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興凱湖特色水產“遊”上餐桌
經濟日報原標題:黑龍江興(xing) 凱湖大白魚2021年實現產(chan) 值5300萬(wan) 元——特色水產(chan) “遊”上餐桌
【題要】曾經,就是居住在黑龍江興(xing) 凱湖畔的人也很難吃到大白魚。現在,大白魚“遊”上了餐桌,成為(wei) 人人都可享用的大眾(zhong) 美食。在興(xing) 凱湖畔,路兩(liang) 旁全是各種魚館、民宿,禁漁期過後,這裏即將迎來新一波的食客潮。當地人也從(cong) 原來主要依靠捕魚為(wei) 生,變為(wei) 現在發展休閑漁業(ye) ,吃上了漁業(ye) 飯。
“隻要吃魚,第一時間就想到咱們(men) 當地的大白魚。它既是餐桌上的一道佳肴,也是親(qin) 朋好友間禮尚往來的獨特禮品。”黑龍江省雞西市市民王路璐告訴記者。
興(xing) 凱湖是中俄邊界最大的淡水界湖,水域麵積4380平方公裏,其中1240平方公裏在黑龍江省雞西市密山境內(nei) 。當地的人們(men) 喜歡吃家鄉(xiang) 特產(chan) 大白魚;到興(xing) 凱湖來旅遊的人們(men) ,除了欣賞優(you) 美如畫的自然風景,也一定會(hui) 嚐嚐興(xing) 凱湖大白魚。
大白魚是興(xing) 凱湖鼎鼎有名的特產(chan) 。興(xing) 凱湖水質清新、無汙染、餌料資源豐(feng) 富,使得這裏出產(chan) 的大白魚體(ti) 色銀白、肉質細嫩、營養(yang) 豐(feng) 富、味道鮮美,頗受消費者青睞。
生態養(yang) 殖
6月6日,在黑龍江省雞西市密山市白魚灣鎮湖沿村興(xing) 凱湖畔,黑龍江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向興(xing) 凱湖內(nei) 投放了160萬(wan) 尾魚苗,其中有20萬(wan) 尾興(xing) 凱湖大白魚魚苗。這是當地第17年投放大白魚魚苗。
“興(xing) 凱湖大白魚以大中型水麵生態養(yang) 殖為(wei) 主,主要分布在雞西市下轄的密山、虎林、雞東(dong) 的幾個(ge) 水庫。”雞西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漁業(ye) 漁政辦工作人員孫益隆告訴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雞西市從(cong) 1997年開始探索人工養(yang) 殖興(xing) 凱湖大白魚,到2021年末,養(yang) 殖麵積達到18萬(wan) 畝(mu) ,產(chan) 量265噸,按照每斤銷售價(jia) 格100元計算,可實現年產(chan) 值5300萬(wan) 元,是名副其實的經濟型魚種。
今年投放的魚苗,來自興(xing) 凱湖畔的黑龍江農(nong) 墾震達興(xing) 凱湖大白魚研究所。這家公司成立於(yu) 2003年,是雞西市集大白魚研究、推廣、養(yang) 殖和銷售為(wei) 一體(ti) 的民營科技型龍頭企業(ye) ,擁有科研養(yang) 殖水麵2900畝(mu) ,年產(chan) 大白魚160噸。
走進公司的繁育基地,道路的一側(ce) 擺放著20餘(yu) 個(ge) 特製的孵化器,在孵化期,成千上萬(wan) 條小魚苗從(cong) 這裏開始培育;向前走,十幾個(ge) 池塘連成一片,從(cong) 1厘米長的魚苗到3斤重的成魚,按照不同生長階段在這裏喂養(yang) ;而在車間裏,則有十幾個(ge) 水池,方池育幼魚,圓池為(wei) 大白魚的催產(chan) 環道……
在一個(ge) 水塘前,公司負責人張曉光打開了自動喂食機,餌料被投喂到水中,隨著大白魚的進食,水麵上泛起陣陣漣漪。張曉光告訴記者:“現在我們(men) 完成了興(xing) 凱湖大白魚從(cong) 野生到全人工養(yang) 殖的全部技術,無論是在池塘、大水麵、網箱、圍網、圍欄,還是工廠化養(yang) 殖都沒問題。”
大白魚的生態養(yang) 殖並不容易實現。張曉光告訴記者,他們(men) 的團隊攻克了一係列技術難題。“這個(ge) 繁育基地平均每年向興(xing) 凱湖投放20萬(wan) 尾8厘米以上的魚苗,已經連續投放7年,最早投放的魚苗,現在已經長到7斤至10斤。”張曉光說,“我們(men) 計劃在黑龍江建7個(ge) 養(yang) 殖示範場,現在已經建了3個(ge) ,還和吉林、遼寧建立了合作關(guan) 係。目前在我們(men) 的池塘裏有大白魚第一代原種親(qin) 魚1萬(wan) 組,池塘深3.5米,它們(men) 在這裏就如同居住在興(xing) 凱湖,環境相似,並能夠安然越冬。”
消費拉動
“孩子就要放暑假了,我們(men) 打算帶他回趟黑龍江老家,再帶他到興(xing) 凱湖去玩玩,一來避暑,二來看看興(xing) 凱湖的美景,順便嚐嚐興(xing) 凱湖大白魚。”北京市豐(feng) 台區居民張穎告訴記者。
守著豐(feng) 富的旅遊資源和大白魚美味,湖沿村這幾年發展得正起勁兒(er) 。進入湖沿村,道路兩(liang) 旁的各種魚館、農(nong) 家樂(le) 連成片,現在已經變成了旅遊一條街。
湖沿村是白魚灣鎮東(dong) 南部的一個(ge) 小漁村,過去主要以糧食種植和漁業(ye) 捕撈為(wei) 主。近些年,湖沿村緊緊依托興(xing) 凱湖的生態旅遊和美食優(you) 勢,大力發展農(nong) 家遊、風光遊、田園遊等品牌。在旅遊街上,一個(ge) 個(ge) 寫(xie) 著“巧嫂農(nong) 家遊”紅色招牌的魚館十分醒目。這是湖沿村重點打造的農(nong) 家樂(le) 品牌之一。
隨著即將到來的旅遊和吃魚旺季,各家魚館都陸陸續續開始了準備工作。“這段時間因為(wei) 禁漁,所以我們(men) 這兒(er) 沒有客人,也沒有正式營業(ye) 。每年一到旅遊旺季,我們(men) 這兒(er) 的魚館就幾乎天天爆滿,有時還要提前幾天才能訂到位置。”魚館的經營者們(men) 告訴記者,暑期來興(xing) 凱湖避暑旅遊的人很多,“一年的收入能有20多萬(wan) 元,今年估計也差不了。”
不過,即使是在湖沿村,興(xing) 凱湖大白魚也不是隨時都能吃到的。
幾十年前,由於(yu) 大白魚數量銳減,導致興(xing) 凱湖大白魚在市場上“一尾難求”,鮮活的興(xing) 凱湖大白魚難得一見,價(jia) 格更是貴得離譜。為(wei) 促進漁業(ye) 可持續發展,我國從(cong) 1952年開始,規定每年6月6日至7月20日為(wei) 興(xing) 凱湖的禁漁期,時長45天。
禁漁期間,由雞西市委邊防辦牽頭組織各涉邊單位加強漁政執法,維護漁業(ye) 生產(chan) 秩序。一方麵將網目尺寸和幼魚比例作為(wei) 執法重點,促進漁具規範化管理;另一方麵在興(xing) 凱湖97公裏長的湖岸上安裝了高清衛星監控係統,對漁船作業(ye) 水域進行監控。
在禁漁期內(nei) ,漁民要簽訂承諾書(shu) ,實行船上岸、人回家、網入庫、船機分離等行之有效的措施。“我們(men) 在興(xing) 凱湖一線24小時駐點執勤,采取車巡、步巡、重點部位蹲守等方式,禁止任何單位和個(ge) 人的捕撈活動。”黑龍江邊檢總站雞西邊境管理支隊白魚灣邊境派出所政治教導員鄭成金告訴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禁漁期的設置對修複和增殖公共水域漁業(ye) 資源、維護生物多樣性發揮了重要作用,也為(wei) 興(xing) 凱湖大白魚產(chan) 業(ye) 的高質量可持續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
在興(xing) 凱湖周邊,當地人的大白魚烹製方式一般是直接用湖水清燉,加入鹽、胡椒粉調味即可,燉出來的湯汁色白如乳,鮮濃無比。
隨著來興(xing) 凱湖的遊客越來越多,消費者的口味要求增多,大白魚的烹製方式也多出了許多花樣,香煎、冷熏、紅燒、軟炸、魚頭煲、魚肉滑……“在湖邊吃清燉大白魚才好吃,鮮!平時在家裏,我最喜歡的是煲湯,孩子更喜歡吃軟炸大白魚。”在哈爾濱一家“大白魚專(zhuan) 營”餐廳,慕名而來的食客絡繹不絕,哈爾濱市民張力告訴記者。
盡管通過人工繁育興(xing) 凱湖大白魚可以提供比過去更多的產(chan) 量,但大白魚在市場上依然供不應求,價(jia) 格也不低。“公司售價(jia) 每斤超過100元,到了星級飯店肯定會(hui) 更貴。目前在哈爾濱,所有的三星級飯店活的大白魚都是我們(men) 公司供應的。”張曉光說,除此之外,公司還開發了香煎白魚、香酥魚等多種真空包裝的零食類產(chan) 品,“一方麵豐(feng) 富產(chan) 品種類,能夠開拓更廣闊的市場;另一方麵也為(wei) 不能到興(xing) 凱湖邊品嚐大白魚的消費者提供一種選擇。”
為(wei) 加快漁業(ye) 轉型升級,促進大白魚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黑龍江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組織編製了《黑龍江省“十四五”漁業(ye) 發展規劃》,其中明確提出深度開發利用國家級水產(chan) 種質資源保護區的種質資源,加快提升包括興(xing) 凱湖大白魚在內(nei) 的魚類種質資源開發利用水平。雞西市也印發了《興(xing) 凱湖大白魚養(yang) 殖發展規劃(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全市特色漁業(ye) 發展取得明顯進展,興(xing) 凱湖大白魚等優(you) 質特色水產(chan) 品比重和品牌市場認可度進一步提升,漁業(ye) 資源養(yang) 護成效顯現。
據了解,雞西市將構建現代產(chan) 業(ye) 體(ti) 係,將水產(chan) 品加工業(ye) 作為(wei) 發展漁業(ye) 的優(you) 先產(chan) 業(ye) ,著力扶持發展水產(chan) 品預製菜肴、即食產(chan) 品、方便休閑食品等精深加工。雞西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負責人表示:“我們(men) 還要加快提升從(cong) 池塘到餐桌的水產(chan) 品全冷鏈物流體(ti) 係效率,加強產(chan) 銷對接和品牌建設,推進產(chan) 地市場與(yu) 超市、社區、學校、餐飲企業(ye) 等消費端對接,將興(xing) 凱湖大白魚打造成雞西市乃至黑龍江漁業(ye) 的一張名片。”(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馬維維)
【市場瞭望】夯實產(chan) 業(ye) 發展基礎
幾十年的時間,興(xing) 凱湖大白魚捕中有護、由少到多,既有當地政策扶持的因素,更離不開當地老百姓認識的提高:做好大白魚產(chan) 業(ye) ,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是關(guan) 鍵。
雖然興(xing) 凱湖大白魚已是當地家喻戶曉的特產(chan) ,在全國市場也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但必須承認的是,大白魚產(chan) 業(ye) 不大不強的問題依然存在:養(yang) 殖基礎設施建設與(yu) 設備配備水平不高,漁業(ye) 專(zhuan) 業(ye) 合作社數量偏少,帶動力強的龍頭企業(ye) 不多,漁政執法和保護等關(guan) 鍵環節任務艱巨,產(chan) 業(ye) 整體(ti) 質量效益和競爭(zheng) 力受到製約等。要做好大白魚產(chan) 業(ye) ,確實需要不斷下大力氣。
夯實生產(chan) 基礎,保障大白魚供給。做大做強大白魚產(chan) 業(ye) ,產(chan) 量的穩定是基礎。在大白魚養(yang) 殖上,既要穩定現有養(yang) 殖麵積,也要科學拓展養(yang) 殖新空間;既要加快發展生態養(yang) 殖模式,也要探索總結出適合大白魚越冬的養(yang) 殖方式;既要加強繁育的基礎設施建設,也要提高產(chan) 出率、資源利用率和勞動生產(chan) 率。
創新驅動發展,提升質量效益。目前,興(xing) 凱湖大白魚產(chan) 業(ye) 的科技含量仍有待提高,相關(guan) 部門可以整合漁業(ye) 優(you) 勢科技資源,引導和鼓勵龍頭企業(ye) 、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技術推廣機構聯合組建創新研發平台,形成創新合力。也可加強漁業(ye) 產(chan) 業(ye) 園區和水產(chan) 技術推廣隊伍建設,發展智慧漁業(ye) ,加快現代信息技術在大白魚的生產(chan) 、管理、經營、加工等各環節的轉化應用。
探索經營方式,提高組織化程度。大力培育專(zhuan) 業(ye) 大戶、家庭漁場、漁民合作社、龍頭企業(ye) 、協會(hui) 等新型漁業(ye) 經營主體(ti) ,並推動他們(men) 在漁業(ye) 產(chan) 業(ye) 鏈各方麵加強合作,建立分工合理、上下遊暢通、利益緊密聯結的漁業(ye) 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不妨探索推進諸如“龍頭企業(ye) +基地+漁戶”“協會(hui) +合作社+漁戶”等發展模式,實現抱團發展。
構建現代產(chan) 業(ye) 體(ti) 係,提升全產(chan) 業(ye) 鏈發展水平。一方麵,要以市場需求為(wei) 導向,積極發展大白魚精深加工,形成穩定的生產(chan) 鏈、供應鏈;另一方麵,加強產(chan) 銷對接和品牌建設,線上線下同步拓展市場,加大宣傳(chuan) 營銷力度,提升大白魚的品牌溢價(jia) 能力。另外,注意發揮興(xing) 凱湖自然景觀資源優(you) 勢,將生態旅遊與(yu) 大白魚產(chan) 業(ye) 發展緊密結合,提高大白魚產(chan) 業(ye) 發展質量,為(wei) 消費者提供更豐(feng) 富更高品位的消費產(chan) 品。(馬維維)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