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科學家首次發現患骨化纖維瘤的鼬科動物化石

發布時間:2022-06-23 10:23:00來源: 光明日報

  本報訊(記者張蕾、張曉華)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邢立達課題組在甘肅臨(lin) 夏盆地發現一隻小型鼬科動物——副美洲獾顱骨,其上頜牙齒的遠中區域有明顯增生病變,經研究確定為(wei) 骨化纖維瘤,這是首隻被科學記錄的患骨化纖維瘤的鼬科動物。中外科學家聯合團隊通過研究分析化石標本,取得一項古病理學新成果,相關(guan) 論文近日發表於(yu) 古生物學期刊《曆史生物學》。

  副美洲獾是哺乳綱食肉目鼬科的一屬。本次發現的顱骨化石後緣破碎,其他部分基本完整,全長8.9厘米,是成年個(ge) 體(ti) ,頭骨上方平直,頭頂上附著咬合肌肉的矢狀脊非常低,說明它的咬合力比較差。根據這些特點,最早為(wei) 它命名的德國古生物學家師丹斯基推測它以魚為(wei) 主要食物來源。

  在化石修複過程中,四川頂上博物館館長劉建發現了麵頜部的異常。進一步精修後發現,化石標本上頜骨兩(liang) 側(ce) 的後牙位置有明顯異常的增生膨大,左側(ce) 增生未膨出,右側(ce) 則膨出明顯,形成一個(ge) 腫塊。病變導致左側(ce) 後牙破損和脫落,右側(ce) 後牙脫落,齒窩封閉。微型計算機斷層掃描(Micro-CT)結果顯示:增生組織外邊緣淺、亮,與(yu) 正常骨質區分明顯;增生的內(nei) 部顯示出密度差異性,有深灰色不規則斑點,顏色與(yu) 增生組織外部一致,包圍不規則斑點的光帶代表高密度組織。

  經過與(yu) 現代醫學診斷過的病變對比,研究者發現增生膨大表麵與(yu) 骨化纖維瘤的表現一致。

  “經過進一步CT圖像對比,我們(men) 將患獸(shou) 診斷為(wei) 青少年沙瘤狀骨化纖維瘤。這種病痛感不明顯,但對牙齒影響較大。病變沒有影響患獸(shou) 長大,據此可以推斷副美洲獾的主要食物比較軟且容易消化——顯然,魚是符合這些要求的食物。”在論文第一作者、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博士生王董浩看來,該研究為(wei) 師丹斯基的推測提供了證據,也為(wei) 骨化纖維瘤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