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讓大中小企業攜手克難共同發展

發布時間:2022-06-15 10:04:00來源: 人民日報

  在更好發揮宏觀政策作用的同時,也需要大企業(ye) 特別是國有企業(ye) 、中央企業(ye) 站出來,采取減免租金、適當讓利、及時足額支付賬款等措施,急人所急、盡己所能,為(wei) 中小企業(ye) 紓困解難

  日前,國務院國資委發布通知,推動中央企業(ye) 采取有力有效措施,為(wei) 更多中小企業(ye) 紓困解難。此前,工信部等11個(ge) 部門也出台文件,提出開展“攜手行動”,促進大中小企業(ye) 融通創新。可以說,當前要穩定宏觀經濟大盤、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促進大中小企業(ye) 共渡難關(guan) 、共同發展是重要一環。

  大企業(ye) 和中小企業(ye) 特點不同、作用不同,都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大企業(ye) 盤子大、實力強,能帶動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共同前進。中小企業(ye) 數量大、活力足,是擴大就業(ye) 、改善民生、促進創新創業(ye) 的重要力量。長期以來,大企業(ye) 和中小企業(ye) 之間存在著千絲(si) 萬(wan) 縷的合作關(guan) 係、夥(huo) 伴關(guan) 係。以中央企業(ye) 為(wei) 例,2021年采購總額超過13萬(wan) 億(yi) 元,輻射帶動各類企業(ye) 200餘(yu) 萬(wan) 家,其中絕大部分是中小企業(ye) ;8家中央建築企業(ye) 上下遊供應商、分包商超過200萬(wan) 家;3家中央汽車企業(ye) 的整車生產(chan) ,也離不開上下遊3萬(wan) 家中小企業(ye) 的配套支持。在衝(chong) 擊和壓力襲來時,作為(wei) 彼此需要、互為(wei) 支撐的利益共同體(ti) ,大中小企業(ye) 更應攜手並進、同舟共濟。

  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反複延宕,我國經濟發展環境的複雜性、嚴(yan) 峻性、不確定性上升,不少企業(ye) 麵臨(lin) 成本升高、訂單不足、回款難、用工難、物流和供應鏈不暢等問題,生產(chan) 經營壓力有所加大。這其中,主要分布在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和價(jia) 值鏈中低端、抗風險能力不及大企業(ye) 的中小企業(ye) 所受影響更為(wei) 明顯,經營生存壓力也更加突出。

  為(wei) 緩解企業(ye) 壓力、保市場主體(ti) ,各地區各部門相繼出台了減稅降費、穩崗擴崗、融資促進、暢通物流等一係列舉(ju) 措,取得了良好成效。在更好發揮宏觀政策作用的同時,也需要大企業(ye) 站出來,采取減免租金、適當讓利、及時足額支付賬款等措施,急人所急、盡己所能,為(wei) 中小企業(ye) 紓困解難。

  從(cong) 通過減費讓利緩解中小企業(ye) 資金壓力,到龍頭企業(ye) 率先複工複產(chan) 帶動中小企業(ye) 恢複生產(chan) ,當前,已經有許多大企業(ye) 積極行動起來,向中小企業(ye) 伸出援手。量大麵廣的中小企業(ye) 站穩腳跟、恢複元氣、持續煥發生機活力,經濟平穩運行就會(hui) 更加支撐有力,大企業(ye) 鏗鏘前行、揚帆出海就會(hui) 更有底氣。

  紓困解難,聚焦的是當前;共同發展,則能贏得長遠。展望未來,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增強我國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的韌性和競爭(zheng) 力,都需要大中小企業(ye) 加強聯係、高效協作、融通創新。特別是大企業(ye) ,需要將輻射帶動作用發揮得更充分更有效。一方麵,結合自身需要,積極采購中小企業(ye) 優(you) 質產(chan) 品和服務,向他們(men) 釋放更多訂單需求、創造更多應用場景和市場機會(hui) 。另一方麵,發揮好產(chan) 業(ye) 龍頭作用,通過投資、項目、產(chan) 業(ye) 共建、搭建聯盟等方式,更加主動地與(yu) 有技術優(you) 勢、發展潛力的中小企業(ye) 加強合作,攻克更多關(guan) 鍵技術、突破更多堵點卡點。

  我們(men) 期待,大中小企業(ye) 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企業(ye) 發展生態會(hui) 不斷優(you) 化,助力中國經濟抵禦風雨、行穩致遠。(劉誌強)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