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以“微農機”助力農業提質增效(人民時評)

發布時間:2022-06-27 10:38:00來源: 人民日報

  瞄準薄弱區域、薄弱環節,加快補齊丘陵山區等農(nong) 業(ye) 機械化短板,對於(yu) 推進農(nong) 業(ye) 機械化全程全麵發展具有現實意義(yi)

  湖南省雙峰縣聚焦丘陵山區小農(nong) 機,培育“專(zhuan) 精特新”小微農(nong) 機企業(ye) 80多家,產(chan) 品銷售額連年穩定增長;重慶市永川區推進小改大、彎改直,對土地進行宜機化改造,讓機械化為(wei) 複合種植添動力。近年來,不少地方因地製宜、揚長補短,挖掘農(nong) 業(ye) 機械化的潛力和空間,推廣應用各類“微農(nong) 機”,助力農(nong) 田基礎設施提檔升級。

  沒有農(nong) 業(ye) 機械化,就沒有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提升農(nong) 機裝備研發應用水平,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有效供給具有重要作用。數據顯示,我國丘陵山區耕地麵積達6億(yi) 多畝(mu) ,占耕地總麵積的三成左右,是我國糧油糖作物及薯類、果桑茶麻、蔬菜、青飼料等特色經濟作物的重要生產(chan) 基地。推動丘陵山區等區域的機械化發展,事關(guan) 城市居民的米袋子、菜籃子、果盤子,也影響著農(nong) 民的錢袋子。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全麵梳理短板弱項,加強農(nong) 機裝備工程化協同攻關(guan) ,加快大馬力機械、丘陵山區和設施園藝小型機械、高端智能機械研發製造並納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予以長期穩定支持。應當看到,當前,受地形條件、種植製度等因素影響,丘陵山區仍然是我國農(nong) 業(ye) 機械化發展的薄弱區域。小型小眾(zhong) 機械有效供給不足,機具適應性、可靠性有待提高,“無機可用”“無好機用”問題依然存在。瞄準薄弱區域、薄弱環節,加快補齊丘陵山區等農(nong) 業(ye) 機械化短板,對於(yu) 推進農(nong) 業(ye) 機械化全程全麵發展具有現實意義(yi) 。

  我國幅員遼闊、地形差異大、農(nong) 業(ye) 門類多,補短板必須下細功夫。不妨分區域、分產(chan) 業(ye) 、分品種、分環節加以推進,形成各類農(nong) 機產(chan) 品需求清單和科研導向目錄,促進通用動力機械裝備及高效專(zhuan) 用農(nong) 機研發,將更多生產(chan) 急需、適配性強的產(chan) 品和成套設施裝備納入補貼範圍,加大補貼力度。同時,強化需求引領、協同合作,促進產(chan) 學研推用緊密結合,以“揭榜掛帥”等方式推動山地玉米收割機、花椒采摘機等特色農(nong) 機裝備研發,抓好試驗示範和推廣,努力實現農(nong) 業(ye) “機械換人”,促進農(nong) 業(ye) 提質增效。

  讓農(nong) 機在田間大展身手,離不開完善的配套設施。推進農(nong) 業(ye) 機械化全程全麵發展,不僅(jin) 要求“以機適地”,還應注重“改地適機”。一方麵,開展農(nong) 田宜機化改造,實施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綠色農(nong) 田建設、農(nong) 田集中連片整治,加大對丘陵山區機耕路、田間道路的建設力度,推動農(nong) 作物和果園茶園種植標準化,改善農(nong) 機通行和作業(ye) 條件,拓展先進適用農(nong) 機裝備應用場景。另一方麵,還可推動農(nong) 田農(nong) 藝品種與(yu) 農(nong) 機相適應、相匹配,積極改進品種、農(nong) 作製度、栽培及養(yang) 殖模式,製定糧油、畜禽水產(chan) 、果蔬茶菌等關(guan) 鍵環節機械化標準,實現農(nong) 機裝備與(yu) 良種、良製、良法有機耦合。

  提升農(nong) 業(ye) 機械化水平,關(guan) 鍵是讓更多農(nong) 民受益。我國“人均一畝(mu) 三分地、戶均不過十畝(mu) 田”的基本農(nong) 情,決(jue) 定了各地不可能都搞大規模農(nong) 業(ye) 、大機械作業(ye) 。應當立足實際,通過健全農(nong) 業(ye) 社會(hui) 化服務體(ti) 係,實現小規模農(nong) 戶和現代農(nong) 業(ye) 發展有機銜接。今年夏收期間,針對“小散偏”地塊機械化收獲難題,有的地方創新推出生產(chan) 托管服務,精細化調度機具對接需求,確保顆粒歸倉(cang) 。依托農(nong) 機服務組織,通過跨區作業(ye) 、訂單作業(ye) 、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托管等多種形式,提供高效便捷的農(nong) 機服務,有利於(yu) 辦好一家一戶辦不了、辦起來不劃算的事,為(wei) 群眾(zhong) 實實在在解難題、增效益。

  農(nong) 機一小步,農(nong) 業(ye) 一大步。因地製宜,多措並舉(ju) ,紮實推進丘陵山區農(nong) 業(ye) 機械化發展,促進高效特色產(chan) 業(ye) 發展壯大,就能不斷拓展農(nong) 業(ye) 增收渠道和空間,讓鄉(xiang) 親(qin) 們(men) 的日子更加美好。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