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建設農村三級信用體係、打造數字鄉村振興新模式

發布時間:2022-08-08 10:46:00來源: 光明網-理論頻道

  7月29日,以“推動新電商 促進新消費 助力新發展”為(wei) 主題的第二屆中國新電商大會(hui) 在吉林長春舉(ju) 行。在大會(hui) 舉(ju) 辦期間,清華大學互聯網產(chan) 業(ye) 研究院院長朱岩接受了光明網的采訪,以下為(wei) 主要觀點。

  基於(yu) 信用建立的誠信體(ti) 係是未來農(nong) 村電商經濟的一大發展趨勢

  問:您認為(wei) 下一步電子商務和現代農(nong) 業(ye) 融合發展的方向是怎樣的?

  答:目前來看,現代農(nong) 業(ye) 和電商都是非常有前景的發展領域。中國在電商領域取得了舉(ju) 世矚目的成就,尤其是在零售、社交等方麵,我們(men) 在全球屬於(yu) 第一梯隊,甚至在某些領域極為(wei) 領先。這兩(liang) 個(ge) 非常有前景的領域,融合在一起一定會(hui) 碰撞出更多“火花”,帶來更廣大農(nong) 民群體(ti) 收益上的大幅度增加。

  而我們(men) 新電商和農(nong) 業(ye) 的融合,更加需要建立一個(ge) 基於(yu) 誠信體(ti) 係的商品交流平台,比如我從(cong) 這個(ge) 農(nong) 民這裏買(mai) 木耳我是最放心的,我願意在這個(ge) 農(nong) 民這裏花更多的錢買(mai) 信任,這就為(wei) 農(nong) 產(chan) 品注入了信用等屬性進去,從(cong) 而豐(feng) 富了農(nong) 產(chan) 品的內(nei) 涵。在數字時代,通過電商平台,生產(chan) 者可以直接觸達消費者,而消費端既有著實體(ti) 物品消費的意願,也有對於(yu) 信用、對於(yu) 數據的安全性的消費意願。現在的問題在於(yu) ,消費者想消費安全的食品,沒有辦法證明它是安全的、可靠的。所以,新電商在農(nong) 業(ye) 領域的發展一定要夯實以信用為(wei) 核心的基礎設施。通過電商渠道、通過直播帶貨,不僅(jin) 僅(jin) 是在賣農(nong) 產(chan) 品,而是應該讓生產(chan) 者所傾(qing) 注的心血,或者所注入的數據要素,能夠為(wei) 他帶來新的收入。

  完善農(nong) 村信用體(ti) 係建設,消除工業(ye) 農(nong) 業(ye) 發展“剪刀差”

  問:請問您認為(wei) 農(nong) 村信用體(ti) 係建設有什麽(me) 重要意義(yi) ?其基本模式是怎樣的?

  答:人類走到今天,實際上不論是中國還是國外都遇到了很多發展的問題,其中一個(ge) 重大問題就是工業(ye) 和農(nong) 業(ye) “剪刀差”的問題。如果這個(ge) “剪刀差”要用很多新的技術手段去降低下來,那麽(me) 這些技術手段最基礎的問題就是信用問題,沒有信用保證,農(nong) 產(chan) 品的價(jia) 格,就沒有辦法像工業(ye) 品的價(jia) 格一樣,能夠隨著市場變化而變化,農(nong) 民的收益就上不去。所以,無論是目前出現的食品安全問題,還是農(nong) 民收入問題,以及農(nong) 村的製度問題,都和信用體(ti) 係是密切相關(guan) 的。

  而我們(men) 原來建設農(nong) 村信用體(ti) 係的幾條路徑,在數字時代都會(hui) 發生一些改變。有了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之後,我們(men) 完全可以構建一個(ge) 更貼近於(yu) 農(nong) 民、更貼近於(yu) 農(nong) 村、更貼近於(yu) 農(nong) 業(ye) 的新型的信用體(ti) 係。有了這個(ge) 信用體(ti) 係,我們(men) 就有可能把數字經濟和新電商,把任何一個(ge) 新技術所能帶來的價(jia) 值提升引入到農(nong) 村,給農(nong) 村帶來真正的發展。

  農(nong) 村的信用和城市的信用是有不同之處的。城市信用體(ti) 係我們(men) 可以用一個(ge) “商業(ye) 性”就可以清晰地涵蓋了,就像是我們(men) 拿身份證到人民銀行裏麵就能查到個(ge) 人的信用數據。而農(nong) 村農(nong) 民本身財產(chan) 的特性,以及生產(chan) 模式的特性,使得你僅(jin) 僅(jin) 查他有沒有銀行貸款、有沒有違約,這樣的信用記錄是不能夠完全約束住農(nong) 民的生產(chan) 的。所以要探究更適合中國農(nong) 村特點的信用體(ti) 係。這一體(ti) 係主要是體(ti) 現在三個(ge) 層麵上:

  第一,農(nong) 民自身。這裏跟城市居民的商業(ye) 信用體(ti) 係是一樣的。第二,以農(nong) 戶作為(wei) 一個(ge) 生產(chan) 單元。這個(ge) 生產(chan) 單元平常一定是作為(wei) 一個(ge) 法人主體(ti) 存在,但是它也有生產(chan) 單元的信用,從(cong) 而形成一種互相製約,一個(ge) 農(nong) 民不講信用,實際上影響了整個(ge) 生產(chan) 單元的價(jia) 值,這樣就要求每一個(ge) 成員共同維護家庭的信用體(ti) 係。第三,合作社。如果把合作社的信用體(ti) 係進行完善,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組織化、規模化、集約化水平進一步提升,金融服務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杠杆作用得以發揮,就有效避免了“剪刀差”的問題。隨著市場的變化,農(nong) 產(chan) 品的價(jia) 格也能夠有所增長,能夠符合整個(ge) 社會(hui) 發展的需要。

  鄉(xiang) 村新基建成為(wei) 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新引擎

  問:我們(men) 力推的新基建,對於(yu) 數字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什麽(me) 重要的作用?

  答:新基建分成三個(ge) 大的方麵,每個(ge) 方麵都對鄉(xiang) 村振興(xing) 都有重要意義(yi) :第一、信息基礎設施。它能夠直接給農(nong) 民數字技術的應用提供基礎,5G也好、衛星互聯網也好,對農(nong) 村下一步的發展有著極其重大的意義(yi) ,所以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一定是下一步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要支撐。

  第二、融合基礎設施。農(nong) 村現有基礎設施亟待轉型升級,這個(ge) 轉型升級不隻是5G之類的技術應用,更為(wei) 重要的是機製的變化。比如農(nong) 產(chan) 品的流通基礎設施和流通機製,從(cong) 原來的供銷社到現在的網絡平台,都已經不能滿足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需要,我們(men) 需要打造三級信用體(ti) 係,去構建更加符合數字經濟發展需要的新型數字鄉(xiang) 村基礎設施。

  第三,創新基礎設施。目前創新基礎設施在農(nong) 村更加欠缺,我們(men) 急需打造麵向農(nong) 村的創新基礎設施,把年輕人吸引回來,那麽(me) 憑什麽(me) 能吸引年輕人回來呢?我們(men) 就需要把農(nong) 村的數字產(chan) 品開發出來,比如像非同質化通證NFT,有了這種類型的產(chan) 品,年輕人更願意回到鄉(xiang) 村創業(ye) 、創新。當我們(men) 把農(nong) 村的創新機製建立起來,就能夠為(wei) 農(nong) 村注入源源不斷的創新活力。

  完善產(chan) 業(ye) 鏈共建生態圈,新電商激發新動能

  問:請您談談對未來新電商的發展前景和趨勢有何看法?

  答:一方麵,中國數據要素市場逐漸成熟,數據會(hui) 成為(wei) 重要的生產(chan) 資料。這個(ge) 生產(chan) 資料在電商領域如何發揮作用,這是未來要必須回答的問題。電商實際上做的是數據流轉、流通的過程,這個(ge) 數據流轉其實也是資產(chan) 的流轉,它已經遠遠超越了原來信息的流轉基本概念。信息流轉造就了今天的若幹互聯網巨頭。未來一定會(hui) 在產(chan) 業(ye) 互聯網的細分領域裏麵,產(chan) 生出大量新電商平台,這些新電商平台可能是以信用為(wei) 核心,以運營數據資產(chan) 為(wei) 目標的一係列電商平台。

  另一方麵,數字化的過程不是信息化,它需要向產(chan) 業(ye) 鏈來要價(jia) 值,向產(chan) 業(ye) 生態來要價(jia) 值。新電商將會(hui) 與(yu) 產(chan) 業(ye) 生態,與(yu) 產(chan) 業(ye) 鏈融合發展,在產(chan) 業(ye) 鏈數字化轉型、產(chan) 業(ye) 生態數字化轉型過程當中,創造出更大的價(jia) 值。因此,麵對新電商的飛速發展,各個(ge) 產(chan) 業(ye) 需要重新建立自己的產(chan) 業(ye) 生態、產(chan) 業(ye) 鏈。不僅(jin) 僅(jin) 是零售端,包括生產(chan) 端、供給端,也包括配套的服務性產(chan) 業(ye) ,都需要重新定位。傳(chuan) 統的、有優(you) 勢的企業(ye) ,如果在這樣一個(ge) 新生態構建過程當中未必還會(hui) 保持優(you) 勢,就迫切需要考慮轉型升級,尤其是更多要考量業(ye) 態的創新、模式的創新。這種業(ye) 態和模式創新必須敢於(yu) 拋棄自己原來有的一些東(dong) 西,而這些東(dong) 西對於(yu) 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來說可能是巨大的約束,不容易拋棄掉。(光明網劉夢甜采訪整理)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