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大美邊疆行】內蒙古:守望相助 共同創造美好生活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係列報道《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大美邊疆行》,今天(6月26日)我們(men) 一起走進內(nei) 蒙古和甘肅。
內(nei) 蒙古有4200公裏的邊境線,19個(ge) 邊境旗市。在邊境小城阿爾山,20多座紅色的居民樓,是當地林業(ye) 職工棚戶區改造後的新家。
總台記者 邵舒瑋:3600多戶居民現在居住在這裏,如今,不僅(jin) 樓裏取暖供水都很方便,社區裏還有公園和廣場,娛樂(le) 設施一應俱全。
可是在8年前,大夥(huo) 還都住在冬天漏風、夏天漏雨的板夾泥房裏。2014年以來,阿爾山累計投入42億(yi) 元實施棚戶區改造。如今,3萬(wan) 多名棚戶區居民住上了新房。
內(nei) 蒙古興(xing) 安盟阿爾山市林海街道居民 馮(feng) 秀華:多高興(xing) 多幸福啊,現在住的都是樓,方便,真好。
築牢祖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內(nei) 蒙古劃定生態保護紅線,落實草原生態保護獎補政策。在大興(xing) 安嶺,林業(ye) 工人忙著對流域內(nei) 的退化林木進行修複。
內(nei) 蒙古森工集團綽爾森工公司資源管理處黨(dang) 支部書(shu) 記 於(yu) 世平:嗬護好、守護好大興(xing) 安嶺的綠色林海,把祖國北疆這道萬(wan) 裏綠色長城構築得更加牢固。
內(nei) 蒙古是我國重要的畜牧業(ye) 生產(chan) 基地。在蘇尼特右旗,當地通過標準化養(yang) 殖、規模化經營,助推畜牧業(ye) 高質量發展。2021年,牧區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0397元,增長10.8%。
十年來,內(nei) 蒙古各族幹部群眾(zhong) 守望相助,共同守護祖國邊疆、共同創造美好生活。
內(nei) 蒙古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hui) 主任 龔明珠:堅持走好以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為(wei) 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在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書(shu) 寫(xie) 內(nei) 蒙古發展新篇章。
甘肅:綠色發展 興(xing) 邊富民
甘肅酒泉市肅北蒙古族自治縣是甘肅省唯一的邊境縣,境內(nei) 戈壁雪山、草原冰川、濕地河流交相輝映。眼下,肅北縣鹽池灣濕地,黑頸鶴、斑頭雁剛剛完成了孵化,這裏成了各種珍稀鳥類的樂(le) 園。十年來,肅北把生態保護放在首位,積極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係統治理,荒漠化草原植被覆蓋率大幅提升。
甘肅省酒泉市生態環境局肅北分局局長 李瑾海:積極開展國土綠化行動,生態植被覆蓋率逐年上升,動物多樣性良性發展,生態環境質量不斷優(you) 化,提升了全縣人民獲得感。
肅北縣礦產(chan) 資源豐(feng) 富。近年來,當地堅持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積極打造綠色礦山。與(yu) 此同時,肅北縣依托豐(feng) 富的清潔資源,大力發展風光新能源產(chan) 業(ye) ,推進產(chan) 業(ye) 結構綠色升級。
綠色發展,興(xing) 邊富民。2021年,肅北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4.4萬(wan) 元,比2012年增長118%,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3.1萬(wan) 元,比2012年增長126%。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