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就夏糧豐收圖景——我國第二大小麥主產省山東夏收觀察
新華社濟南6月21日電題:繪就夏糧豐(feng) 收圖景——我國第二大小麥主產(chan) 省山東(dong) 夏收觀察
新華社記者張誌龍、陳灝、葉婧
麵對去年秋汛導致播種較晚的不利開局,我國第二大小麥主產(chan) 省山東(dong) 通過精細化田管和全過程防災減災等措施,接連邁過苗情弱小、病害威脅、局地旱澇等多個(ge) 關(guan) 口,築牢糧食生產(chan) 壓艙石。眼下,齊魯大地大規模小麥機收已基本結束,夏糧豐(feng) 收的圖景漸漸清晰。
壯苗早行動 精細管理保豐(feng) 收
“種了一輩子的地,就數這茬小麥種得最晚。”聊城市陽穀縣阿城鎮常樓村種糧大戶常紹兵說,小麥播種前的黃河流域秋汛和後期低溫天氣,讓他流轉的150畝(mu) 地去年直到12月初還沒播種。
在農(nong) 技人員的建議下,常紹兵采用了覆膜種植新技術。6個(ge) 月過去,小麥畝(mu) 產(chan) 超過650公斤。“往年都是1000斤左右,種得好的也就1100斤。”他說,新增的地膜成本不僅(jin) 完全收回,還有得掙!
受去年秋汛影響,山東(dong) 冬小麥播種普遍推遲半個(ge) 月左右。早在今年春節前,山東(dong) 就啟動了冬小麥“科技壯苗”專(zhuan) 項行動,組織專(zhuan) 家到田間地頭進行技術指導,精細化田管,比往年提前了約一個(ge) 月。
夏收期間,記者在禹城市倫(lun) 鎮看到,小麥穗大粒多、顆粒飽滿。倫(lun) 鎮人大主席邵麗(li) 琦介紹,今年春季,農(nong) 技人員下沉,指導種植戶通過鎮壓、強化水肥管理等措施促弱轉壯。倫(lun) 鎮14處測產(chan) 點,平均畝(mu) 產(chan) 量為(wei) 600公斤,最高710公斤。
農(nong) 情調度顯示,截至6月20日下午5時,山東(dong) 省應收小麥6003萬(wan) 畝(mu) ,已收5935.8萬(wan) 畝(mu) 、占98.9%。除青島、煙台、威海外,其餘(yu) 地市基本收獲結束。
山東(dong) 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廳長李希信說,預計今年山東(dong) 小麥生產(chan) 呈麵積增、單產(chan) 平、總產(chan) 略增的態勢,扛牢了糧食大省責任。
與(yu) 時間賽跑 蟲口疫口龍口齊奪糧
裝機、灌藥、起飛,幾架直徑一米左右的無人機在技術人員操控下盤旋爬升、空中懸停、勻速前行,霧化藥肥混合劑均勻地灑在麥苗上,僅(jin) 用1分鍾就完成了1畝(mu) 農(nong) 田的植保任務。
3月底,德州市夏津縣東(dong) 李官屯鎮開展飛防作業(ye) 。“當時作業(ye) 的地裏,就有500畝(mu) 是我的。以往用人工噴藥需要七八個(ge) 人、七八天的時間,現在一天時間就能完成,效果更好。”段莊村種糧大戶孫吉順說。
來看這樣一組數據:山東(dong) 小麥條鏽病發生麵積2020年640萬(wan) 畝(mu) ,2021年900萬(wan) 畝(mu) ,2022年40萬(wan) 畝(mu) ……小麥生長中後期,在疫情多地散發狀況下,山東(dong) 著力“蟲口奪糧”,以“一噴三防”全覆蓋為(wei) 抓手,開展病蟲害防治1.05億(yi) 畝(mu) 次,有效防止了小麥條鏽病大麵積傳(chuan) 播,為(wei) 夏糧豐(feng) 收奠定了基礎。
春節以來,山東(dong) 有效降雨缺乏。據山東(dong) 省水利廳介紹,山東(dong) 統一調配各類水源,合理製定供水計劃,有效確保用水供給。全省38個(ge) 大型灌區、168個(ge) 中型灌區,累計灌溉麵積4975萬(wan) 畝(mu) ,供水量38.41億(yi) 立方米。
6月5日,東(dong) 營市墾利區墾利街道五莊村,農(nong) 戶胡長海種植的8畝(mu) “濟麥60”在專(zhuan) 家、種植戶的見證下,交出了一份讓人驚喜的答卷——在土壤含鹽量4.5‰、滴水未澆的情況下,“濟麥60”測產(chan) 平均畝(mu) 產(chan) 460.98公斤,創下了鹽堿地小麥的高產(chan) 典型。
壓實黨(dang) 政同責 齊抓共管形成合力
泰安肥城市,3000畝(mu) “減壟增地”書(shu) 記指揮田麥穗沉沉。
據介紹,通過集成推廣小麥“減壟增地”模式,有效種植麵積增加10%左右、畝(mu) 產(chan) 提升60公斤以上。泰安市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當地“減壟增地”種植模式累計推廣48.77萬(wan) 畝(mu) ,增加有效種植麵積4.9萬(wan) 畝(mu) 。
糧食安全,黨(dang) 政同責。在夏津縣,組織架構上黨(dang) 政雙掛帥,關(guan) 鍵措施上黨(dang) 政雙負責,推進落實中黨(dang) 政雙督導,確定了市縣鄉(xiang) 村四級領導指揮田共594處16.5萬(wan) 畝(mu) ,其中市級指揮田3處、縣級指揮田15處。
行走在齊河縣的田野間,一座座銀白色的高大躉式糧倉(cang) 點綴在金黃色的麥田裏,引人注目。今年,齊河縣投資5億(yi) 元,在全縣高標準建設16處糧食烘幹倉(cang) 儲(chu) 項目及配套設施,為(wei) 農(nong) 戶提供代烘幹、代加工、代儲(chu) 存、代清理、代銷售等服務。
在齊河縣劉橋鎮糧食服務中心,記者看到,一輛輛滿載小麥的農(nong) 用車魚貫而入。經過檢驗、精選、烘幹等程序,剛脫粒的小麥進入躉式糧倉(cang) ,農(nong) 戶不再為(wei) 陰雨天晾曬不便導致的黴變等問題擔憂。
糧食收獲,要確保“有人收糧、有錢收糧”。東(dong) 平縣沙河站鎮董堂村糧食經紀人少、售糧無固定渠道,中儲(chu) 糧泰安公司提出了“村委領辦合作社帶動並輻射周邊種糧大戶送一手糧”的村企合作模式,直接收購該村農(nong) 民小麥,讓農(nong) 民種好糧的同時賣好價(jia)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