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奮鬥著正青春·一線故事】豆存印:核電“大動脈”的焊接師

發布時間:2022-07-26 09:37: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奮鬥著正青春·一線故事】

  光明日報記者 趙秋麗(li) 馮(feng) 帆光明日報通訊員 劉玉潔

  在CAP1400模塊化預製工廠的車間裏,濕熱的空氣包裹著鐵鏽味,一名身穿厚厚焊工服的年輕人守在近千度的焊機旁,伴隨著刺眼的弧光、飛濺的焊渣,他的每次呼吸、移步和變換身姿都萬(wan) 分謹慎,焊槍在他的手中穩穩地移動。

  這名年輕人正是山東(dong) 核電設備製造有限公司最年輕的高級技師豆存印。

  2003年,14歲的豆存印進入濟南市技師學院學習(xi) 焊接,剛接觸焊接工作時,他的手臂上、腿上、肚子上都是大大小小的焊疤。“要不咱還是換門技術吧。”父母看著很是心疼。

  “不,既然學了就得堅持下去!”豆存印略顯青澀的臉龐上透著堅毅的目光,不管再苦、再累,他都沒有一句怨言。很快,他成為(wei) 同齡人中的佼佼者,在實習(xi) 工作期間受到多次肯定。

  2008年,恰逢我國三代核電AP1000建設的高峰期,渴望學習(xi) 更多焊接方法和技術的豆存印,來到山東(dong) 核電設備製造有限公司,原本他以為(wei) 憑借已有實習(xi) 經驗,能夠大展身手。然而,當他看見老師傅用一道道漂亮的魚鱗紋將材料嚴(yan) 絲(si) 合縫地焊接起來時,他感受到了巨大的差距。

  “原來核電焊接有著更高的標準和工藝要求,我可不能掉鏈子!”他輾轉反側(ce) ,一直在思考如何能夠精進技藝。於(yu) 是,豆存印每天在工作之餘(yu) ,收集廢棄的焊條,加班加點練習(xi) 焊接,一有空閑時間就去向老師傅們(men) 請教,早八晚十成了常態,這一幹就是一年多。

  在這些消逝的時間與(yu) 消耗的焊條中,他發現,公司不鏽鋼焊接采用的焊條電弧焊技術格外耗時耗材。在一次焊接中,他大膽提出想法:“我覺得不鏽鋼焊接用‘二氧化碳氣體(ti) 保護焊法’更好。”

  幾個(ge) 月的時間,公司的試驗結果完全印證了他的想法,“二保焊”確實比電弧焊好得多。在不鏽鋼上普遍實行的“二保焊”使生產(chan) 效率提高了近三倍,極大節約了生產(chan) 成本。

  此後,豆存印奔走在探索新工藝、掌握新本領的路上,並對自己提出更嚴(yan) 苛的要求:“若是付出十倍努力還幹不好,那就付出百倍努力,直到焊出精湛完美的焊縫。”

  2017年,壓水堆重大專(zhuan) 項CAP1400示範工程核電站取得重要進展,標誌著我國擁有了具有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大型先進核電技術。“我國自主創新的‘大核電’揚帆起航了!這可比之前引進國外的AP1000發電量更大了!”參與(yu) CAP1400項目的豆存印難掩激動,可難題也接踵而至。

  核級管道是核電設備的“大動脈”,管道的直徑增大、厚度增加使焊接難度呈倍數增長,原先的經驗此時都難以派上用場,原本一個(ge) 人一天能完成的工程量現在需要幾個(ge) 人晝夜倒班完成。

  “參與(yu) CAP1400項目後雖然辛苦,但我們(men) 每個(ge) 人的內(nei) 心都是自豪感滿滿,這是我們(men) 的中國創造,它的焊接必須做到天衣無縫。”做工作要做完美,這是豆存印多年秉承的信念,也是他樹立的標杆。

  心在一藝,其藝必工。不同於(yu) 常規焊接,核電焊接對人員資質的要求和分類都有很明確的規定。為(wei) 了證明自己的能力,創造更多的價(jia) 值,豆存印不僅(jin) 擁有核電現場常規的焊接資質,還同時具備核級的碳鋼、不鏽鋼、雙相鋼等管道、結構模塊的焊接等20多項資質,25歲就被評為(wei) 國家高級焊接技師,27歲已是全國技術能手,多年來一直保持焊接合格率100%的紀錄。

  “能與(yu) 我國三代核電自主化共同進步,是我最大的幸運。未來我仍會(hui) 通過不斷努力和持續學習(xi) ,為(wei) 核電設備製造和高質量發展貢獻一份力量。”豆存印說。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