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光明網評論員:高溫室外工作著裝要求修改迫在眉睫

發布時間:2022-07-27 09:43:00來源: 光明網

  【閱讀提示】高溫天氣,小心熱射病突襲

  光明網評論員:今年夏季,全國各地高溫天氣頻發。炎炎夏日,室外工作群體(ti) 的生產(chan) 安全保障尤為(wei) 值得關(guan) 注。有媒體(ti) 報道稱,進入7月,全國多地均有報告熱射病確診的消息,還有個(ge) 別患者因救治無效而去世。

  熱射病也即重症中暑,顧名思義(yi) 高溫是主要致病因素,死亡率極高。室外工作群體(ti) 是患熱射病的高發人群。為(wei) 保障室外工作群體(ti) 的生命安全,相關(guan) 法律法規早已規定了高溫天氣下的室外工作的具體(ti) 要求。由於(yu) 今年夏季高溫頻發,因而一些特殊室外工作群體(ti) 的高溫作業(ye) 現狀也引發關(guan) 注,同時社會(hui) 各界也始終關(guan) 注著相關(guan) 群體(ti) 應有權利是否得到了有效保障。

  昨天(7月25日),首都機場發布運行業(ye) 務提示單,調整室外閉環管理區域作業(ye) 人員個(ge) 人防護標準。該通知表示,按照中國民航局《關(guan) 於(yu) 進一步做好夏季一線作業(ye) 人員和空勤人員關(guan) 心關(guan) 愛工作的通知》(局發明電[2022]1683號),綜合疾控專(zhuan) 家組評估意見,首次明確了兩(liang) 種類型作業(ye) 人員,在符合條件的情況下,無需穿戴防護服。保障國際航班的機務維修人員在符合條件的情況下,無需佩戴護目鏡/防護麵屏。通知還表示,上述措施標準即刻生效。

  首都機場針對機務等室外工作群體(ti) 的這一規定是“酷暑送冰”,值得點讚。在此之前,多地機場出現機務人員中暑暈倒乃至送進重症監護室的情況。而與(yu) 以往不同的是,導致今年此類情況發生的一個(ge) 重要原因,是部分機務機坪工作著裝需著防護服。眾(zhong) 所周知,防護服密閉不透氣,人員穿著時身體(ti) 熱量無法散發,高溫之下更是加劇了人體(ti) 的水分流失,導致人體(ti) 調節功能失衡。再加之機坪空曠、陽光直射,地表溫度遠超環境溫度可達50℃以上,因而機務人員極容易因此而患熱射病。

  現實生活中,除了機務人員,還有很多室外工作群體(ti) 同樣需要穿著防護服進行日常工作,如核酸采集人員、現場執勤人員、信息登記人員等。這意味著這些群體(ti) 更容易突發熱射病,從(cong) 而危及人身安全。但實際上,這些被要求穿著防護服的工作場合並無疾病傳(chuan) 染風險。正如相關(guan) 專(zhuan) 家所言,在低風險地區,核酸采集人員佩戴N95口罩等普通的防護是足夠的。複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在相關(guan) 科普文章中也指出,如果在沒有空調環境中進行普通人群的采樣等工作時,不應該再鼓勵或規定必須穿著“大白”。教育部主管醫學期刊《中國感染控製雜誌》在今年3月曾刊載專(zhuan) 家共識文章稱,一般無需直接接觸患者,但有近距離(1m以內(nei) )接觸患者或間接接觸患者的可能的普通區域安保人員劃分為(wei) 低風險-中風險,防護標準為(wei) 醫用外科口罩、工作服、手衛生。

  截至7月12日,中國高溫時間已持續30天,覆蓋國土麵積達502.1萬(wan) 平方公裏,影響超過9億(yi) 人。此輪高溫天氣或還將持續一段時間,覆蓋範圍和極端性都有可能不同以往。基於(yu) 今年異常的高溫天氣,以及上述科學防疫相關(guan) 論斷,絕大部分情形下都不應該規定室外工作群體(ti) 必須穿著防護服工作,要成為(wei) 所屬用人單位的首要管理認識,並且迫在眉睫。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