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我國持續推進綠色低碳發展 助力“雙碳”目標

發布時間:2022-06-15 10:10:00來源: 人民日報

  我國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持續推進綠色低碳發展

  落實“雙碳”行動 共建美麗(li) 家園(美麗(li) 中國)

  核心閱讀

  6月15日是第十個(ge) “全國低碳日”,6月13日至19日是今年全國節能宣傳(chuan) 周。近年來,我國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綠色低碳發展取得了積極成效。當前,我國正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助力實現“雙碳”目標。

  今年“全國低碳日”主題為(wei) “落實‘雙碳’行動,共建美麗(li) 家園”。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施一係列應對氣候變化戰略、措施和行動,參與(yu) 全球氣候治理,綠色低碳發展取得了積極成效。

  各地區各部門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zheng) 於(yu) 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zheng) 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我國正在為(wei) 實現“雙碳”目標而努力。

  我國建成世界最大清潔發電體(ti) 係

  湖北省羅田縣三裏畈鎮,一大片藍色光伏板“吸光吐電”,蔚為(wei) 壯觀。

  大唐湖北能源開發有限公司和天合光能聯手打造的這個(ge) 農(nong) 光互補項目,裝機容量達5萬(wan) 千瓦,年發電量達7000多萬(wan) 千瓦時,年產(chan) 值超過3000萬(wan) 元。“光伏發電+生態農(nong) 業(ye) ”盤活了光照和土地資源,“上麵發電、下麵種植”的模式實現了生態改善、農(nong) 民增收和項目盈利的多贏。

  為(wei) 了讓能源更環保、更低碳,在全國各地,很多項目正在緊鑼密鼓建設。在廣東(dong) 揭陽,風機輪轂與(yu) 機艙在百米高空精準對接,國家電投神泉海上風電項目快速推進。在毛烏(wu) 素沙地邊緣,國家能源集團寧夏電力公司200萬(wan) 千瓦光伏項目工地熱火朝天,這一項目利用煤礦采空區、荒山荒坡等閑置土地進行建設,每年將為(wei) 華東(dong) 地區輸送37億(yi) 千瓦時“綠電”。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大力開發利用非化石能源,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建成世界最大清潔發電體(ti) 係,水電、風電、光伏等全口徑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容量突破11億(yi) 千瓦,相當於(yu) 近50個(ge) 三峽電站的裝機容量;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增加到16.6%左右。

  “中國高度重視應對氣候變化,實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采取調整產(chan) 業(ye) 結構、優(you) 化能源結構、節能提高能效、建立市場機製、增加森林碳匯等一係列政策措施,各項工作取得積極進展。”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說。

  積極推動《巴黎協定》簽署、生效、實施,開展全國碳市場交易,宣布不再新建境外煤電項目,加快構建“雙碳”政策體(ti) 係……我國應對氣候變化發生曆史性變化,正在紮實推動實現“雙碳”目標。

  我國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成為(wei) 全球能耗強度降低最快的國家之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hui) 副主任趙辰昕表示,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以年均3%的能源消費增速支撐了年均6.5%的經濟增長,能耗強度累計降低26.2%,相當於(yu) 少用能源約14億(yi) 噸標準煤,少排放二氧化碳約29.4億(yi) 噸。

  產(chan) 業(ye) 低碳化為(wei) 綠色發展提供新動能

  利用沼氣熱電聯產(chan) 技術實現能源回收利用;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實現清潔能源替代;推廣水源熱泵項目,使用可再生能源供熱製冷……在中國環境保護產(chan) 業(ye) 協會(hui) 組織的評選中,北京排水集團清河第二再生水廠和小紅門再生水廠被評為(wei) 全國首批十佳城鎮汙水處理低碳優(you) 秀示範案例。北京排水集團已明確降碳目標,到“十四五”末將實現碳減排20%以上。

  我國把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的要求落實到產(chan) 業(ye) 升級之中,持續推動產(chan) 業(ye) 綠色低碳化和綠色低碳產(chan) 業(ye) 化,努力走出一條產(chan) 業(ye) 發展和降碳減汙雙贏的新路。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產(chan) 業(ye) 結構進一步優(you) 化,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快速壯大並逐步成為(wei) 支柱產(chan) 業(ye) 。2021年,高技術製造業(ye) 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比重達15.1%。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綠色低碳交通運輸體(ti) 係加快形成,新能源汽車生產(chan) 和銷售規模連續多年位居全球第一。去年底,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784萬(wan) 輛,居全球首位。今年一季度,我國新能源汽車產(chan) 銷分別完成129.3萬(wan) 輛和125.7萬(wan) 輛,同比均增長1.4倍。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我國新能源汽車累計推廣1033.4萬(wan) 輛,全球市場份額提升至65%的新高。

  中國風電、光伏發電設備製造形成了全球最完整的產(chan) 業(ye) 鏈,技術水平和製造規模居世界前列,新型儲(chu) 能產(chan) 業(ye) 鏈日趨完善,技術路線多元化發展,為(wei) 全球能源清潔低碳轉型提供了重要保障。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去年發布的《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yu) 行動》白皮書(shu) 指出,截至2020年底,中國多晶矽、光伏電池、光伏組件等產(chan) 品產(chan) 量占全球總產(chan) 量份額均位居全球第一,連續8年成為(wei) 全球最大新增光伏市場;光伏產(chan) 品出口到200多個(ge) 國家及地區,降低了全球清潔能源使用成本;新型儲(chu) 能裝機規模約330萬(wan) 千瓦,位居全球第一。

  踐行綠色低碳生活成為(wei) 自覺行動

  深圳市南山區南山街道,市民吳樂(le) 樂(le) 打開手機APP上的“綠色出行公交門戶”,通過實時公交快速了解公交到站時間,用乘車碼刷碼乘車後累積碳積分,下車後再切換共享單車,完成了又一次綠色出行。“我從(cong) 去年11月公交門戶上線後一直使用這個(ge) 功能,‘一站式’的公交服務節省了通勤時間,讓綠色出行更加方便快捷。”吳樂(le) 樂(le) 說。

  生態環境部宣教中心、中華環保聯合會(hui) 等發布的《數字化工具助力公眾(zhong) 綠色出行研究報告》顯示:去年,深圳市民通過某地圖綠色出行平台搭乘公交和地鐵綠色出行,全年減少碳排放約50萬(wan) 噸。2019年至去年,深圳市民通過該綠色出行平台搭乘地鐵,3年總共實現減排超過120萬(wan) 噸。

  踐行綠色低碳生活正在成為(wei) 全社會(hui) 共建美麗(li) 家園的自覺行動。以公交、地鐵為(wei) 主的城市公共交通日出行量超過2億(yi) 人次,騎行、步行等城市慢行係統建設穩步推進,綠色、低碳出行理念深入人心。從(cong) “光盤行動”、反對餐飲浪費,到節水節紙、節電節能,再到拒絕過度包裝,“綠色低碳節儉(jian) 風”吹進千家萬(wan) 戶,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成為(wei) 社會(hui) 新風尚。

  10年來,我國堅定不移走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道路,把綠色發展理念貫穿於(yu) 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各方麵和全過程。在經濟社會(hui) 持續健康發展的同時,碳排放強度顯著下降,經濟發展與(yu) 減汙降碳協同效應凸顯。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碳排放強度比2015年下降18.8%,超額完成“十三五”約束性目標,比2005年下降48.4%,超額完成了向國際社會(hui) 承諾的到2020年下降40%—45%的目標,累計少排放二氧化碳約58億(yi) 噸,基本扭轉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長的局麵。

  “十四五”時期,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了以降碳為(wei) 重點戰略方向、推動減汙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麵綠色轉型、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由量變到質變的關(guan) 鍵時期。完整、準確、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持續推進綠色低碳發展,我們(men) 生活的家園定將越來越美麗(li) 宜人。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