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上半年經濟亮點】結構性貨幣政策加力增效

發布時間:2022-08-01 10:38:00來源: 經濟日報

  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最新金融數據顯示,上半年結構性貨幣政策加力增效,發揮精準導向作用,支持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

  “上半年,北京地區累計投放再貼現資金525億(yi) 元、再貸款資金314億(yi) 元,直接惠及市場主體(ti) 超3萬(wan) 戶;再貸款再貼現餘(yu) 額達890.5億(yi) 元,同比增長77.9%。”人民銀行營業(ye) 管理部貨幣信貸管理處處長餘(yu) 劍介紹,今年以來,人民銀行用好用足各項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服務北京等地疫情防控和經濟高質量發展。

  在發揮總量功能的基礎上創新運用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已成為(wei) 近年來我國貨幣政策調控的重要特征。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具有精準、直達、定向的特征,能夠有效引導信貸資金直達中小微、科技創新型企業(ye) ,定向支持能源、普惠養(yang) 老等重點領域,有助於(yu) 激發微觀主體(ti) 活力,支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近年來,我國創造性地推出一係列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2020年出台1.8萬(wan) 億(yi) 元支農(nong) 支小再貸款和再貼現政策、推出兩(liang) 項直達實體(ti) 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2021年,推出碳減排支持工具和2000億(yi) 元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zhuan) 項再貸款,對符合條件的碳減排和煤炭清潔高效利用貸款本金分別提供60%、100%的再貸款支持。今年5月,人民銀行又增加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zhuan) 項再貸款額度1000億(yi) 元,保障能源安全穩定供應。

  今年以來,人民銀行出台了三項新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一是科技創新再貸款,主要支持高新技術企業(ye) 、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ye) 、製造業(ye) 單項冠軍(jun) 企業(ye) 等科技企業(ye) ;二是普惠養(yang) 老專(zhuan) 項再貸款試點,主要支持符合條件的普惠養(yang) 老機構,推動增加普惠養(yang) 老服務供給;三是交通物流專(zhuan) 項再貸款,主要支持公路貨物運輸經營企業(ye) 和貨車司機等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企業(ye) 和個(ge) 人。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鄒瀾介紹,今年創設的三項新工具按季發放,今年7月首次申請,相關(guan) 工作正在有序推進之中。

  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能起到“四兩(liang) 撥千斤”的撬動作用,讓金融活水精準滴灌經濟發展的薄弱環節。今年二季度起,人民銀行通過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提供的激勵資金比例由1%提高到2%。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末,投向製造業(ye) 的中長期貸款餘(yu) 額同比增長29.7%,比各項貸款增速高18.5個(ge) 百分點;普惠小微貸款餘(yu) 額同比增長23.8%,比各項貸款增速高12.6個(ge) 百分點。普惠小微授信戶數為(wei) 5239萬(wan) 戶,同比增長36.8%。

  去年四季度推出的碳減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zhuan) 項再貸款已經開始落地顯效。截至目前,碳減排支持工具累計發放1827億(yi) 元,支持銀行發放碳減排領域貸款3045億(yi) 元,帶動減少碳排放超6000萬(wan) 噸。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zhuan) 項再貸款已經累計支持銀行向企業(ye) 發放低成本貸款439億(yi) 元。

  植信投資研究院院長連平認為(wei) ,結構性工具在貨幣政策框架中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在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創新的條件下,通過定向目標明確的再貸款,可以有效推動商業(ye) 銀行將相應信貸資源投入上述領域,從(cong) 而使貨幣政策傳(chuan) 導更為(wei) 有效。通過激勵相容機製,引導金融機構行為(wei) ,加大金融對實體(ti) 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有助於(yu) 市場主體(ti) 紓困、促進就業(ye) 。

  鄒瀾表示,接下來,將持續發揮好各項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雙重功能,更加有效支持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運用好碳減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科技創新、普惠養(yang) 老、交通物流專(zhuan) 項再貸款等,持續支持涉農(nong) 、小微企業(ye) 發展,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經濟日報記者 陳果靜)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