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渠道挖潛 拓展畢業生就業新空間
麵對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規模持續增加的形勢,如何推動形成更多就業(ye) 增長點,促進高校畢業(ye) 生有業(ye) 擇、擇好業(ye) ?引導高校畢業(ye) 生到基層就業(ye) ,滿足重點區域人才需求;推動產(chan) 業(ye) 升級發展,創造高質量就業(ye) 崗位;積極支持創新創業(ye) 、深挖新職業(ye) 和靈活就業(ye) 潛力……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不少地方從(cong) 多方麵著手,挖掘和拓展就業(ye) 新空間,努力促進高校畢業(ye) 生實現高質量就業(ye) 。
——開發基層就業(ye) 崗位 滿足區域發展人才需求
“我一直很想回到新疆,建設自己的家鄉(xiang) 。學校針對誌願到邊疆、基層就業(ye) 的學生提供幫扶,讓我們(men) 的求職之路更加順暢!”中國石油大學(華東(dong) )石油工程專(zhuan) 業(ye) 學生買(mai) 買(mai) 提,近日成功與(yu) 家鄉(xiang) 企業(ye) 簽約。
“三支一扶”“特崗計劃”“西部計劃”……紮根基層、服務基層成為(wei) 越來越多畢業(ye) 生的選擇。
2022年“三支一扶”計劃招募高校畢業(ye) 生3.4萬(wan) 名,比去年增加2000名。截至目前,已有北京、山西、江西、廣東(dong) 、貴州、四川等近20省份發布了“三支一扶”計劃招募公告。
人社部、教育部、民政部日前聯合發文推動聚合資源、深挖潛力、協同推進,多渠道、多形式、多領域歸集發布一批適合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的基層崗位。要求廣開基層就業(ye) 門路,結合鄉(xiang) 村振興(xing) 、基層治理、產(chan) 業(ye) 發展,用好各類資金、政策渠道,積極開發各類基層就業(ye) 崗位。
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地區人才需求旺盛。近日,長三角G60科創走廊高水平應用型高校協同創新聯盟2022屆畢業(ye) 生就業(ye) 推介會(hui) 在線上舉(ju) 行,匯集了200多家企業(ye) 的3000多個(ge) 中高端崗位。江蘇、上海等多地還在租房補貼、人才落戶等方麵拿出“大招”。
“目前我國不同區域之間,區域內(nei) 部的人口和產(chan) 業(ye) 之間仍然不均衡,要從(cong) 建立全國統一人才大市場出發,引導高校畢業(ye) 生在不同區域之間合理流動,尋找適合他們(men) 的城市和崗位。”複旦大學全球科創人才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姚凱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推動產(chan) 業(ye) 升級發展 創造高質量就業(ye) 崗位
“我們(men) 正在強化校內(nei) 校外聯動,加強校企校地合作,力求鞏固有色金屬、軌道交通和醫療衛生三大優(you) 勢學科行業(ye) 就業(ye) 市場,拓展智能製造、新能源材料等新興(xing) 領域就業(ye) 空間。”中南大學就業(ye) 指導中心主任徐讚說。
有關(guan) 報告顯示,到2025年,我國大數據領域人才需求達2000萬(wan) ,物聯網人才需求達1600萬(wan) ,人工智能人才需求達500萬(wan) 。
推動形成更多就業(ye) 增長點,加快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成為(wei) 重要施策方向。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淩暉日前表示,要積極推動產(chan) 業(ye) 升級發展,創造高質量就業(ye) 崗位,為(wei) 大學生就業(ye) 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shu) 長楊蔭凱指出,下一步要大力發展先進製造業(ye) 、現代服務業(ye) ,培育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創造更多有利於(yu) 發揮青年群體(ti) 智力優(you) 勢的知識型技術型崗位。
“數控機床、3D打印、生物醫藥、微納製造、智能製造等為(wei) 代表的先進製造業(ye) 逐漸崛起,創造出一批高質量的就業(ye) 崗位。此外,傳(chuan) 統服務業(ye) 、現代服務業(ye) 加速數字化轉型,也會(hui) 衍生出一定數量新職業(ye) 和新崗位,這些都是未來畢業(ye) 生就業(ye) 創業(ye) 的新空間。”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副教授、中國就業(ye) 研究所研究員毛宇飛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
——積極支持創新創業(ye) 以創業(ye) 帶動就業(ye)
“對畢業(ye) 生的創業(ye) 指導需要‘手把手’,增強‘實戰性’。”湖南化工職院黨(dang) 委書(shu) 記王雄偉(wei) 介紹,學校通過校企共建共享創新創業(ye) 孵化基地,組建由創新創業(ye) 教師、企業(ye) 專(zhuan) 家組成的創業(ye) 導師團隊進駐創業(ye) 孵化基地,培育學生創業(ye) 孵化項目,並以政校企多方人才優(you) 勢,形成專(zhuan) 業(ye) 化服務團隊,提升畢業(ye) 生創業(ye) 能力。
一次性創業(ye) 補貼、創業(ye) 擔保貸款及貼息、創業(ye) 培訓……以創業(ye) 帶動就業(ye) ,多部門多地方拿出不少實招,為(wei) 高校畢業(ye) 生拓展就業(ye) 新空間。
湖南深化“創業(ye) 培訓+創業(ye) 孵化+創業(ye) 貸款+創業(ye) 活動+創業(ye) 補貼”五創聯動創業(ye) 幫扶模式。落實落細創業(ye) 擔保貸款政策,幫助創業(ye) 者解決(jue) 創業(ye) 初期場地和資金難題。免費開放創新創業(ye) 微課,加強創新創業(ye) 培訓。廣東(dong) 省人社廳就業(ye) 促進處處長陶思敏介紹,廣東(dong) 為(wei) 有需求的高校畢業(ye) 生提供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智能製造、現代服務等崗位培訓,按規定落實培訓補貼。
——新職業(ye) 開辟新賽道 靈活就業(ye) 成“蓄水池”
“我選擇了直播行業(ye) ,工資每月七八千元,有五險一金,同時還能緊跟時代步伐,學到許多新東(dong) 西。”應屆畢業(ye) 生孫星說。孫星是山東(dong) 省臨(lin) 沂市羅莊區國華跨境電商直播基地剛剛入職的員工,主要從(cong) 事直播後台運營工作。
在山東(dong) 省內(nei) 單體(ti) 最大、綜合能力最強的國華跨境電商直播基地裏,有200多名主播,分布在300個(ge) 直播間裏。麵對疫情衝(chong) 擊,該直播基地主播帶貨銷量逆勢上漲,吸納就業(ye) 能力進一步增強,包括多位高校畢業(ye) 生在內(nei) ,今年新增從(cong) 業(ye) 人員400多名。
隨著電商網購、線上服務、平台配送等新業(ye) 態迅猛發展,一批適應青年群體(ti) 的新職業(ye) 不斷湧現,為(wei) 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提供了新選擇、拓展了新空間。不少地方精準施策,鼓勵新業(ye) 態企業(ye) 增崗拓崗,帶動和擴大就業(ye) 。
麵對越來越龐大的靈活就業(ye) 人群,多地還出台了支持靈活就業(ye) 以及新就業(ye) 形態勞動者的政策舉(ju) 措。其中,廣東(dong) 在全國率先打通靈活就業(ye) 人員參保障礙,取消外省籍等靈活就業(ye) 人員在就業(ye) 地參加企業(ye) 養(yang) 老保險限製條件,支持靈活就業(ye) 人員參加失業(ye) 保險、工傷(shang) 保險。
毛宇飛認為(wei) ,在行業(ye) 變化、數字化轉型等背景下,傳(chuan) 統工作模式被打破,組織形式更加多元化,這對高校畢業(ye) 生提出新要求。為(wei) 提高就業(ye) 供需適配性,要進一步提升包括硬技能和軟能力在內(nei) 的能力素質。(記者 班娟娟 邵魯文 謝櫻 黃浩苑)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