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營“走紅” 文明也要跟上
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上了露營這種新的休閑旅遊方式。每逢節假日,人們(men) 帶上帳篷、食物、燒烤架、鍋具等用品,前往有樹有水、風光優(you) 美的景區露營,為(wei) 的就是體(ti) 驗一把悠閑愜意的生活,舒緩工作壓力。
與(yu) 此同時,也有讀者反映,在露營過程中,出現了一些不文明的現象,既增加了相關(guan) 管理方的管理壓力,也降低了遊客的體(ti) 驗滿意度。
“明明旁邊就是提醒帶走垃圾的標語,還是有人把火腿腸包裝、泡麵桶和衛生紙等隨手一扔。垃圾扔在草地上、漂到河裏,破壞了優(you) 美的環境。”王女士表示。
在一些公園、景區,露營的人群集中在草坪上,五顏六色的帳篷布滿草地。等帳篷撤走後,草地被破壞得露出泥土。不僅(jin) 如此,盡管有些公園在遊客須知中明確注明“嚴(yan) 禁煙火”,然而不少遊客不僅(jin) 抽煙並亂(luan) 扔煙頭,還使用便攜燃氣爐、戶外燒烤爐等燒水泡茶、生火做飯。有公園環衛工人表示,隨著露營的遊客增多,垃圾清掃清運負擔很重,周圍的垃圾箱被塞得滿滿當當,而且還有不少油汙,很難清理。
針對不文明露營現象,一些公園管理方出台了相關(guan) 規定。有的公園專(zhuan) 門規劃了帳篷區,並樹立標識牌提醒遊客在帳篷區外禁止搭建帳篷吊床等設施。但有些遊客卻視而不見,擅自在非帳篷區域搭建帳篷吊床,甚至經工作人員提醒後仍我行我素。筆者詢問了一些違規搭建帳篷的遊客,有的表示不知道哪裏是帳篷區,看到有人搭帳篷就以為(wei) 這裏可以搭;還有的認為(wei) 帳篷區位置有限,太擁擠,不如自己找地方方便、舒服。
“規定不明確、宣傳(chuan) 不到位、治理力度不夠等是導致不文明露營行為(wei) 存在的重要原因。保護環境、維護秩序,不能隻靠遊客自覺,還需要相關(guan) 管理人員根據實際情況製定明確規定,張貼醒目標識,相關(guan) 管理部門也應對不文明遊客加大規勸和處罰力度,根據規定嚴(yan) 格治理不文明行為(wei) 。”河北讀者李先生說。
廣東(dong) 省深圳市蓮花山公園管理處物業(ye) 服務中心一名工作人員表示,目前該公園已經製定了文明露營的多項規定,包括可露營區域的劃定、可攜帶帳篷高寬限製、禁止搭建大型帶地針帳篷、帶走個(ge) 人垃圾和禁止攜帶明火等,日常加大安保人員巡邏力度,保證規定落實。
有些公園引入市場化機製,擬對露營行為(wei) 收費,引起社會(hui) 公眾(zhong) 的熱議。有觀點認為(wei) ,引入市場化手段是維護公園管理的重要方式,公園遊客眾(zhong) 多,維護運營成本增加,適當收費可以理解。但也有一些讀者提出不同意見,“有的公園進門就收了門票,此時再收費是否有依據?規定的收費項目和標準,是否經過了監管部門的認可?”浙江省寧波市讀者劉先生在某帳篷基地露營時,未被管理人員提前告知收費標準,要離開的時候才得知自帶帳篷要收一筆費用。這讓他很不理解:“收費不是不可以,但管理人員應當提前告知我們(men) 要收費,同時收費的依據、標準也要在顯著位置張貼出來,明碼標價(jia) 、透明經營。”
露營賞景,文明先行。業(ye) 內(nei) 人士建議,公園物業(ye) 管理者要結合園區實際情況出台細化規定,平衡公園維護要求與(yu) 遊客需求,為(wei) 群眾(zhong) 提供優(you) 質周到的服務。廣大遊客也應注意自身行為(wei) ,文明露營。(臧林熙)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