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纖維行業高質量發展
科技日報記者 李禾
桐昆·中國纖維流行趨勢2022/2023近日在雲(yun) 端發布。中國纖維流行趨勢發布11屆以來,有哪些“變”與(yu) “不變”?未來中國纖維行業(ye) 將如何高質量發展?工信部消費品司一級巡視員曹學軍(jun) 、中國化學纖維工業(ye) 協會(hui) 會(hui) 長陳新偉(wei) 、中國棉紡織行業(ye) 協會(hui) 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朱北娜、東(dong) 華大學研究員王華平、桐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陳蕾等出席發布會(hui) ,並圍繞這些主題進行探討。
曹學軍(jun) 說,中國纖維流行趨勢研究發布在引導化纖行業(ye) 科技創新、綠色發展、品牌建設等方麵發揮了積極作用。十多年來,參與(yu) 趨勢發布的企業(ye) 範圍越來越廣,趨勢發布的影響力逐年擴大,獲得了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企業(ye) 的認可。特別是通過趨勢報告、時尚發布、現場展演等形式,展示了纖維創新成果,推動纖維與(yu) 下遊企業(ye) 對接,加快了纖維成果轉化推廣,提升了創新在終端產(chan) 品及消費中的價(jia) 值呈現等。
《化纖工業(ye) “十四五”發展展望》提出,要推動纖維新材料差異化高端化,提升常規纖維功能性和附加值,實現常規纖維高品質、低能耗、智能化、綠色化生產(chan) 。
陳蕾說,中國纖維流行趨勢每年征集並發布的趨勢產(chan) 品,著眼於(yu) 技術革新,代表著綠色、智能、超仿真等差別化、功能性纖維發展的方向,將推動新型纖維在服裝、家紡、工業(ye) 、環保等領域的應用。基於(yu) 對未來趨勢的綜合判斷,桐昆去年也推出了“綠源絲(si) ”“絨柔絲(si) ”等五大係列創新產(chan) 品。
今年中國紗線流行趨勢發布有三方麵值得關(guan) 注:一是綠色低碳,選用的纖維原料本身具有綠色屬性,如循環再利用纖維、生物基纖維等;二是功能性與(yu) 差異化,隨著消費者對終端產(chan) 品穿著舒適性及防蟎、防紫外、抑菌等功能性需求上升,在紗線創新上選用中國纖維流行趨勢發布的相關(guan) 產(chan) 品,加強纖維在紗線領域的推廣;三是高品質,通過創新紗線結構,突破紡紗瓶頸技術,或是選用不同品種、更好品質的纖維原料,如錦綸短纖、國產(chan) 萊賽爾纖維等,引領市場發展,滿足消費需求等。
“今年的主題是無界與(yu) 共行,即視野無界,科技共行、綠色共行等,更多體(ti) 現出互聯、包容、融合、感性等。”王華平說,本屆中國纖維流行趨勢入選纖維品種29個(ge) 、入圍纖維品種33個(ge) ,入選纖維分為(wei) 兩(liang) 個(ge) 篇章。其中纖·自然本源突出纖維綠色屬性,如在生物基纖維方麵挖掘新品種、獲得高品質;在循環再利用纖維方麵,強調高端化、可追溯。纖·蝶變新生則突出纖維科技屬性,如冬奧盛會(hui) 讓人們(men) 看到纖維在運動領域體(ti) 現出更高的價(jia) 值,讓運動更舒適,具有減阻、保暖等功能;疫情等因素讓消費者更注重纖維的功能性,如抗菌、阻燃、彈性等。高性能纖維在新興(xing) 領域的應用探索,也為(wei) 纖維未來發展提供更多可能性。
據悉,中國纖維流行趨勢發布始於(yu) 2012年,其初衷是從(cong) 滿足基本需求,到從(cong) 行業(ye) 角度去創造需求,再到引領整個(ge) 產(chan) 業(ye) 鏈有更好的需求,進而向世界展示中國纖維的發展趨勢和中國化纖工業(ye) 的實力。
陳新偉(wei) 說,發布從(cong) 最初的PPT介紹,到纖維產(chan) 品展示,再到纖維應用時尚秀,將纖維、科技、環保、時尚、藝術、人文相融合,不斷提升發布效果。“現在更注重下遊應用推廣及產(chan) 業(ye) 鏈對接”,舉(ju) 辦相關(guan) 沙龍、論壇等,尤其是去年啟動的“纖維之路”對接活動,將化纖企業(ye) 發布產(chan) 品與(yu) 終端品牌直接對接,並根據下遊需求進行定製化,雙向提升企業(ye) 效益等。
工信部、國家發改委聯合印發的《關(guan) 於(yu) 化纖工業(ye) 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擴大“中國纖維流行趨勢”影響力,提升消費者對中國纖維和企業(ye) 的認知度,培育纖維品牌,發揮纖維品牌在服裝、家紡等終端產(chan) 品中的增值作用。
曹學軍(jun) 說,《關(guan) 於(yu) 化纖工業(ye) 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的總體(ti) 目標是形成一批具備較強競爭(zheng) 力的龍頭企業(ye) ,構建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現代產(chan) 業(ye) 體(ti) 係,全麵建設化纖強國。未來,希望中國纖維流行趨勢發布在支持引導企業(ye) 加強原創技術創新方麵發揮更大作用,年度發布更多首創首發的纖維新功能、新品類;培育具有廣泛認可度的特色纖維品牌,支持化纖企業(ye) 協同產(chan) 業(ye) 鏈下遊企業(ye) 提供新纖維及製品係統解決(jue) 方案,讓纖維創新成果惠及更多終端品牌,讓消費者有更好消費體(ti) 驗和獲得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