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柔性機械假肢可減輕使用者痛苦

發布時間:2022-06-29 13:45:00來源: 科技日報

  每30秒,世界上就有一名糖尿病患者的腿因病被迫截肢。這些患者經常患有神經病變,下肢感覺喪(sang) 失,因此無法檢測到由不合適假體(ti) 造成的損傷(shang) ,從(cong) 而導致截肢。加拿大科學家近日在美國物理聯合會(hui) 期刊《生物微流體(ti) 》上,展示了他們(men) 使用支持微流體(ti) 的柔性機器人技術開發的新型假肢,有望大大減少腳踝和膝關(guan) 節截肢患者的皮膚潰瘍和疼痛。

  通常糖尿病患者截肢後使用的假體(ti) 包括織物和矽膠襯墊,可添加或移除以改善貼合性。截肢者需要手動更換襯墊,但神經病變會(hui) 導致感覺不佳,使這一切變得困難,並可能對剩餘(yu) 肢體(ti) 造成更多損傷(shang) 。

  滑鐵盧大學研究人員說,典型的矽/織物肢體(ti) 襯墊不是創造一種新型的假肢窩,而是被單層襯墊取代,該襯墊集成了軟流體(ti) 執行器作為(wei) 接口層。這些執行器的設計目的是根據殘肢的解剖結構將其充氣至不同的壓力,以減輕疼痛並防止壓瘡。

  研究小組開發了一種使執行器小型化的方法。他們(men) 設計了一個(ge) 帶有10個(ge) 集成氣動閥的微流控芯片來控製每個(ge) 執行器。整個(ge) 係統由一個(ge) 微型氣泵和兩(liang) 個(ge) 向微流控芯片提供空氣的電磁閥控製。控製箱小而輕,可以作為(wei) 假肢的一部分佩戴。

  研究小組中包括在假肢裝置方麵擁有豐(feng) 富經驗的醫務人員,他們(men) 提供了假肢窩所需壓力的詳細數據。該小組對每個(ge) 執行器提供的接觸壓力進行了廣泛的測量,並將這些與(yu) 工作假體(ti) 的所需壓力進行了比較。

  結果發現所有10個(ge) 執行器都能產(chan) 生所需範圍內(nei) 的壓力,這表明新設備在實際應用場景中將運行良好。研究小組計劃展開進一步的研究,將壓力傳(chuan) 感器直接集成到假肢襯墊中,還可能使用新推出的包含壓力傳(chuan) 感材料的針織柔軟織物。(記者張夢然)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