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經略海洋,教育為本” 寧波打造海洋教育公共服務平台

發布時間:2022-06-09 10:17:00來源: 央廣網

  寧波海洋研究院實踐創新基地宣傳(chuan) 片

  央廣網寧波6月8日消息(記者 張雯雯)今天是第十四個(ge) “世界海洋日”,也是第十五個(ge) “全國海洋宣傳(chuan) 日”。海洋是生命的搖籃、資源的寶庫、交通的命脈、戰略的要地,曆史經驗告訴我們(men) ,向海則興(xing) 。我國是一個(ge) 海洋大國,擁有近300萬(wan) 平方千米的主張管轄海域,建設海洋強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重大戰略任務,必須進一步關(guan) 心海洋、認識海洋、經略海洋。

  當前,中國各大沿海城市紛紛加入“海洋競速賽”,上海、深圳、天津、青島、寧波、大連、舟山7座城市都提出了在“十四五”期間,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目標。近日,寧波市委市政府印發《寧波市加快發展海洋經濟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行動綱要(2021—2025年)》,對海洋經濟的中長期發展作出行動部署,標誌著將集中發力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人才是強國之基。海洋經濟要快速發展,必須有越來越多知海、愛海的創新人才提供支撐,海洋教育就成為(wei) 經略海洋最基礎的一環,對提升全民海洋素養(yang) 、培養(yang) 未來海洋人才意義(yi) 重大。那麽(me) ,因海而興(xing) 、向海圖強的寧波又有哪些創新舉(ju) 措呢?

  據了解,寧波海洋研究院——這所寧波市唯一集谘詢、研發、產(chan) 業(ye) 化、公共服務功能為(wei) 一體(ti) 的綜合性海洋研究機構,投資近1800萬(wan) 元打造了海洋教育公共服務平台。該平台以“寧波海洋研究院實踐創新基地”為(wei) 開展教育活動的核心載體(ti) ,基地建設麵積約3000平方米,包含“家國海洋”“科創海洋”“生態海洋”“人文海洋”四大主題板塊,應用VR、AR、3D等數字技術打造沉浸式學習(xi) 空間,擁有海洋生態仿真係統、1:1蛟龍號模型、山東(dong) 艦航母戰鬥群模型、海洋生物標本、深海礦石樣品等特色展陳內(nei) 容,並配有完善的教學設施和先進的科研儀(yi) 器,融合了科技館、博物館、海洋館三館特色於(yu) 一體(ti) 。

  目前,基地已經獲得“全國海洋意識教育基地”“浙江省科普教育基地”“浙江省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等榮譽,並與(yu) 寧波大學、寧波效實中學、寧波科學中學、杭州師範大學附屬乍浦實驗學校等高校和中小學校開展合作,共同培養(yang) 未來海洋人才。

  “為(wei) 幫助青少年全麵提升海洋素養(yang) ,我們(men) 精心開發了30餘(yu) 門海洋研學課程,每年能有3萬(wan) 餘(yu) 名學生在實創基地開展研學實踐活動。同時,我們(men) 還深入實施公益科普項目,組織開展‘海洋科普進校園’係列活動,已經走進鄞州、海曙、鎮海、奉化、象山等地的30多所中小學校,為(wei) 上萬(wan) 名學生送去科普講座和科普展覽,得到學校師生的一致好評。希望寧波能有越來越多的中小學校開展海洋特色教育,推動海洋科學文化融入學生日常學習(xi) 、生活,在他們(men) 心底埋下一顆經略海洋的種子,將來成長為(wei) 海洋強國的建設者。”寧波海洋研究院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