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短視頻、做家教、兼職翻譯……搞副業小心被割韭菜
副業(ye) 搞成“負”業(ye) ,真焦慮
拍短視頻、做家教、兼職翻譯、開網約車……疫情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計劃或正開展一門副業(ye) 。半月談記者發現,一些年輕人通過合理規劃在副業(ye) 上嚐到甜頭,更多的則是因一時衝(chong) 動,讓副業(ye) 變成“負”業(ye) 。
發展副業(ye) ,有人歡喜有人憂
27歲的林澤皓在研究生畢業(ye) 之後進入一家國企廣告公司工作。麵對不定期的加班和不算豐(feng) 厚的工資,她選擇發展副業(ye) ——拍攝短視頻。一到休息時間或者恰逢不加班的節假日,林澤皓便和男朋友研究短視頻平台的熱門視頻和拍攝手法,最終選擇定位“情侶(lv) 劇情類”題材。
通過前期“試水”,林澤皓的賬號收獲不少粉絲(si) 。為(wei) 吸引更多流量,林澤皓選擇每天更新。“當時下班再累,也會(hui) 跟男朋友商量拍攝的腳本,趕在一天結束之前將視頻發出。”
半年的堅持,讓林澤皓收獲近100萬(wan) 粉絲(si) ,她也辭去本職工作,專(zhuan) 心做短視頻。
相比林澤皓在副業(ye) 上的成功,半月談記者調研發現,更多年輕人正因發展副業(ye) 而陷入焦慮。
餘(yu) 小姐是上海某信息科技公司員工,也兼職做某社群團購商的店長。她表示,每個(ge) 月的收入會(hui) 因為(wei) 訂單量有所浮動,大概在3000元到6000元之間,訂單量大的月份收入會(hui) 超過主業(ye) 。
雖然工作都是線上操作,時間比較自由,但餘(yu) 小姐有自己的煩惱,例如每天在朋友圈頻繁發布產(chan) 品讓部分好友覺得厭煩,兼職公司不定期的線上培訓活動占用本職工作時間等。
“幹這個(ge) 雖然收入還算可觀,但總感覺影響工作和人際交往,現在就是處於(yu) 一個(ge) 想放棄又不甘心的狀態。”餘(yu) 小姐說。
和餘(yu) 小姐抱有同樣心態的年輕人不在少數。90後女生張丹在廣州經營一家線下服裝店,每天兼職開網約車。“線下生意沒有以前好做了,多打一份工賺點租金。”張丹坦言,主業(ye) 已經消耗掉很多時間和精力,做副業(ye) 時經常感到喪(sang) 失耐心。
小心被副業(ye) “割了韭菜”
招聘網站前程無憂2021年發布的職場人副業(ye) 調查顯示,擁有副業(ye) 的職場人中,有一半其副業(ye) 收入不到主業(ye) 的20%,僅(jin) 有約6%的受訪者表示副業(ye) 收入高於(yu) 主業(ye) 收入。半月談記者調研發現,一些年輕人不僅(jin) 沒有在副業(ye) 上賺到錢,反倒“花錢買(mai) 教訓”。
現供職於(yu) 廣東(dong) 某銀行的周靜就有被副業(ye) 培訓廣告坑過的經曆。她表示去年在網絡上看到“配音培訓班”的廣告,稱會(hui) 對學員進行專(zhuan) 業(ye) 配音培訓,學成後聯絡專(zhuan) 業(ye) 平台派單。
“交了599元培訓費後才發現課程很水,而且後期也沒有給資源,作為(wei) 業(ye) 餘(yu) 人士基本上接不到專(zhuan) 業(ye) 平台的單子,隻能當錢打水漂了。”周靜說。
“三個(ge) 月學會(hui) 配音”“六個(ge) 月學會(hui) Python”“零基礎小白也可以變身剪輯大師”……如今的短視頻平台和社交平台上充斥著諸如“配音”“編程”“剪輯”等速成班,打出“低門檻”“高回報”的誘人旗號招攬學員。
一些急於(yu) 求成的年輕人對這些廣告不加甄別,就頭腦一熱“入了坑”。前期投入數千元,結果隻學到了皮毛,根本不能達到行業(ye) 的準入門檻。
此外,半月談記者調研發現,一些網絡平台也在無形中製造副業(ye) 焦慮。例如,在某熱門社交平台搜索“副業(ye) ”,會(hui) 出現帶有“你身邊的年輕人都在從(cong) 事副業(ye) ”“年輕人,是該想想你的副業(ye) 了”等字眼的推文,副業(ye) 被包裝成職業(ye) “剛需”,激起不少年輕人的焦慮。
在某互聯網公司工作的鄧陽正飽受副業(ye) 焦慮困擾。他表示,近幾年身邊部分同事被裁,自己的失業(ye) 壓力倍增。網上不少文章都在分析副業(ye) 的必要性,他也在考慮要不要多條出路。
“我知道網絡上所謂的‘賺快錢’的副業(ye) 並不靠譜,但實在找不到適合自己的副業(ye) ,真害怕有一天主業(ye) 也沒了。”鄧陽說。
副業(ye) 焦慮,與(yu) 副業(ye) 無關(guan)
一些人意識到本職工作的不穩定,試圖從(cong) 事副業(ye) 緩解焦慮;一些人想要通過副業(ye) 增加更多收入;也有一些人想要通過副業(ye) 拓展更多技能……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長聘副教授李鋒亮表示,無論何種原因,年輕人從(cong) 事副業(ye) 是想讓生活變得更好,值得鼓勵,但切忌急於(yu) 求成,盲目跟風。
第一,要分清主次,不要本末倒置。李鋒亮說,現代社會(hui) 知識與(yu) 技術更新快,一方麵一項工作需要職場人不斷學習(xi) 才能勝任,另一方麵花費更多精力投入本職工作才有可能保持競爭(zheng) 優(you) 勢。“開展副業(ye) 的前提是在完成主業(ye) 的基礎上有多餘(yu) 的時間和精力,不要看見人家都在搞副業(ye) ,自己也跟風,做好當下的主業(ye) 才能為(wei) 發展副業(ye) 提供支撐。”
第二,開拓副業(ye) 需製定清晰的計劃和目標。林澤皓建議,一旦決(jue) 定開拓副業(ye) ,不僅(jin) 要確定自己適合從(cong) 事的領域,也要充分考慮其市場前景。她表示,近幾年短視頻行業(ye) 十分火熱,身邊不少年輕人嚐試通過拍攝短視頻走上快速致富的道路。但是大部分對短視頻運作流程不熟悉,也不清晰拍攝視頻的主題和定位人群。“看著某類視頻火,也跟風去拍,殊不知大家都在拍,市場早已飽和,最終發出去的視頻根本吸引不了流量。”
第三,副業(ye) 的發展最好和主業(ye) 相關(guan) ,立足自身所能。李鋒亮表示,最好的副業(ye) 是能夠有效利用自己主業(ye) 的知識和技能,而且在副業(ye) 中積累的知識、技能與(yu) 經驗有助於(yu) 促進主業(ye) 進步。
“不管是主業(ye) 還是副業(ye) ,都需要認真付出時間和精力才能有收獲。”李鋒亮說。
來源:《半月談》2022年第11期
半月談記者:陸浩(參與(yu) 采寫(xie) :吳依洵)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