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我國知識產權發展穩中有進

發布時間:2022-07-14 10:04: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來自國新辦新聞發布會(hui) 的報道】

  光明日報記者 張亞(ya) 雄

  7月12日,國新辦舉(ju) 行上半年知識產(chan) 權相關(guan) 工作統計數據新聞發布會(hui) 。就2022年上半年我國知識產(chan) 權工作情況、知識產(chan) 權助企紓困、推動知識產(chan) 權轉移轉化等問題,國家知識產(chan) 權局相關(guan) 負責人進行了解讀。

  上半年我國知識產(chan) 權創造趨勢平穩

  發布會(hui) 上,國家知識產(chan) 權局副局長胡文輝介紹了2022年上半年我國知識產(chan) 權相關(guan) 工作情況。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6月底:我國發明專(zhuan) 利有效量為(wei) 390.6萬(wan) 件,同比增長17.5%;有效注冊(ce) 商標4054.5萬(wan) 件,同比增長20.9%;累計批準地理標誌產(chan) 品2493個(ge) ,核準地理標誌作為(wei) 集體(ti) 商標、證明商標注冊(ce) 6927件,核準使用地理標誌專(zhuan) 用標誌市場主體(ti) 19350家。2022年上半年,我國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登記申請7661件,發證5233件。截至2022年6月底,我國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登記申請累計7.4萬(wan) 件,發證5.7萬(wan) 件。

  “總體(ti) 上看,當前我國知識產(chan) 權發展態勢穩中有進、質量提升。”胡文輝表示,今年以來,麵對複雜的外部環境和嚴(yan) 峻的疫情防控形勢,國家知識產(chan) 權局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繼續做好“六穩”“六保”工作,出台助企紓困、激發創新活力的一係列政策措施,推動知識產(chan) 權工作高質量發展,取得積極成效。以上海為(wei) 例,6月份的發明專(zhuan) 利申請扭轉前期下降態勢,環比數據回暖。當地知識產(chan) 權管理部門和創新主體(ti) 積極克服疫情衝(chong) 擊,創新創造能力得到恢複。

  知識產(chan) 權助企紓困讓市場主體(ti) 減負直接體(ti) 現在“賬麵上”

  胡文輝表示,圍繞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國家知識產(chan) 權局主動發揮知識產(chan) 權助企紓困積極作用,通過加速釋放知識產(chan) 權政策資金效應、有效發揮知識產(chan) 權製度效能、加快推動知識產(chan) 權價(jia) 值實現、持續優(you) 化知識產(chan) 權服務機製等措施,為(wei) 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提供支撐。

  “我們(men) 實施專(zhuan) 利年費繳納延期政策,這項政策惠及116.6萬(wan) 專(zhuan) 利權人、覆蓋660萬(wan) 件專(zhuan) 利。”胡文輝說,“這將使相應專(zhuan) 利年費繳納的期限屆滿日自動延長至2023年6月15日,並且這期間不產(chan) 生滯納金,讓市場主體(ti) 減負直接體(ti) 現在‘賬麵上’。”

  國家知識產(chan) 權局知識產(chan) 權運用促進司司長雷筱雲(yun) 介紹,為(wei) 幫助受疫情影響較大的餐飲、文旅等行業(ye) 複工複產(chan) ,為(wei) 相關(guan) 的市場主體(ti) 紓困解憂,國家知識產(chan) 權局深入開展商標質押融資等專(zhuan) 項活動,為(wei) 困難行業(ye) 的市場主體(ti) 融資和經營提供積極幫助。

  目前,國家知識產(chan) 權局已聯合中國銀行開展商標質押助力重點行業(ye) 紓困“知惠行”專(zhuan) 項行動。計劃用3個(ge) 月時間,以長三角地區和北京、遼寧、湖北、廣東(dong) 、四川、陝西等10個(ge) 省市為(wei) 重點開展活動。中國銀行為(wei) 活動提供了50億(yi) 元的專(zhuan) 項融資額度支持,將惠及超過1000家重點行業(ye) 企業(ye) 。

  “下一步,我局將進一步挖掘知識產(chan) 權政策潛力,為(wei) 助力疫情防控、助推經濟發展提供更好的服務。”胡文輝說。

  我國數字經濟等領域自主知識產(chan) 權創造和儲(chu) 備不斷增加

  國家知識產(chan) 權局戰略規劃司司長葛樹指出,近年來,我國數字經濟等新興(xing) 技術領域蓬勃發展,相關(guan) 領域的自主知識產(chan) 權創造和儲(chu) 備正在不斷增加。截至2021年年底,我國數字經濟核心產(chan) 業(ye) 的有效發明專(zhuan) 利達97.7萬(wan) 件,是2016年的2.8倍,占國內(nei) 有效發明專(zhuan) 利比重達35.2%;企業(ye) 的數字經濟核心產(chan) 業(ye) 發明專(zhuan) 利有效量占國內(nei) 的73.1%,成為(wei) 帶動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的主要力量。同時,我國在數字經濟關(guan) 鍵核心技術領域也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

  “當前,我國正大力推進數字經濟、數字社會(hui) 、數字政府建設,數字化發展進一步加快步伐,這也對數字領域的知識產(chan) 權保護提出了新的要求。”葛樹強調,知識產(chan) 權是國家發展的戰略性資源,也是國際競爭(zheng) 力的核心要素。當前,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ye) 走出國門參與(yu) 國際競爭(zheng) 與(yu) 合作,知識產(chan) 權跨境保護已成為(wei) 創新型企業(ye) 開拓國際市場的一門必修課。目前,我國市場主體(ti) 正積極運用國際知識產(chan) 權製度,重點圍繞數字化技術、生物技術等領域,不斷加大海外知識產(chan) 權保護力度。

  “我們(men) 也希望這些申請能夠在國外獲得及時的審查和授權,並得到有效的保護。”葛樹說,國家知識產(chan) 權局將繼續按照《“十四五”國家知識產(chan) 權保護和運用規劃》要求,加強知識產(chan) 權保護國際合作,助力市場主體(ti) 進一步提高海外知識產(chan) 權獲權維權能力,有力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促進合作共贏,實現共同發展。

  破解成果“轉化難”和技術“獲取難”的兩(liang) 難問題

  雷筱雲(yun) 表示,知識產(chan) 權轉移轉化對提升中小企業(ye) 創新能力,培育壯大發展新動能具有重要意義(yi) 。但在專(zhuan) 利轉移轉化方麵,存在著高校院所成果“轉化難”和中小企業(ye) 技術“獲取難”的兩(liang) 難問題。為(wei) 此,近年來國家知識產(chan) 權局在政策引導和製度供給方麵采取了一係列措施,加快推動知識產(chan) 權向現實生產(chan) 力轉化。

  據雷筱雲(yun) 介紹,2021年3月,國家知識產(chan) 權局聯合財政部印發了《關(guan) 於(yu) 實施專(zhuan) 利轉化專(zhuan) 項計劃 助力中小企業(ye) 創新發展的通知》,深入推進專(zhuan) 利轉化專(zhuan) 項計劃,30個(ge) 省份積極響應。據統計,2021年,全國高校院所專(zhuan) 利轉讓許可次數達2.7萬(wan) 次,同比增長33%,是全國專(zhuan) 利轉讓許可總體(ti) 增速的近2倍。其中,16個(ge) 重點省份高校院所專(zhuan) 利轉讓許可次數、向中小企業(ye) 轉讓許可的次數和惠及企業(ye) 數均占全國的九成左右,推動專(zhuan) 利轉移轉化的引導作用和實施成效顯著。

  同時,國家知識產(chan) 權局加快實施專(zhuan) 利開放許可製度。“專(zhuan) 利開放許可是專(zhuan) 利法第四次修改創設的新製度,是簡便快捷的‘一對多’許可方式,有助於(yu) 促進供需對接、提升談判效率、降低製度性交易成本,為(wei) 專(zhuan) 利轉化運用提供了新途徑、新模式。”雷筱雲(yun) 表示,今年以來,國家知識產(chan) 權局召開專(zhuan) 題會(hui) 議,研究部署專(zhuan) 利開放許可實施工作,計劃在2022年年底前,發動超過100所高等院校參與(yu) 試點,達成專(zhuan) 利許可超過1000項,有效提升專(zhuan) 利轉化成效。目前已經有77所高校篩選公布了3375件專(zhuan) 利進行開放許可,精準匹配推送到1.9萬(wan) 家中小微企業(ye) ,達成許可合同587份。

  雷筱雲(yun) 表示,國家知識產(chan) 權局將紮實推進專(zhuan) 利轉化專(zhuan) 項計劃和專(zhuan) 利開放許可製度的實施,發布專(zhuan) 利實施許可合同備案數據,出台專(zhuan) 利評估指引國家標準,為(wei) 開放許可定價(jia) 提供方法指導和數據參考,並從(cong) 高校院所供給側(ce) 和中小企業(ye) 需求側(ce) 雙向發力,推動高校院所創新成果轉化見效,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光明日報北京7月12日電 )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