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法律問題在直播間裏找答案 網絡普法,親民易懂接地氣

發布時間:2022-08-04 10:44: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如果你突然打了個(ge) 噴嚏,那一定就是我在想你……快放下戒心,把存款統統轉移,愛就是有我常煩著你……”一位警察扮演騙子,用朗朗上口的流行歌曲旋律,唱出了“殺豬盤”的種種“套路”。前段時間,上海市公安局在新媒體(ti) 平台上發布的短視頻《反詐版愛你》刷屏了,網友留言稱:“用這麽(me) 親(qin) 民又易懂的方式普及反詐信息,警察叔叔有心了。”記者了解到,各地各部門充分利用各級全媒體(ti) 平台,發揮其傳(chuan) 播速度快、受眾(zhong) 麵廣的優(you) 勢,深入開展網絡普法工作。

  媒體(ti) 矩陣每天推送信息數萬(wan) 條

  “女子當街遭陌生男子拖拽,路人製止致施暴者輕傷(shang) 一級,要擔責嗎?”“去年我與(yu) 一家教育機構簽了培訓協議,招生老師承諾保證讓我拿到證書(shu) ,結果我沒考過,發現合同上也沒寫(xie) 明這一條,這種行為(wei) 屬於(yu) 欺詐嗎?可以要求退款嗎?”……登錄司法部的智慧普法平台,各種普法知識躍然眼前,既有以案說法的法治新聞匯編,也有針對網友提問的精準解答,還有不少動漫、微視頻形式的法律小知識,形成了網絡普法的重要陣地。

  司法部普法與(yu) 依法治理局副局長楊金宇介紹,全國普法辦建立智慧普法平台,整合6000多家新媒體(ti) ,組成全國普法新媒體(ti) 矩陣,每天推送信息數萬(wan) 條,這些內(nei) 容受到網友的喜愛與(yu) 點讚。近兩(liang) 年,司法部、全國普法辦在全國持續組織開展“疫情防控、法治同行”專(zhuan) 項行動,編寫(xie) 有關(guan) 疫情防控的法律知識電子書(shu) ,在全網發布專(zhuan) 題宣傳(chuan) 掛圖,連續發布29組300多篇典型案例,引導全社會(hui) 依法行動、依法辦事。司法部還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以“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為(wei) 主題,組織開展民法典宣傳(chuan) 月活動,編寫(xie) 民法典通俗讀物,創作民法典公益廣告、短視頻等優(you) 質普法產(chan) 品,開展民法典知識競賽等,推動民法典走到群眾(zhong) 身邊、走進群眾(zhong) 心裏。

  網絡空間已成為(wei) 人們(men) 生產(chan) 生活的新空間,互聯網成為(wei) 普法創新發展的重要平台。有專(zhuan) 家表示,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樹立法律至上、法律麵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培育全社會(hui) 的法治信仰,這個(ge) 要求既適用於(yu) “線下”,也適用於(yu) “線上”。因此,網絡普法的重要性、緊迫性不言而喻。

  雙向互動引來網友積極參與(yu)

  在網上,富有新意的普法宣傳(chuan) 內(nei) 容不少。上海市公安局政治部宣傳(chuan) 處網絡宣傳(chuan) 科副科長謝辰陽告訴記者,考慮到大家的網絡使用習(xi) 慣,上海市公安局從(cong) 2018年起陸續在短視頻平台開設賬號,通過短視頻的形式普及法律。

  “我們(men) 將網絡熱點與(yu) 公安工作相結合,根據高發案件策劃普法內(nei) 容,有原創的防範類視頻,有民警開展警務工作的紀實類內(nei) 容,也有溫暖的救助故事,最終目的都是希望網友看過之後能提升法律意識,做好自身防範,減少損失。”謝辰陽說,“警民直通車上海”這一賬號已在抖音平台發布了2200多條內(nei) 容,點讚量超過6000萬(wan) ,快手平台的點讚量超過8000萬(wan) ,起到很好的普法傳(chuan) 播效果,而且變單向灌輸為(wei) 雙向互動,激發了網友參與(yu) 法治教育的積極性。

  除了運用新技術、新媒體(ti) ,做好分眾(zhong) 分層傳(chuan) 播和精準引導也是網絡普法的重要方法。廣東(dong) 省深圳市大鵬新區政法辦公室近日聯合大鵬新區教育和衛生健康局積極探索“新媒體(ti) +普法”模式,通過線上普法課堂,為(wei) 700餘(yu) 名學生送上“青少年普法套餐”。圍繞“加強未成年人保護,反對校園欺淩”主題,講師結合電影《瘋狂動物城》片段,引導學生區分“惡作劇”和“欺淩行為(wei) ”,用簡單易懂、形象生動的語言教導學生們(men) 勿做恃強淩弱的施暴者、呐喊助威的附和者、忍氣吞聲的受害者。在憲法與(yu) 民法典普法課堂上,講師以《威尼斯商人》為(wei) 素材,穿插鮮活案例,生動講解憲法賦予公民的基本權利、民法典基本原則等知識,讓看似艱澀難懂的法條更加貼近青少年、更好融入課堂。

  夯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

  網絡法治宣傳(chuan) 教育是依法治網的長期基礎性工作,是推進網信事業(ye) 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

  記者注意到,2021年11月,《網信係統法治宣傳(chuan) 教育第八個(ge) 五年規劃(2021-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印發,提出到2025年,網絡普法工作協調機製更加健全,網絡普法工作大格局全麵形成;網絡普法針對性、實效性明顯提高,網民法治素養(yang) 和法治意識顯著增強,青少年網民網絡法治素養(yang) 不斷提升;網絡平台主體(ti) 責任和行業(ye) 自律有效落實,網絡治理效能和治理水平實現新提升;網絡綜合治理體(ti) 係更加完善,網絡空間厲行法治的自覺性、積極性、主動性顯著提升;全網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氛圍更加濃厚,網絡法治成為(wei) 社會(hui) 共識和基本準則,廣大網民在互聯網發展中享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中央網信辦日前以電視電話會(hui) 議形式召開全國“八五”網絡普法工作推進會(hui) ,對深入推動實施全國網信係統“八五”普法規劃和進一步做好2022年網絡普法工作作出具體(ti) 安排、提出明確要求。

  有專(zhuan) 家表示,全民普法守法,是依法治國的長期基礎性工作,必須落細落實“八五”網絡普法各項措施,不斷夯實“誰執法誰普法”等普法責任製。此外,網絡普法工作要在針對性和實效性上下功夫,把群眾(zhong) 關(guan) 心關(guan) 注的熱點難點問題作為(wei) 普法重點,從(cong) 群眾(zhong) 日常生活入手,不斷豐(feng) 富普法內(nei) 容、創新普法形式、拓寬普法渠道,讓網絡普法接地氣。(本報記者 葉子)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