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高質量就業是擴內需關鍵
作者:許召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chan) 業(ye) 經濟研究部副部長)
3月份以來,受疫情影響,我國企業(ye) 生產(chan) 經營普遍遭遇較大困難。隨著疫情形勢逐步緩和,疫情防控措施更加科學精準,特別是黨(dang) 和政府出台多項全麵扶助政策後,經濟形勢已出現明顯回暖跡象。伴隨係列政策落地見效,經濟形勢將會(hui) 進入企穩回升的新階段。不過,這種企穩回升態勢依然較為(wei) 脆弱,長短結合著力擴大內(nei) 需仍是促進經濟好轉的重要任務。
擴消費既是長期目標也是短期任務
擴大需求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手段。需求分為(wei) 外需和內(nei) 需兩(liang) 個(ge) 方麵,其中擴大內(nei) 需有兩(liang) 個(ge) 重點,一是擴大投資需求,二是擴大消費需求,特別是居民消費需求。
擴大投資需求的特點是政策見效快,政策手段比較多,難點是有效投資空間相對不足,對財政壓力較大。國家可以通過投資引導、投資補貼、專(zhuan) 項債(zhai) 定向支持,引導地方投資平台更主動發揮作用等係列工具拉動投資。2014年至2017年,我國基礎設施投資分別增長21.5%、17.2%、17.4%和19.0%,增長速度明顯高於(yu) 同期經濟增速。但是投資麵臨(lin) 一些製約因素,主要是投資的空間越來越小,好的項目已經基本建完,而且投資周期較長,短期難以見效。
擴大居民消費需求的好處是效率比較高,成果比較好,不需要政府大量投資。政策難點在於(yu) 短期政策手段不多。最近,政府在促進房地產(chan) 需求,促進汽車、家電下鄉(xiang) 等方麵出台了一攬子政策,初步取得明顯效果。通常,居民消費受製於(yu) 收入水平和消費意願等一係列因素影響,更大範圍、更廣泛的促消費政策,基本都是一些長期性政策,政策空間相對較小。
從(cong) 我國經濟發展各方麵的態勢看,擴消費既有必要性也有可行性。隨著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經濟增長方式從(cong) 規模擴張型轉向質量效益型,投資對經濟的拉動效果逐漸減弱,這種情況下必然要轉向更大程度地擴消費。另一方麵,我國經濟發展水平已經接近世界銀行所定義(yi) 的高收入階段,進一步擴大居民收入水平,促進共同富裕有著良好基礎,更大力度擴消費也具有可行性。
擴消費根本還是要促進充分高質量就業(ye)
擴大消費可以通過一些短期、有針對性的政策來實施,比如消費券,降低汽車購置稅、促進住房消費等,但根本措施還是促進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ye) 。隻有充分且高質量的就業(ye) 才能帶動居民收入水平持續較快提高,從(cong) 根本上提升擴大消費需求。經濟發展的目標是不斷提高居民收入水平,隻有收入水平不斷提高,才能進一步擴大消費,形成進一步擴大國內(nei) 投資促進消費的國內(nei) 大循環。
如何促進充分高質量就業(ye) 需要係統的政策設計。黨(dang) 和政府對此高度重視,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多次提出,隻要有比較好的充分的就業(ye) ,經濟增長速度快一點慢一點,相對來講重要性都不是那麽(me) 高,隻要有了充分高質量的就業(ye) ,經濟社會(hui) 發展就會(hui) 處在比較好的態勢。
短期內(nei) ,落實好疫情精準防控措施是促就業(ye) 最重要的措施。今年一季度以來,一些地方的生產(chan) 受到比較大的影響,各地也在推進複工複產(chan) 方麵出台了不少措施,但總體(ti) 來看各地複工複產(chan) 比較關(guan) 注工業(ye) 企業(ye) ,對服務業(ye) 的複工複產(chan) 、複商複市重視程度相對不足。工業(ye) 的供應鏈條比較長,一家企業(ye) 的停工停產(chan) 會(hui) 帶來整個(ge) 上下遊停工停產(chan) ,因而更容易受到各方麵的重視。事實上,服務業(ye) 是當前我國就業(ye) 的主體(ti) ,也是當前就業(ye) 衝(chong) 擊最為(wei) 嚴(yan) 重,經營最困難的部分,在疫情精準防控的大前提下,創造更好的條件,讓服務業(ye) 更快、更全麵的複工複產(chan) ,是促進就業(ye) 最有效的手段,也是根本上擴大需求的基礎。這就要求我們(men) 根據就業(ye) 形勢變化進一步完善相關(guan) 政策。
隻有保證了充分高質量的就業(ye) ,才能最終促進國內(nei) 消費為(wei) 主體(ti) 、國內(nei) 大循環比較暢通的發展態勢。我國在這方麵已經有了非常好的基礎。例如,近年來,雖然我國處於(yu) 經濟增速換擋期,但整體(ti) 就業(ye) 形勢一直比較好,大量的工業(ye) 企業(ye) 反映比較多的是招工難的問題,這反映我國已經具備了保持充分和高質量就業(ye) 的堅實基礎。
促就業(ye) 重點是扶持和穩定中小微企業(ye)
廣大中小微企業(ye) 是就業(ye) 的主體(ti) ,當前黨(dang) 和政府已經出台了對中小微企業(ye) 一係列的扶持措施,並且取得積極效果。但更好地扶助中小微企業(ye) 發展是一個(ge) 長期問題。從(cong) 實際情況看,當前對中小微企業(ye) 做更好更有效的扶持,有兩(liang) 個(ge) 方麵需要高度關(guan) 注。
第一,係統性降低中小微企業(ye) 房租成本。房租成本是當前很多中小微企業(ye) 麵臨(lin) 的比較大的成本,這是一個(ge) 固定的負擔。隨著服務業(ye) 在經濟當中占比越來越高,大量的中小微企業(ye) 都是在服務行業(ye) ,都生活工作在城市裏,而我國很多城市都麵臨(lin) 房價(jia) 偏高、租金偏貴的問題。同時,很多城市還存在大量商鋪、寫(xie) 字樓空置的現象,推動中小微企業(ye) 的房租成本係統性、長期性地降低,是優(you) 化中小微企業(ye) 經營環境,降低其負擔的重要方麵。疫情以來,國家一直鼓勵物業(ye) 給予中小微企業(ye) 減免租金,但真正能夠響應的主要是國有物業(ye) ,民營物業(ye) 相對來說受政策影響比較小。在這方麵,需要進一步討論出台係統性的引導支持措施,全麵降低中小微企業(ye) 物業(ye) 成本和房租成本。
第二,係統性降低中小微企業(ye) 融資成本。中國儲(chu) 蓄率一直是全球最高的,也就是說資金供應在全球非常充分。通常情況下,某種商品供應比較充分,其價(jia) 格應該比較低,但中國的中小微企業(ye) 麵臨(lin) 的融資成本一直是相對比較貴的,這方麵還有比較大的進一步改進和完善的空間。具體(ti) 政策方麵看,一是需要進一步鼓勵金融創新,比如增加供應鏈金融等,二是在金融行業(ye) 內(nei) 部引入更多競爭(zheng) ,提升金融行業(ye) 服務中小微企業(ye) 的能力,三是減少低效、無效的資金需求,包括減少無效和低效的基礎設施投資等。
係統性降低中小微企業(ye) 房租成本和融資成本,不管是在短期,還是中長期,對中小微企業(ye) 進一步改善經營狀況,提升效益水平都有重要作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