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走進縣城看發展|山東壽光:豐富菜園子 再鼓“錢袋子”

發布時間:2022-08-03 10:18:00來源: 經濟日報

  日前,在山東(dong) 濰坊壽光洛城街道東(dong) 華蔬菜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菜農(nong) 李誌剛拉著一車彩椒前來過磅,隻見他拿出手裏的卡輕輕一刷,136公斤、7.2元/公斤,相關(guan) 信息接入手機“雲(yun) 端”,實現了“雲(yun) ”上交易。該合作社負責人龐東(dong) 告訴記者,菜農(nong) 到合作社銷售蔬菜,隻需刷一下卡,蔬菜款就自動結算給菜農(nong) ,改變了傳(chuan) 統經營結算模式,實現了蔬菜的可追溯。

  近年來,壽光市主動融入濰坊國家農(nong) 業(ye) 開放發展綜合試驗區建設,聚力建設全國蔬菜產(chan) 業(ye) 綜合服務基地,按照“做強兩(liang) 端、提升中間”的思路,前端重點做標準研發、種子研發和技術集成創新,後端重點培育特色蔬菜品牌、打通高端銷售渠道,中間以合作社、家庭農(nong) 場為(wei) 主體(ti) 構建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體(ti) 係,搶占蔬菜全產(chan) 業(ye) 鏈“微笑曲線”的兩(liang) 端,全方位提升農(nong) 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

  國產(chan) 種子是主力

  在丹河設施蔬菜標準化生產(chan) 示範園的智能玻璃大棚,一個(ge) 個(ge) 小甜瓜懸掛枝頭。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是壽光蔬菜種業(ye) 集團自主研發的新品種,皮薄肉甜,深受市場認可。除了甜瓜,這裏還栽植著壽光自主研發的黃瓜、番茄、辣椒等品種,它們(men) 的誕生地位於(yu) 智能大棚北邊的山東(dong) 省設施蔬菜技術創新中心。程琳是這裏推動蔬菜種業(ye) 發展的積極踐行者和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推動者之一。

  程琳是浙江大學蔬菜學博士,2012年進入蔬菜育種領域,她帶領團隊開展蔬菜作物基因挖掘、重要分子標記開發、抗性材料創製、品質改良和種質創新等技術攻關(guan) 工作,已培育自主知識產(chan) 權品種70個(ge) ,品種登記21個(ge) 。

  越來越多的菜農(nong) 認可國產(chan) 品種、認準“自主研發”。在壽光市三木種苗有限公司的新品種示範棚內(nei) ,3000多個(ge) 試驗品種的蔬菜整齊健壯,一穗穗果子掛滿枝頭,長勢喜人。“我們(men) 通過新的育種手段,在保持番茄口感的基礎上,提高了果子硬度,品質不輸國外品種。”該公司董事長劉樹森說。

  在壽光,既有中國農(nong) 業(ye) 科學院、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等國字號科研平台,以及先正達、瑞克斯旺等國際一流種企,又有三木種苗、濰坊科技學院蔬菜種子研發中心等本地種企和研發中心,多種力量強強聯合,國產(chan) 種子的占有率由2010年的54%提升到2019年的70%以上,初步建立了“產(chan) 學研結合、育繁推一體(ti) ”的商業(ye) 化育種體(ti) 係,成為(wei) 濰坊國家農(nong) 業(ye) 開放發展綜合試驗區的蔬菜種業(ye) 創新示範區。

  經營體(ti) 係更高效

  在稻田鎮崔嶺西村眾(zhong) 旺果蔬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的一張蔬菜運輸路線圖上,“品質蔬菜,一路向北”8個(ge) 大字印在上麵,從(cong) 壽光到滿洲裏再到多個(ge) 國家。這家國家級農(nong) 民合作社示範社,每年向國外出口蔬菜近2萬(wan) 噸,銷售額超1億(yi) 元。

  “目前,合作社擁有社員161戶,社員的蔬菜價(jia) 格平均每斤高出市場價(jia) 格0.2元,每年可為(wei) 社員增收近3萬(wan) 元。”崔嶺西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崔玉祿說。合作社成立以來,堅持統一種植標準、統一品質管控、統一品牌銷售。

  “我們(men) 把培育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作為(wei) 推進農(nong) 業(ye) 現代化的抓手,全力推動小農(nong) 戶與(yu) 大市場有效銜接,讓分散農(nong) 戶搭上規模經營的快車。”壽光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副局長張光景說,壽光已構建了以合作社聯合會(hui) 為(wei) 龍頭、15家鎮街合作社分會(hui) 為(wei) 骨幹、68家濰坊市級以上示範社為(wei) 支撐的高品質合作社架構,帶動80%的農(nong) 戶進入產(chan) 業(ye) 化經營體(ti) 係,扭轉了“一家一戶單打獨鬥”的局麵。

  目前,壽光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已發展到3110家,其中果蔬類合作社總數達到2128家,涉及農(nong) 戶12.8萬(wan) 戶,農(nong) 民出資總額52億(yi) 元,輻射帶動農(nong) 戶18萬(wan) 戶。

  聖城街道南馬範村的李鵬大學畢業(ye) 後一直跟隨父親(qin) 從(cong) 事蔬菜種子種苗行業(ye) ,在積累經驗後,投資創建邦潤農(nong) 業(ye) 開發有限公司,專(zhuan) 門從(cong) 事種苗培育,把農(nong) 村當成實現夢想的舞台。如今,他的育苗基地年培育銷售優(you) 質苗木1000多萬(wan) 株,他成了遠近聞名的育苗能手。

  壽光市農(nong) 村社會(hui) 事業(ye) 發展中心主任王鴻儒表示,目前壽光家庭農(nong) 場呈現多元化發展趨勢,覆蓋麵逐步拓寬,農(nong) 場經營者綜合素質較好,管理水平較高,大部分農(nong) 場主專(zhuan) 業(ye) 知識、實踐技能較強,懂政策、懂經營、會(hui) 管理。

  增收空間正拓展

  市場是檢驗品牌的重要標準,壽光按照“區域+企業(ye) +產(chan) 品”三位一體(ti) 的思路,全力推動打造蔬菜品牌。

  在崔嶺西村,“草莓西紅柿”的注冊(ce) 品牌為(wei) “崔西一品”,由眾(zhong) 旺果蔬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統一技術服務、質量檢測、注冊(ce) 品牌並統一包裝銷售,成功打通了北京、上海及粵港澳大灣區市場。

  “草莓西紅柿”的成功推廣,是壽光市打造蔬菜品牌的縮影之一。近年來,壽光市積極引導企業(ye) 開展品牌創建,目前擁有“樂(le) 義(yi) 蔬菜”“七彩莊園”2個(ge) 中國馳名商標,認證“三品一標”農(nong) 產(chan) 品300多個(ge) ,桂河芹菜、古城番茄等15個(ge) 產(chan) 品入選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全國名特優(you) 新農(nong) 產(chan) 品名錄。2019年,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產(chan) 品濰坊分中心落戶壽光,當年認證基地就達到56家。

  如今,“壽光蔬菜”已成為(wei) 壽光亮麗(li) 的城市名片,形成了自己的公用品牌,壽光也成了全國名副其實的“菜籃子”。為(wei) 實現“壽光蔬菜”品牌的規範升級,在2019年成功注冊(ce) “壽光蔬菜”地理標誌集體(ti) 商標後,壽光市依托壽光蔬菜合作社聯合會(hui) 作為(wei) 區域公用品牌的管理單位,製定了“壽光蔬菜”區域公用品牌管理辦法,明確了品牌使用標準和產(chan) 品要求。

  瞄準消費升級,發力精深加工,是壽光蔬菜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著力點。壽光積極開拓優(you) 質蔬菜、功能蔬菜、淨菜、鮮切菜、預製菜等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完成了從(cong) 初級產(chan) 品到精深加工產(chan) 品的鏈條延伸。

  近日,記者在壽光市金投禦達祥中央廚房加工車間看到,削切好的土豆片、芹菜條、芸豆條、蘿卜絲(si) 、辣椒絲(si) 等預製菜擺放整齊。目前,公司為(wei) 濰坊市內(nei) 170多所大中小學校、80多家大中型企業(ye) 食堂、100多家餐飲店提供預製菜配送。

  近年來,為(wei) 全方位提高“壽光蔬菜”市場競爭(zheng) 力,壽光在推進安全生產(chan) 、品牌建設的基礎上,大力培育蔬菜深加工和銷售主體(ti) ,推動蔬菜產(chan) 業(ye) 全產(chan) 業(ye) 鏈發展,建立了從(cong) 原始食材到預製菜品工業(ye) 化量產(chan) 的現代化生產(chan) 體(ti) 係,加快向蔬菜全產(chan) 業(ye) 鏈延伸。

  如今,壽光的農(nong) 業(ye) 發展已從(cong) 過去主要依靠增加資源要素投入轉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在逐步解決(jue) 小規模分散經營生產(chan) 成本高、比較效益低等問題,農(nong) 民也變身“產(chan) 業(ye) 工人”,在全產(chan) 業(ye) 鏈上獲取穩定的收益……壽光以構建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體(ti) 係、生產(chan) 體(ti) 係、經營體(ti) 係為(wei) 抓手,使農(nong) 業(ye) 煥發新生機、新活力。(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王金虎)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