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角料零食,你會選擇嗎
作者:如歌
這個(ge) 夏天,炙熱的不隻是天氣,還有一波接一波的消費新浪潮。前有全網喊打的“雪糕刺客”,後有悄然刮起的邊角料零食潮。若是丟(diu) 了冷靜消費的定力,一味跟風剁手,受傷(shang) 的可不隻是錢包,還會(hui) 中了食品安全隱患的招。
邊角料食品,一般指製作食品時切割、裁剪下來的零碎材料,因形狀不規則等原因不被正裝產(chan) 品采用。有些商家將邊角料重新製作成食品出售,既可以降低成本,也避免了浪費。
在年輕人眼中,邊角料零食是“省錢寶藏”“薅羊毛神器”。打開網購平台,“按斤囤不心疼”“好吃不貴”是商家促銷的口號。從(cong) 肉脯片、毛肚邊、火腿碎頭到米餅塊、麵包邊、餅幹條,可謂是“零食漸欲迷人眼”,隻有你想不到,沒有你買(mai) 不到。知名藝人、網紅博主也來紛紛下場蹭流量,各種測評推薦、種草評價(jia) 都拉起省錢大旗,鼓動省錢青年囤貨消費,實現零食自由。
俗話說,當浪潮褪去,才知道誰在裸泳。從(cong) 數據來看,單就今年一季度,某電商平台零食邊角料銷售突破2000萬(wan) ,同比增長1749.23%,銷量超10萬(wan) 的商家比比皆是。然而,不用等消費熱退潮,隻要掏出計算器,做一道簡單的數學題,就會(hui) 發現零食邊角料不僅(jin) 物美的標準達不到,價(jia) 廉也更像是反向營銷的噱頭。
此前,人氣測評博主@網不紅萌叔Joey發布的測評視頻中,多數零食邊角料價(jia) 格並不便宜。比如,同樣是購買(mai) 虎皮卷邊蛋糕,一包邊角料的單價(jia) 是33.8元/斤,可同樣的價(jia) 格,足以購買(mai) 兩(liang) 斤正品虎皮卷。與(yu) 薅不到羊毛相比,更讓消費者擔心的,則是“野生”邊角料食品安全問題。
不少人自以為(wei) “挖到寶”,其實是“掉進坑”。目前,市麵銷售的“邊角料”食品中,正規食品生產(chan) 企業(ye) 銷售的種類很少,多數批發、大包裝零食,均沒有相應的銷售許可證明,缺少嚴(yan) 格密封、二次分裝的邊角料,還存在受潮黴變的風險。
麵對魚龍混雜的邊角料零食市場,網友曾發出直擊靈魂的拷問,“哪來這麽(me) 多邊角料?”對此,知名科普作家雲(yun) 無心解釋稱,“廠家在加工過程中也會(hui) 盡量減少邊角料的生成。而工廠化生產(chan) 預包裝食品要做包裝、標識等,對廠商來說比較麻煩。”也就是說,不排除有些商家用低質量的產(chan) 品,冒充大品牌的零食邊角料,隻為(wei) 套路消費者上鉤。
民以食為(wei) 天,食以安為(wei) 先。邊角料食品也不能成為(wei) 入口安全的“死角”。對食品監管部門來說,對以次充好、銷售三無產(chan) 品的商家應及時出手。各大電商平台也應加強資質審核,暢通消費者售後投訴機製。
對Z世代而言,如果不是邊角料零食的走紅,這一概念或許還淹沒於(yu) 匱乏年代的曆史當中。在上一輩眼中,“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si) 半縷,恒念物力維艱”才是過日子應有的態度。在他們(men) 眼中,但凡有一雙巧手、一顆節儉(jian) 之心,青菜豆腐也能做成人間至味,每一粒糧食都值得咀嚼滋味。
追捧邊角料零食、青睞臨(lin) 期食品,用平替產(chan) 品代替大牌迷信,這一屆年輕人正接過精打細算的接力棒,就像上一代人積攢塑料袋、囤積大白菜的未雨綢繆,每一代人都在用更理性的消費信念,應對生活的壓力。
由此來看,規範整頓市場很有必要,別讓邊角料淪為(wei) 劣質食品泛濫“智商稅”,也別讓“以次充好”的生意經傷(shang) 了年輕人“理性消費”的心。(如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