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為何新冠患者已退燒,還需進行集中治療 張伯禮院士詳解

發布時間:2022-06-29 10:27:00來源: 科技日報

  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就算沒有發熱、幹咳、乏力、腹瀉等症狀了,但其病情可能不穩定,在核酸檢測結果沒有轉為(wei) 陰性前,仍需要按照相關(guan) 要求接受治療。

  張伯禮 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新冠肺炎疫情醫療救治專(zhuan) 家組中醫組組長

  在前不久舉(ju) 辦的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373場新聞發布會(hui) 上,北京市疾病預防控製中心副主任劉曉峰介紹,截至6月22日15時,北京市經開區新增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3例。其中,一位8歲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6月12日至19日連續8天核酸檢測均為(wei) 陰性,6月20日下午發燒,體(ti) 溫達37.5攝氏度,未去醫院、自行服藥,6月21日早晨體(ti) 溫恢複正常。目前,該患者已被轉至小湯山醫院接受救治。

  有些網友對於(yu) 這一救治措施表示不解:既然這名8歲患者已服藥退燒,那還是否需要被送去定點醫院接受集中隔離治療呢?為(wei) 什麽(me) 不能居家隔離治療呢?

  對此,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新冠肺炎疫情醫療救治專(zhuan) 家組中醫組組長張伯禮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就算沒有發熱、幹咳、乏力、腹瀉等症狀了,但其病情可能不穩定,在核酸檢測結果沒有轉為(wei) 陰性前,仍需要按照相關(guan) 要求接受治療。

  退燒不意味著病情轉輕

  張伯禮表示,這位8歲新冠肺炎患者隻是退燒了,但不意味著其核酸檢測結果已轉為(wei) 陰性,那麽(me) 他就依然具有傳(chuan) 染性,需要接受集中隔離治療。“此時如果采取居家隔離治療措施,還是有一定傳(chuan) 播風險的。”他說。

  張伯禮解釋,一方麵,我國大中城市社區居民人口密度相對較大,患者排泄物、日常用品等都可能有傳(chuan) 染性,這容易導致疫情在社區傳(chuan) 播擴散;另一方麵,患者退燒不一定意味著其病情轉輕,更不意味著痊愈。

  “除密切關(guan) 注核酸檢測結果外,我們(men) 還需警惕新冠肺炎患者病情可能出現反複甚至惡化。”張伯禮強調,如果這位感染者不能及時接受專(zhuan) 業(ye) 治療,其發展成為(wei) 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風險就會(hui) 升高。尤其是年幼、高齡、有基礎病的新冠肺炎患者,更需要持續進行觀察和治療。

  核酸兩(liang) 次為(wei) 陰才可出院

  於(yu) 2022年3月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九版)》(以下簡稱新版《診療方案》)進一步完善了新冠肺炎病例分類及收治措施。輕型病例實行集中隔離管理,普通型、重型、危重型病例和有重型高危因素的病例應在定點醫院集中治療,其中重型、危重型病例應當盡早收入重症加強護理病房(ICU)治療。

  “香港、上海的經驗表明,高齡、有基礎病等有高危因素且有重症傾(qing) 向的患者也宜被收入條件較好的醫院進行治療。”張伯禮強調。

  “即便是新冠肺炎無症狀感染者,也需接受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這樣可以避免出現交叉傳(chuan) 播造成疫情擴散的問題。同時,早期無症狀感染者不一定一直無症狀,有些人幾天後就出現了明顯的症狀。”張伯禮表示,新冠肺炎無症狀感染者可以接受中醫藥的治療,臨(lin) 床經驗也表明,中藥一方麵可以提高機體(ti) 免疫力,另一方麵也可防止這些無症狀患者演變成有症狀患者。

  按照現行標準,核酸檢測結果兩(liang) 次為(wei) 陰性的新冠肺炎患者就可以出院。新版《診療方案》也對出院後的監測措施進行了優(you) 化,將“出院後繼續進行14天隔離管理和健康狀況監測”修改為(wei) “解除隔離管理或出院後繼續進行7天居家健康監測”。此外,我國多地也對居家隔離及監測做出了新的規範和要求,這樣既能讓患者更好地進行康複,也可以及時發現可能出現的複陽者。

  “最後需要提醒的是,核酸檢測結果為(wei) 陰性但出現了發熱、咳嗽等症狀,也應及時前往正規醫院就診,由專(zhuan) 業(ye) 醫生進行檢查和處理。”張伯禮強調。(陳曦)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