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望的田野上】秋糧麵積穩中有增 各地力促穩產豐收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秋糧產(chan) 量占我國全年糧食產(chan) 量的75%以上。眼下,大部分秋糧已進入產(chan) 量形成關(guan) 鍵期,各地多措並舉(ju) 力促秋糧穩產(chan) 豐(feng) 收。
今年,我國秋糧麵積穩中有增。目前,東(dong) 北主產(chan) 區大豆開始結莢、玉米抽雄,黃淮海夏玉米正在拔節,長江流域中稻大部分進入分蘖拔節期。
東(dong) 北主產(chan) 區是我國最大的秋糧產(chan) 區,今年,中央投入32億(yi) 元,大麵積推行黑土地保護性耕作,已覆蓋8300萬(wan) 畝(mu) 黑土地,有效提高糧食綜合產(chan) 能。
吉林農(nong) 安這家合作社6000畝(mu) 玉米今年全都改用了保護性耕作,由於(yu) 土壤墒情和有機質有所增加,玉米長勢好於(yu) 普通耕作的地塊。
今年,中央推廣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1500萬(wan) 畝(mu) ,其中六成以上都在黃淮海主產(chan) 區。
山東(dong) 德州種糧大戶王文昌試著種了1000畝(mu) ,但是除草讓他遇上了難題,因為(wei) 大豆、玉米的雜草種類正好相反,一旦藥液相互漂移,就會(hui) 造成大麵積減產(chan) 。讓他沒想到的是,中央加大農(nong) 機補貼支持力度,推動專(zhuan) 用植保機研發上市,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今年,中央加大推進化學農(nong) 藥減量增效,綠色防控整建製推進縣達320個(ge) ,省部共建示範基地達100個(ge) ,開展技術模式集成和示範推廣。
安徽舒城種糧大戶劉觀成的500多畝(mu) 中稻就在示範基地的項目區內(nei) ,通過物聯網實時監測水肥蟲情,農(nong) 技人員根據需要精準配方,實現了在化學農(nong) 藥減量的同時,促進中稻生長發育。
目前,距離秋糧大麵積收獲還有兩(liang) 個(ge) 多月,正是秋糧生長發育和產(chan) 量形成關(guan) 鍵時期。而這段時間也是旱澇、台風等災害易發期,因此,加強田間管理對奪取豐(feng) 收至關(guan) 重要。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