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智慧防汛 科技助力

發布時間:2022-07-08 10:58: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記者 崔興(xing) 毅 光明日報通訊員 陳清傑

  今年入汛以來,華南地區累計雨量大、影響範圍廣、持續時間長、暴雨落區重疊度高,多地出現了嚴(yan) 重洪災。據中國氣象局消息,東(dong) 北這兩(liang) 天還將要迎來暴雨,其中吉林東(dong) 南部還會(hui) 有大暴雨。全球頻發的極端氣象,正考驗著當下的科技時代。究竟什麽(me) 樣的技術能幫助人類減緩極端天氣帶來的影響?

   精準預報,衛星、雷達齊發力

  過去,防汛靠的是傳(chuan) 統“腳底板”不間斷巡查。現在,時刻在線的“智慧雙眼”就能幫人們(men) 嚴(yan) 防死守——

  利用天上的衛星,穿透積雨雲(yun) 開展成像,根據雷達影像掌握防汛情況;矗立在高處的氣象雷達,時刻保持高度“警惕”,實時捕獲雷雨等惡劣天氣信息,進行及時預警……中國電科在空、天、地部署了諸多拳頭產(chan) 品,打造天氣探測的“千裏眼”“順風耳”。

  目前氣象預報中采用的技術,如雷達和衛星雲(yun) 圖,解決(jue) 的是極端天氣的預測問題。

  遙感技術是一大防汛“感知利器”,利用遙感衛星對積雨雲(yun) 開展成像,再根據獲取的雷達影像分析防汛情況。“我們(men) 采用雷達遙感衛星實施拍攝,可以穿透積雨雲(yun) 成像,以雷達影像支撐防汛防災工作。”電科萊斯南京萊斯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專(zhuan) 家徐曉貝表示,中國電科還為(wei) 遙感衛星提供大批關(guan) 鍵核心元器件,幫助遙感探測看得更清、更準。

  精準預報和精細服務需要高水平的氣象監測手段支撐,針對極端天氣過程的實時精密監測,中國電科自主研製了以國內(nei) 首部S波段大型數字相控陣雙偏振天氣雷達、全球首部應用於(yu) 民航領域的C波段大型數字相控陣天氣雷達等為(wei) 代表的係列化氣象雷達產(chan) 品,全麵覆蓋測雨、測風、測雲(yun) 等氣象探測需求,在強對流天氣短臨(lin) 預警預報領域取得重大技術突破。

  “為(wei) 大興(xing) 國際機場配備的全球首部應用於(yu) 民航氣象領域的業(ye) 務化C波段相控陣天氣雷達,掃描速度快、測量精度高、覆蓋範圍廣,30秒精準測雲(yun) 雨,快速有效探測雷雨、大風、下擊暴流、風切變等災害性天氣,為(wei) 精準的航空氣象監測預警與(yu) 服務提供有力支撐。”國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專(zhuan) 家官林海表示。

   災害救援,應急通信為(wei) 保障

  極端災害發生時,保障通信就是保障應急救援的“生命線”。失去通信信號會(hui) 導致求助信號無法發出,搶險救災現場的指揮調度無法展開。應急通信,就成為(wei) 防汛減災的通信保障。

  “通過給水利部門配備衛星通信地球站、高通量便攜站、天通衛星通信終端、天通物聯網終端等,就可在因受災無法通信的特殊時期,實現水雨情數據報訊監測回傳(chuan) ,開辟珍貴的生命通道。”中國電科網絡通信研究院專(zhuan) 家孫晨華說。

  在固定翼飛機上搭載應急通信設備,還可以搭建防汛救災的“空中生命線”。“以MPP特種飛機為(wei) 飛行平台,根據航空應急救援不同的應用場景,我們(men) 加裝光電吊艙、SAR雷達、機載通信係統等任務載荷,可執行海上巡視、海事執法取證、搜救和應急指揮等任務。”中電科蕪湖鑽石飛機製造有限公司專(zhuan) 家曹俊表示,在汛期巡查中,利用該平台,可開展多架次、多航線空中巡查,提供清晰、完整的汛期信息。

   綜合研判,智能平台作支撐

  從(cong) 汛息收集、應急方案匯集到信息全麵發布,需要一整套智慧的解決(jue) 方案和智能平台支撐。

  一張屏實時顯示每日氣候信息,綜合評判每周氣候總況,智能評估每月惡劣天氣趨勢……在國家氣候中心,由中國電科打造的全球氣候信息處理與(yu) 分析一體(ti) 化綜合業(ye) 務平台(CIPAS 3.0)正在發揮重要作用。

  “支撐國家、區域與(yu) 省級氣候部門,實現全球日、侯、旬、月、季、年等尺度的氣候監測診斷,該平台可提供日尺度45天延伸期、月尺度13個(ge) 月的全球氣候預測,以及氣候影響評價(jia) 和氣候應用服務等。”中國電科國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專(zhuan) 家朱軍(jun) 向記者介紹,基於(yu) 對氣象監測、預報預警及災害曆史等大數據的智能化處理分析,該平台獲得各類氣象災害的致災因子危險性等級,進而評估暴雨(雪)、台風、雷暴等氣象災害及山洪、泥石流等衍生災害的風險趨勢,為(wei) 防災、減災、救災提供智慧化決(jue) 策支持。

  通過一張圖可直觀掌握河北省全域水係情況及河流的走向,動態監測水庫周邊的雨水情信息……中國電科太極計算機公司為(wei) 河北省打造了“防汛一張圖”平台。

  “該平台實現對河北防汛態勢的一圖感知和防汛資源的全局統攬,提供防汛監測預警、資源分析、指揮調度、輔助決(jue) 策等功能。”該公司專(zhuan) 家黃臣介紹,他們(men) 還承建了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防汛管理平台,實現24小時全天候不間斷數據采集、監測、預警,提供防汛監測預警、資源分析、指揮調度、輔助決(jue) 策等功能。

  “自2020年投入運行以來,已采集近1000萬(wan) 條監測數據,累計預警100餘(yu) 次,預警短信發送10000餘(yu) 條,為(wei) 防汛應急工作提供重要支撐。”黃臣說。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