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舊不隻有傷感,還有你想不到的好處
通常年齡越大越喜歡懷舊,這與(yu) 人們(men) 潛意識裏對於(yu) 死亡的恐懼有關(guan) 。當人們(men) 真切意識到時間一去不複返、生命是一趟不可逆的旅程時,內(nei) 心必然是惶恐不安的。懷舊則能夠讓人反複體(ti) 驗童年的美好、青春的歡暢,構建出積極的生命意義(yi) ,從(cong) 而抵禦衰老和死亡給人們(men) 帶來的負麵體(ti) 驗。
因在某娛樂(le) 節目重唱昔日代表作,前不久年近不惑的台灣女歌手王心淩火速“出圈”。在某二手交易平台上,大量王心淩此前發行的磁帶、CD等商品在售,一些簽名CD的售價(jia) 甚至超千元。這首老歌更是“炸”出了不少王心淩的中年粉絲(si) ,喚醒了他們(men) 的青春記憶,掀起一波懷舊潮。
那麽(me) ,人們(men) 為(wei) 什麽(me) 會(hui) 懷舊呢?懷舊又能給人們(men) 帶來什麽(me) 好處、提供哪些幫助呢?
個(ge) 人處境不佳時容易懷念過去
“懷舊”一詞,為(wei) 瑞士醫生約翰森·賀佛爾於(yu) 1688年發明。懷舊最初特指思鄉(xiang) 病,此病症狀包括痛苦、沮喪(sang) 、失眠、發燒、食欲不振等。
從(cong) 17世紀到20世紀中葉,懷舊心理一直被學界認為(wei) 是由思鄉(xiang) 病帶來的痛苦、甚至病理性的體(ti) 驗。直到20世紀末,西方學者才將懷舊和思鄉(xiang) 病區分開來,他們(men) 開始注意到懷舊的積極作用,並將懷舊定義(yi) 為(wei) 一種正麵情緒。
而現代心理學對懷舊的普遍理解是:對過去的渴望和喜愛。心理學家維爾德舒特認為(wei) ,懷舊是正麵情緒的“儲(chu) 藏室”,它儲(chu) 藏了快樂(le) 、幸福、寧靜等正麵情緒。而心理學家威爾曼則認為(wei) 懷舊是一種喜憂參半的情緒,它既包含回憶往昔帶來的快樂(le) ,又包含“再也回不去”的失落與(yu) 憂傷(shang) 。
那麽(me) ,人為(wei) 何會(hui) 產(chan) 生這種心理?
其一是因為(wei) 對當下個(ge) 人處境的不滿,讓人們(men) 懷念過去。改變當下是很困難的,但從(cong) 過去的歲月中,尋找幸福快樂(le) 的時光則很容易。過去無法改變,它由一係列確定的事件組成,但人們(men) 可以過濾掉其中艱難、不開心的記憶,從(cong) 中選擇自己想要的美好回憶,從(cong) 而暫時忘記當下的煩惱。
其二是由於(yu) 對未來感到擔憂,讓人們(men) 更願意通過懷舊獲得確定感。當人們(men) 相信未來美好可期,就更願花時間去努力奮鬥,而鮮少懷舊。但當個(ge) 人處境不佳時,人們(men) 就容易出現負麵情緒,此時大家就希望回到那個(ge) 確定的過去。
懷舊能給人帶來歸屬感、安全感和認同感
那麽(me) ,懷舊能給人帶來哪些好處或提供哪些幫助?
首先,懷舊有助於(yu) 緩解人們(men) 的孤獨感。當人們(men) 懷舊時,懷念的不隻是過去的事物,還有一起經曆和體(ti) 驗這些事的人以及那些人與(yu) 人之間溫馨而美好的情感聯結,而這些能夠滿足人們(men) 對歸屬感的本能需要。現代社會(hui) 的生活方式,讓人們(men) 普遍感到孤獨與(yu) 疏離,懷舊就像一把能開啟心門的鑰匙,它讓人們(men) 更加渴望聯結。維爾德舒研究表明,具有懷舊感的人能表現出更好的社會(hui) 聯結性,他們(men) 可以感受到更多的關(guan) 愛,並擁有更強的人際交往能力。
其次,懷舊能給人帶來積極的情緒體(ti) 驗。美國北達科他州州立大學心理學家斯蒂基特博士通過實驗發現,懷舊可以讓人情緒變好。在實驗中,部分受試者聽了一些過去的流行歌曲,並讀了一些他們(men) 所喜愛的歌詞,就激發了他們(men) 的懷舊情緒。相比對照組(未聽歌曲也未讀歌詞),這些受試者更能感覺到生活的意義(yi) 。
再次,懷舊有助於(yu) 消解人們(men) 對死亡的恐懼。通常年齡越大越喜歡懷舊,這與(yu) 人們(men) 潛意識裏對於(yu) 死亡的恐懼有關(guan) 。當人們(men) 真切意識到時間一去不複返、生命是一趟不可逆的旅程時,內(nei) 心必然是惶恐不安的。懷舊則能夠讓人反複體(ti) 驗童年的美好、青春的歡暢,構建出積極的生命意義(yi) ,從(cong) 而抵禦衰老和死亡給人們(men) 帶來的負麵體(ti) 驗。
最後,懷舊能提高人們(men) 對於(yu) 自我的認同感。美國馬薩諸塞大學心理和腦科學係教授蘇珊·克勞斯·惠特伯恩提到,在記憶裏塑造和重塑自己生命故事的過程,可以讓人們(men) 更加明白自己是誰。敘事心理學理論也有類似觀點,認為(wei) 人們(men) 怎樣講述故事,就會(hui) 塑造怎樣的自己。懷舊可以讓人們(men) 與(yu) 過去的自己建立聯結,讓人們(men) 知道自己是怎樣一路走來的,讓人們(men) 更加確認自身的存在,也更加認同自己。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盡管懷舊能夠給人們(men) 帶來歸屬感、安全感、認同感,然而我們(men) 還是要提醒自己,不要過於(yu) 沉湎過去,而應發揮懷舊的積極作用更好地活在當下。
(國家二級心理谘詢師楊劍蘭(lan)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