣得火爆,隻要輸入關(guan) 鍵詞“兒(er) 童食品”搜索一下,包括麵食、甜點、香腸、奶酪棒等商品琳琅滿目,有的商品月銷量達10萬(wan) +。而且,“兒(er) 童食品”價(jia) 格普遍不菲,如某品牌300g裝的兒(er) 童水餃,價(jia) 格為(wei) 19.9元至34.3元不等,在該櫃台旁擺放的同品牌普通水餃,1kg裝的價(jia) 格為(wei) 12.9元,在分量多的情況下價(jia) 格遠低於(yu) 兒(er) 童水餃。聞珺也坦言,從(cong) 兒(er) 子1歲左右開始,她便開始采購“兒(er) 童食品”,“兒(er) 童食品”的支出已占到家庭食品支出的一半以上。

  種類繁雜的“兒(er) 童食品”,也讓一些家長挑花了眼。家住北京市西城區的劉女士說,現在關(guan) 於(yu) “兒(er) 童食品”的廣告宣傳(chuan) 鋪天蓋地,每款都宣稱“無添加,適合孩子健康成長”。“幾乎所有的‘兒(er) 童食品’都沒有明確的年齡分段和食用提示,好像打上‘兒(er) 童’倆(lia) 字就萬(wan) 無一失了。我身邊一些家長和我一樣,都是‘盲選’。”劉女士說。

  在超市的調味區貨架上,筆者發現一款“有機兒(er) 童醬油”的配料表與(yu) 普通醬油的成分基本一致,均為(wei) 水、有機小麥、食用鹽等,而兩(liang) 款醬油的價(jia) 格卻相差近一倍。導購員說:“其實兒(er) 童醬油和普通醬油沒有什麽(me) 區別。”

  筆者在采訪中還發現,很多家長並不清楚也沒有主動了解過,什麽(me) 樣的食品才叫“兒(er) 童食品”?“兒(er) 童食品”的標準是什麽(me) ?其與(yu) 成人食品有何區別?大部分家長單純就是信任包裝上的“兒(er) 童”倆(lia) 字。

  “兒(er) 童食品”本質上是一種營銷策略,合理飲食搭配完全可以代替

  科信食品與(yu) 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鍾凱表示,“兒(er) 童食品”並非食品分類,而是針對兒(er) 童營銷的食品,其火爆背後是兒(er) 童市場的溢價(jia) 高和好掙錢。“與(yu) 其說這些食品有益於(yu) 孩子飲食健康,不如說這是一種營銷策略。”

  國家二級公共營養(yang) 師夏群英介紹,孩子在不同的年齡段對不同的營養(yang) 需求量會(hui) 增加,在6個(ge) 月以前,孩子需要的營養(yang) 可從(cong) 嬰幼兒(er) 配方奶粉中獲取;6個(ge) 月以後,孩子對於(yu) 鐵、鋅、維生素等元素的需求量會(hui) 增加。所以,能夠滿足孩子在各個(ge) 年齡段對營養(yang) 需求的食品,才能真正稱之為(wei) “兒(er) 童食品”。“現在很多家長其實並不了解兒(er) 童營養(yang) 需要什麽(me) ,‘兒(er) 童食品’需要具備什麽(me) 樣的營養(yang) ,隻是在商家營銷或跟風之下,去購買(mai) 市麵上所謂的‘兒(er) 童食品’,這可能會(hui) 讓孩子在食用時攝入更多有害物質,得不償(chang) 失。”夏群英說。

  筆者查看一款兒(er) 童奶酪棒配料表發現,該奶酪棒含有卡拉膠、山梨酸、食用香精等食品添加劑,營養(yang) 成分表顯示每100g中含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A以及較大量的鈉含量。“過高的鈉含量,可能會(hui) 增加兒(er) 童高血壓的風險。”夏群英指出,一些所謂的“兒(er) 童食品”,其成分不僅(jin) 與(yu) 普通食品無甚區別,甚至可能有害兒(er) 童健康,如一些調製兒(er) 童乳品中含有過多的代糖、香精、色素等,會(hui) 幹擾孩子的味覺神經發育;山梨酸、檸檬酸等添加劑攝入過多,會(hui) 影響鈣的吸收等。

  在夏群英看來,目前所有的“兒(er) 童食品”,其實都有很強的可替代性,完全可以通過日常的合理飲食和搭配進行替代。夏群英對其5歲女兒(er) 的飲食,除奶粉與(yu) 米粉外從(cong) 未采購過任何“兒(er) 童食品”。“普通的食材,經過科學合理的搭配製作出來,完全能夠滿足孩子健康成長的需要。比起‘兒(er) 童食品’,家長更需要增加兒(er) 童飲食的健康知識。”夏群英說。

  “兒(er) 童食品”亟須建立相關(guan) 健康標準,家長應學習(xi) 兒(er) 童營養(yang) 知識正確選擇食品

  事實上,目前我國並沒有設置專(zhuan) 門的“兒(er) 童食品”分類,“兒(er) 童食品”還缺乏專(zhuan) 門的法律法規與(yu)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嬰兒(er) 配方食品》《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較大嬰兒(er) 配方食品》《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幼兒(er) 配方食品》等相關(guan) 標準,涵蓋對象僅(jin) 為(wei) 0至36個(ge) 月的嬰幼兒(er) 。

  中國副食流通協會(hui) 2020年5月發布的《兒(er) 童零食通用要求》,從(cong) 原料、感官、營養(yang) 成分等方麵對兒(er) 童零食進行了規範,填補了國內(nei) 兒(er) 童零食標準的空白,但該標準並不具有強製性。今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上,全國政協委員高潔建議應加強專(zhuan) 門針對未成年人食品包裝標識的立法,明確“兒(er) 童食品”的專(zhuan) 門分類,對未成年人食品的營養(yang) 成分標識、食品添加劑要求、食品安全標準等進行明確規定。全國人大代表姚鵑在《關(guan) 於(yu) 推動兒(er) 童食品標準化規範化健康發展的建議》中表示,建議建立《兒(er) 童速凍食品》《兒(er) 童預製菜(具體(ti) 菜品)》《兒(er) 童糕點》等係列標準,逐漸建立和完善以兒(er) 童正餐、兒(er) 童加餐、兒(er) 童零食等為(wei) 框架的“兒(er) 童食品”標準體(ti) 係。

  今年3月23日,中國青少年兒(er) 童健康安全食品營養(yang) 標準專(zhuan) 家研討會(hui) 透露,2022年中國青少年兒(er) 童健康安全食品管理委員會(hui) 的重點工作就是推動青少年兒(er) 童身體(ti) 健康營養(yang) 標準的製定。新推出的標準將根據青少年兒(er) 童的年齡,劃分為(wei) 0—6歲、6—13歲、13—18歲幾個(ge) 階段,將從(cong) 安全營養(yang) 成分、感官、理化、微生物、汙染物以及真菌毒素等7個(ge) 方麵來規範青少年兒(er) 童健康安全食品的具體(ti) 要求,讓青少年兒(er) 童食品的安全有規可依。

  西南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教授王煜宇認為(wei) ,除了現有對36個(ge) 月以下嬰幼兒(er) 食品的安全標準外,其他“兒(er) 童食品”應和綠色食品、有機食品以及兒(er) 童藥品一樣建立科學的標準化認證製度,切實滿足兒(er) 童階段的身體(ti) 、骨骼、大腦等生長發育的特殊需求。

  鍾凱則認為(wei) ,目前“兒(er) 童食品”可能存在的不健康問題,其背後是不容忽視的合理搭配和適度消費的問題,一方麵要規範針對兒(er) 童的營銷行為(wei) ,另一方麵要教育家長在孩子飲食方麵作出正確選擇和合理搭配。

  夏群英提議,應在醫院、學校、社區等多開設營養(yang) 科普課程,針對新媽媽群體(ti) ,從(cong) 孕期到孩子出生之後,建立一個(ge) 階段性線上課程或線下科普;在早教班、幼兒(er) 園增設營養(yang) 課堂,讓孩子從(cong) 小認識到營養(yang) 的重要性。(孫天驕 趙麗(li) )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