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科技館基礎設施建設實現突破 覆蓋鄉村的科普服務網絡基本形成

發布時間:2022-06-17 11:04: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北京6月16日電(記者詹媛)16日,中國科學技術協會(hui) 在京召開全國現代科技館體(ti) 係工作會(hui) 議,教育部、文旅部、國家文物局等單位參加會(hui) 議。會(hui) 議上發布了《現代科技館體(ti) 係發展“十四五”規劃(2021-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數據顯示,多年來,我國科技館基礎設施建設實現突破,科技館事業(ye) 規模效益不斷凸顯。

  其中,我國的實體(ti) 科技館實現跨越式發展,數量和規模迅速增長。達標實體(ti) 科技館數量從(cong) 2012年的118座增長至2021年底的408座,總建築麵積達442.05萬(wan) 平方米,較2012年增長了1.42倍,增長麵積259.62萬(wan) 平方米,另有在建科技館115座。西部地區科技館數量占比由2016年的25.40%上升為(wei) 2021年的36.52%,全國科技館地區性分布不均衡的局麵進一步改善。

  同時,我國的流動科普設施開拓發展,覆蓋鄉(xiang) 村的科普服務網絡基本形成。流動科技館項目立足縣域,自立項以來深受廣大基層群眾(zhong) 的歡迎,極大豐(feng) 富了基層科普展教資源。十年來,流動科技館累計配發612套,巡展4944站,將優(you) 質科學教育資源送達全國29個(ge) 省1888個(ge) 縣市級基層公眾(zhong) 身邊,實現了“應服盡服”目標;科普大篷車立足鄉(xiang) 鎮,累計配發1251輛,行駛裏程超過5000萬(wan) 公裏,開展活動24.9萬(wan) 次,有效發揮“科普輕騎兵”的獨特作用,實現覆蓋鄉(xiang) 村的科普服務。

  農(nong) 村中學科技館也快速發展,拓寬科普服務陣地。十年來,累計建設農(nong) 村中學科技館1112座,其中社會(hui) 捐贈資金建設143座。在全國14個(ge) 集中連片貧困地區680個(ge) 縣中,農(nong) 村中學科技館覆蓋率達90%。農(nong) 村中學科技館項目實施以來,有效促進了科普資源的均衡普惠,填補了科普服務從(cong) 城鎮到農(nong) 村“最後一公裏”的空白。

  與(yu) 此同時,數字科技館建設量質並重,影響力不斷擴大。十年來,中國數字科技館堅持以內(nei) 容建設為(wei) 中心,重點建設精品欄目庫、數字化展覽展品庫和優(you) 質移動端科普傳(chuan) 播作品庫,數字資源庫建設規模初顯。包括PC端網站、手機App、微博、微信及短視頻平台在內(nei) 的科學傳(chuan) 播公眾(zhong) 服務綜合體(ti) 係,定向精準地將科普資源送達目標人群。

  會(hui) 議指出,我國科技館體(ti) 係經過近十年的探索和實踐,正處於(yu) “堅持創新探索和加強頂層設計相結合”的關(guan) 鍵階段。下一步,將繼續以改革創新精神和求真務實舉(ju) 措,描繪新藍圖,開啟新征程,以高質量科普服務,促進科普公共服務均等化,提高全民科學文化素質,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光明日報》( 2022年06月17日 08版)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