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牽線搭橋 精準幫扶——高校畢業生就業“百日衝刺”活動掃描

發布時間:2022-06-15 10:08: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6月14日電 題:牽線搭橋 精準幫扶——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百日衝(chong) 刺”活動掃描

  新華社記者鄭天虹、吳振東(dong) 、王瑩

  眼下教育部發起的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百日衝(chong) 刺”係列活動時間將過半,高校畢業(ye) 生求職進入關(guan) 鍵期。各地各高校正持續舉(ju) 行係列招聘、訪企拓崗、萬(wan) 企進校、就業(ye) 指導、精準幫扶等五大專(zhuan) 項行動,精心護航畢業(ye) 生求職之路。

  訪企拓崗 “一把手”帶頭

  教育部要求,“百日衝(chong) 刺”期間,高校書(shu) 記、校長及領導班子成員要帶頭走進企業(ye) ,與(yu) 相關(guan) 單位建立就業(ye) 合作渠道,為(wei) 畢業(ye) 生挖掘更多崗位資源。

  同濟大學4月以來,先後與(yu) 上汽集團、華為(wei) 、中興(xing) 通訊、中鐵上海工程局等用人單位開展多場訪企拓崗校企合作交流會(hui) ;與(yu) 跟學校長期合作的重點單位建起了校企“簡曆直推微信群”,麵向今年仍有招聘計劃的單位和尚未落實就業(ye) 單位的畢業(ye) 生進行匹配。

  “看到班級群和本科就業(ye) 交流群裏發布的‘簡曆直推微信群’招聘信息,我抱著試一試的態度投了簡曆,沒想到第二天就接到用人單位的電話,約好了麵試時間,5天後,收到了麵試通過的消息。”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2022屆本科畢業(ye) 生司旭冉就是“簡曆直推微信群”的受益者之一。

  廣東(dong) 通過開展以“用人單位大走訪,全員聯動促就業(ye) ”為(wei) 主題的專(zhuan) 項行動,落實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工作“一把手”工程。活動開展以來,已有140所高校書(shu) 記、校長通過線上線下方式走訪5710家用人單位,促成新增就業(ye) 崗位7.6萬(wan) 個(ge) ,實習(xi) 崗位4.3萬(wan) 個(ge) ,達成實習(xi) 實踐基地合作意向3431項。遼寧全麵開展高校書(shu) 記、校長訪企拓崗促就業(ye) 專(zhuan) 項行動,全省85所高校的書(shu) 記、校長走訪2176家企業(ye) ,促成企業(ye) 新增就業(ye) 崗位3.9萬(wan) 個(ge) 。

  在擴大高校畢業(ye) 生基層就業(ye) 項目規模上,上海2022年推出“三支一扶”崗位370個(ge) 左右、“選調生”崗位400個(ge) 。在年度公務員招錄工作中,區級機關(guan) 要積極吸納應屆優(you) 秀高校畢業(ye) 生。鄉(xiang) 鎮(街道)以及政法機關(guan) 的基層單位主要招錄應屆高校畢業(ye) 生。

  雲(yun) 端招聘 帶崗直播

  近期,上海海洋大學校黨(dang) 委書(shu) 記、校長,院長、教授輪流走進直播間,開設招聘專(zhuan) 場向企業(ye) 等用人單位推介2022屆畢業(ye) 生,受到關(guan) 注。

  今年,上海海洋大學已舉(ju) 辦18場直播推介活動。截至目前,已有超過200名學子亮相直播間,所有企業(ye) 帶崗“赴約”,當場拋出“橄欖枝”。

  教育部啟動萬(wan) 企進校園計劃,一些地方在保證疫情防控的同時,創造性地開展“直播帶崗”活動,促進畢業(ye) 生與(yu) 用人單位對接。

  遼寧軌道交通職業(ye) 學院輥壓產(chan) 業(ye) 學院的王聖蔚同學,通過“雲(yun) 招聘”成功簽約,現已入職沈陽維頂機器人有限公司。據介紹,學校與(yu) 相關(guan) 行業(ye) 協會(hui) 、產(chan) 業(ye) 園等聯手舉(ju) 辦專(zhuan) 場“雲(yun) 招聘”活動,直播過程中,學生們(men) 連麥“帶崗”主播、企業(ye) HR“一對一”詢問崗位情況,近3小時的直播裏,學生共投遞就業(ye) 實習(xi) 意向書(shu) 1182份。截至5月末學院就業(ye) 率為(wei) 86%。

  “直播實現了學校、畢業(ye) 生、用人單位三方現場連線,既促進了學生的就業(ye) ,也拉近了學校和企業(ye) 的關(guan) 係。”上海海洋大學學生就業(ye) 創業(ye) 服務中心主任孫紅剛說。

  細心指導 精準幫扶

  “百日衝(chong) 刺”期間,各地高校結合畢業(ye) 生就業(ye) 需求,加強就業(ye) 指導針對性,幫扶措施重在“精準”,抓好重點群體(ti) 幫扶。

  華東(dong) 理工大學化學與(yu) 分子工程學院應屆畢業(ye) 生劉旭龍說,因為(wei) 收到的麵試通知寥寥無幾,自己本來已經陷入了迷茫和失落中,但學校舉(ju) 辦的“線上求職訓練營”讓自己獲益匪淺。

  “經過老師講解和群麵模擬後,對群麵流程、角色定位有了更深的認識,經過‘一對一簡曆指導’,我的簡曆也更加精致,與(yu) 報考崗位之間更有關(guan) 聯性了。”他說。

  記者了解到,針對低收入家庭、身體(ti) 殘疾等畢業(ye) 生重點群體(ti) ,各地高校按照“一人一檔”“一人一策”重點幫扶。

  上海、遼寧等地對於(yu) 畢業(ye) 年度內(nei) 有就業(ye) 創業(ye) 意願的高校困難學生,符合條件的可申請享受一次性求職創業(ye) 補貼,補貼標準為(wei) 1000元。廣東(dong) 進一步簡化大學畢業(ye) 生就業(ye) 手續,取消公共就業(ye) 人才服務機構在就業(ye) 協議書(shu) 上簽章、畢業(ye) 生到公共就業(ye) 人才服務機構辦理報到這“兩(liang) 個(ge) 環節”,使畢業(ye) 生求職就業(ye) 更便捷。

  鄒同學是廣東(dong) 技術師範大學2022屆漢語言文學(師範)專(zhuan) 業(ye) 的畢業(ye) 生。因為(wei) 家庭經濟困難,且尚未落實就業(ye) ,學校一方麵幫助她申請助學金、求職就業(ye) 補貼等提供經濟上的支持,還開展心理疏導,幫助其樹立信心;另一方麵,幫助其修改簡曆和培訓麵試技能,提升就業(ye) 能力。

  在就業(ye) 選擇時,她接受了學校“避開熱門的珠三角地區熱門崗位,集中精力專(zhuan) 攻粵東(dong) 西北地區”的分析建議,順利“考上”粵西地區一所小學。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