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學習,從細節守護孩子“心靈之窗”
6月6日是第27個(ge) 全國“愛眼日”。國家衛健委去年7月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兒(er) 童青少年總體(ti) 近視率為(wei) 52.7%,近視低齡化問題仍然突出,小學階段近視率攀升速度較快。為(wei) 呼籲家長關(guan) 注孩子眼健康、營造家庭愛眼護眼防控近視氛圍,教育部近日發布了《綜合防控兒(er) 童青少年近視家長倡議書(shu) 》(以下簡稱“倡議”)。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各地大中小學紛紛開啟居家學習(xi) 模式,導致孩子戶外活動減少,使用電子設備在線上課時間增多,更是給近視防控帶來了巨大挑戰。教育部2020年8月公布的對9省份14532名中小學學生近視率的調查結果顯示,與(yu) 2019年年底相比,孩子們(men) 半年以來近視率增加11.7%,其中小學生增加15.2%,初中生增加8.2%,高中生增加3.8%。教育部指出,家庭是綜合防控兒(er) 童青少年近視的重要力量,家長是兒(er) 童青少年視力健康的守護者。“倡議”倡導家長以身作則,減少對手機、電腦、網絡遊戲等的依賴,帶頭不做“低頭族”,主動了解科學用眼護眼知識,正確引導示範,增加親(qin) 子時間,配合學校積極參加近視防控科普活動並向孩子宣講。
長時間使用電子產(chan) 品,是導致孩子視疲勞和近視的第一“禍首”
“現在公共場所裏大人小孩最普遍的共同動作就是看手機,我認為(wei) 電子產(chan) 品是導致孩子們(men) 近視發生率高、越來越低齡化的關(guan) 鍵因素,過度學習(xi) 、室外活動時間少也是導致兒(er) 童近視的重要原因。”中國中醫科學院眼科醫院副院長謝立科強調說。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會(hui) 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1532名0—6歲兒(er) 童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孩子視力完全正常的受訪兒(er) 童家長僅(jin) 有45.8%。電子產(chan) 品不離手、長時間用眼不休息、近距離用眼被認為(wei) 是造成兒(er) 童近視的三大原因。調查還顯示,僅(jin) 有14.4%的受訪家長能做到不給孩子玩電子產(chan) 品,每天玩電子產(chan) 品15分鍾以內(nei) 的兒(er) 童占22.3%,15分鍾—1小時的占47.9%,1小時—2小時的占10.8%,兩(liang) 小時以上的占4.6%;而視力完全正常的兒(er) 童中,家長不給孩子玩電子產(chan) 品的比例最高,達24.7%;69.8%的受訪家長均認為(wei) ,電子產(chan) 品不離手是不利於(yu) 兒(er) 童視力發展的第一大原因。
北京市疾控中心專(zhuan) 家近日也在公眾(zhong) 號發文指出,孩子們(men) 上網課、看電視、刷新聞、打遊戲……眼睛長時間盯著電子屏幕,電子產(chan) 品在給眼睛帶來額外壓力的同時會(hui) 引起視疲勞,使眼睛產(chan) 生各種不適,而且使用電子產(chan) 品時多是近距離用眼。一般情況下,使用電子產(chan) 品2—4小時就容易出現眼痛、眼幹、眼癢、視物模糊、重影、異物感等問題,若使用時間達6小時還可能出現畏光、流淚、視力下降等問題,嚴(yan) 重時還會(hui) 出現頭痛、頭暈、惡心等不適。如果在交通工具上或在黑暗環境中使用電子產(chan) 品,更容易發生視疲勞。
教育部在“倡議”中倡導,家長要加強對孩子使用電子產(chan) 品的督促管理,選擇合適的電子屏幕,合理控製使用電子產(chan) 品時間。使用電子產(chan) 品遵循“20—20—20”口訣,看屏幕20分鍾後,遠眺20英尺(6米)以外至少20秒。同時,倡導家長積極配合學校減輕孩子作業(ye) 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不盲目參加課外培訓、跟風報班,應根據孩子興(xing) 趣愛好合理選擇,避免學校減負、家庭增負。
戶外運動需“目浴”陽光,夜晚運動對預防近視沒啥用
進入6月,天氣越來越熱,有許多孩子不願在太陽下運動,喜歡在相對涼爽的晚上做戶外活動。北京學生健康教育宣傳(chuan) 活動中心專(zhuan) 家提醒,居家學習(xi) 期間,孩子們(men) 也需堅持足夠時長的戶外運動,既能預防近視還能強身健體(ti) 。但夜晚運動對預防近視並沒有實質性幫助,至多是讓眼睛得到放鬆休息,因為(wei) 陽光可以刺激多巴胺分泌,有效抑製眼軸過快增長,防控近視發展。孩子們(men) 隻要身處戶外有陽光環境中,即便不運動也能預防近視。
專(zhuan) 家建議,每天戶外活動2小時,可有效預防近視,且分段積累的2小時比一次持續進行長時間戶外運動效果更好。同時,由於(yu) 夏季陽光過於(yu) 強烈,應盡量避免在中午12點至14點進行戶外活動,最好在早飯後、上午學習(xi) 一兩(liang) 節課後和晚飯前走出家門,在柔和的陽光下運動。而眼睛最適宜的光照亮度為(wei) 1000Lux,就是晴朗天氣戶外樹蔭下的亮度或是一般陰天的亮度;若長時間處於(yu) 超過1000Lux的過強光照度環境(陽光刺眼),也會(hui) 給眼睛帶來傷(shang) 害。
教育部在“倡議”中倡導,家長應營造良好的家庭體(ti) 育運動氛圍,和孩子一起參加體(ti) 育鍛煉,鼓勵、引導和支持孩子掌握1—2項運動技能,保證孩子每天至少2小時日間戶外活動。周末時盡量帶孩子融入大自然,沐浴陽光預防近視。
從(cong) 居家學習(xi) 生活細節著手,近視“防”比“控”更重要
“對眼視光尚未發育完全的青少年和兒(er) 童來說,近視的‘防’比‘控’更重要。”複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主任醫師周行濤近日在全國愛眼日係列公益科普直播中坦言。那麽(me) ,如何“防”才能更好保護孩子視力?北京疾控中心慢病所的專(zhuan) 家建議,家長要在孩子居家學習(xi) 過程中從(cong) 生活細節著手防控近視,並提出了具體(ti) 的“護眼方”。
1.培養(yang) 良好用眼習(xi) 慣。家長需告訴孩子,使用電子產(chan) 品時要注意環境光線適宜,不要太暗或太刺眼;保持正確坐姿,眼睛與(yu) 電子屏幕距離保持在40厘米左右,視線平視或稍微下視電子屏幕;注意用眼衛生,在使用電子產(chan) 品20分鍾後向6米外遠眺不少於(yu) 20秒,可緩解視疲勞。
在課間休息時做一些閉眼後順時針、逆時針旋轉眼球各10圈等眼部活動,讓眼睛放鬆;視遠和視近不斷交替,經常用遠眺緩解眼睛疲勞;多進行乒乓球、羽毛球等球類活動,促進眼部新陳代謝;避免用不幹淨的手揉眼睛。
教育部在“倡議”中也倡導,家長應糾正孩子的不良讀寫(xie) 姿勢,做到“一尺、一拳、一寸”。讀寫(xie) 連續用眼時間不超過40分鍾,避免在走路、吃飯、晃動的車廂內(nei) 看書(shu) 等。
2.預防“小眼鏡”,營養(yang) 幫大忙。教育部在“倡議”中倡導家長應保證孩子膳食營養(yang) 均衡。中國疾控中心營養(yang) 與(yu) 健康所營養(yang) 與(yu) 健康教育室主任劉愛玲也建議,家長要安排好孩子的日常飲食,幫助孩子們(men) 維持視力健康。
①多吃保護眼睛的食物。蛋白質、鈣、硒、鋅、銅、葉黃素、維生素A、維生素B1等營養(yang) 素都有益於(yu) 眼睛,要讓孩子多吃西蘭(lan) 花、胡蘿卜、菠菜、生菜、橙子、柚子、獼猴桃、草莓等新鮮蔬菜水果特別是綠葉菜,還有魚、粗雜糧、奶製品等,每周吃1—2次動物肝髒。
②少吃甜食、含糖飲料和辛辣食物。糖在人體(ti) 內(nei) 代謝時會(hui) 消耗大量對視神經有養(yang) 護作用的維生素B1,甜食還會(hui) 消耗鈣,使眼肌彈性減弱進而造成近視;甜食吃多了還會(hui) 導致血糖升高,造成眼球滲透壓增高,可能引起晶狀體(ti) 突出而引發近視。
③多吃硬質食物。咀嚼能促進孩子麵部肌肉運動特別是實現眼球運動的肌肉,有效調節眼睛興(xing) 奮和放鬆。
3.睡眠充足讓眼睛休息好。睡眠充足也是預防近視的關(guan) 鍵。教育部在“倡議”中倡導,家長應保證孩子充足睡眠時間,小學生10小時,初中生9小時,高中生8小時,幫助孩子養(yang) 成良好的作息習(xi) 慣。
4.關(guan) 注孩子視力狀況。教育部在“倡議”中倡導,家長應密切關(guan) 注孩子視力變化和眼睛異常跡象,定期檢查視力,做到早發現、早幹預、早矯治。發現孩子不自覺地眯眼、歪頭、皺眉、擠眼等,及時到正規醫療機構就診,遵醫囑科學防治近視。
5.謹防近視騙局。教育部在“倡議”中倡導,家長不要輕信“近視可治愈”“降低度數”“治眼神器”等虛假宣傳(chuan) ,避免耽誤孩子最佳矯治時期。
防控兒(er) 童青少年近視是全社會(hui) 的問題,應該“群防群治”。謝立科建議,要大力提高人們(men) 對未成年人近視的重視,在社會(hui) 上營造出人人防近視的氛圍,特別是要讓小孩子們(men) 知道,近視就是眼睛不健康了。
而在上述家長調查中,73.8%的人希望推行視力健康電子檔案的建立和普及,72.0%的人認為(wei) 要宣傳(chuan) 家長重視兒(er) 童近視預防的重要性,66.5%的人認為(wei) 要提高眼保健和視力檢查覆蓋率,50.8%的人希望兒(er) 保科加強兒(er) 童健康用眼知識普及。希望廣大家長們(men)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守住近視防線,保護好孩子們(men) 的“心靈之窗。”(聞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