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方“答卷”看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成效
今年以來,我國實施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成效如何?近期財政部組織的調研和稅務部門披露的數據交出了地方“答卷”。
《經濟參考報》記者從(cong) 財政部獲悉,近期,財政部對江蘇、浙江、河南、湖北、廣東(dong) 、深圳、重慶、四川、雲(yun) 南、陝西等十個(ge) 地區的組合式稅費支撐政策落地情況和政策成效開展了書(shu) 麵調研。從(cong) 財政部調研結果和稅務部門數據綜合來看,退稅減稅降費政策助企紓困效應明顯,重點惠及小微企業(ye) 和製造業(ye) 企業(ye) 。伴隨政策效應逐步釋放,市場預期回穩轉好,市場主體(ti) 信心增強。
退稅減稅“及時雨”助企紓困
在陝西,全省80%的企業(ye) 享受了留抵退稅政策,其中,向西安公交集團一次性退還存量留抵稅額6.29億(yi) 元,極大緩解了企業(ye) 的資金困境。
在江蘇,1.8億(yi) 元的退稅款及時到賬,猶如“定心丸”,有效緩解了江蘇廣聯管廊建設有限公司的現金流壓力,輻射其下遊企業(ye) 240家左右,保障了項目平穩運行。
在雲(yun) 南,雲(yun) 南昭通勤益物流有限責任公司提供水泥運輸服務,受疫情影響公司營業(ye) 收入大幅減少,壓得公司喘不過氣,收到退稅資金50多萬(wan) 元後,財務負責人說,“小微企業(ye) 本來就享受了一些稅收優(you) 惠,現在又退了一筆錢,壓力小多了”。
……
這樣的案例不勝枚舉(ju) 。財政部近期組織的地方調研結果顯示,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落實平穩有序。特別是,實施大規模留抵退稅直接為(wei) 企業(ye) 提供現金流,有效降低企業(ye) 稅費負擔、緩解企業(ye) 經營壓力,促進其加快技術改造、設備更新。
近期多地稅務部門披露的減稅“成績單”也以真金白銀的數據印證了這一政策的落地實效。
截至6月30日,江西省累計辦理增值稅留抵退稅344.6億(yi) 元,其中,4月1日以來累計退稅328億(yi) 元,累計辦理製造業(ye) 中小微企業(ye) 延緩繳納稅費140.2億(yi) 元;四川省支持“雙創”稅費減免186.4億(yi) 元,實現小微企業(ye) 稅費減免452.4億(yi) 元;浙江省新增減稅降費284.7億(yi) 元,1523.5億(yi) 元增值稅留抵退稅款退到納稅人賬戶……
國家稅務總局數據顯示,截至7月20日,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稅緩費超3萬(wan) 億(yi) 元。已有20005億(yi) 元增值稅留抵退稅款退到納稅人賬戶,超過去年全年退稅規模的3倍。
重點惠及小微和製造業(ye) 企業(ye)
今年以來,一攬子退稅減稅降費政策精準發力,重點惠及小微企業(ye) 和製造業(ye) 企業(ye) 。
——留抵退稅、免征增值稅、加大所得稅優(you) 惠力度、擴大“六稅兩(liang) 費”享受範圍等一係列組合式支持政策幫助小微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渡難關(guan) 、複元氣。
——全麵解決(jue) 製造業(ye) 等行業(ye) 留抵退稅問題、加大中小微企業(ye) 設備器具所得稅稅前扣除力度等,支持製造業(ye) 紓困發展,鼓勵製造業(ye) 企業(ye) 增加研發投入、進行設備更新。
財政部調研顯示,4月1日至6月15日,深圳共為(wei) 約7萬(wan) 戶市場主體(ti) 辦理留抵退稅384億(yi) 元,其中小微企業(ye) 數量占比超過95%,金額占比過半。深圳上半年辦理留抵退稅的六大重點行業(ye) 中,製造業(ye) 受惠最大,超過200億(yi) 元。
調研中,企業(ye) 普遍反映,及時足額享受到留抵退稅、“六稅兩(liang) 費”減免、稅費緩繳等優(you) 惠,切實增強了其發展信心。
江蘇蘇州亞(ya) 盛藥業(ye) 有限公司今年共享受退稅約5000萬(wan) 元,企業(ye) 計劃將退稅款用於(yu) 重點品種的臨(lin) 床研發;廣東(dong) 廣州粵芯半導體(ti) 有限公司,1.13億(yi) 元的退稅款將用於(yu) 生產(chan) 線的研發,早日實現新工藝量產(chan) 化。
浙江省問卷調查顯示,通過組合式稅費政策支持,77.3%的企業(ye) 增強了發展預期,96.1%的企業(ye) 提振了發展信心。
國家稅務總局數據顯示,分企業(ye) 規模看,小微企業(ye) 是受益主體(ti) 。4月以來已獲得退稅的納稅人中,小微企業(ye) 戶數占比達93.7%,金額占比42.4%;分行業(ye) 看,4月1日至7月20日,製造業(ye) 退稅4844億(yi) 元,占比25.8%,是受益最明顯的行業(ye) 。
“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類型多、規模大、覆蓋麵廣。通過減稅、退稅、免稅等多種方式精準惠及不同的行業(ye) 及市場主體(ti) ,有效緩解企業(ye) 的經營壓力,對穩增長產(chan) 生了積極成效。”北京國家會(hui) 計學院教授李旭紅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說。
合力推動紅利進一步釋放
一係列政策的落地顯效,離不開從(cong) 中央到地方,財稅部門形成合力、健全機製、狠抓落實的一攬子有力舉(ju) 措。
——加強統籌謀劃,狠抓政策落實。建立落實留抵退稅政策三部門(財政部、稅務總局、人民銀行)會(hui) 商機製,4月以來聯合召開7次專(zhuan) 題會(hui) 議;各地快速響應,建立了減稅降費工作組,搭建跨部門協作機製……
——加強資金保障,確保退稅資金快速直達。截至目前,財政部已下達三批支持地方落實退稅、減稅降費和重點民生等轉移支付補助1.2萬(wan) 億(yi) 元。各級財政部門前端落實退稅政策,後端調度資金,做好資金退付工作。例如,浙江、四川建立資金緊急調度綠色通道,要求在規定時限內(nei) 完成資金退付;雲(yun) 南建立留抵退稅補助資金在州市間“調盈補缺”橫向動態調整機製。
——細化配套措施,頂格執行減免政策。浙江、河南、重慶、四川、湖北等地對小微企業(ye) 、小規模納稅人、個(ge) 體(ti) 工商戶“六稅兩(liang) 費”按照50%頂格減征;江蘇免征受疫情影響嚴(yan) 重的六個(ge) 行業(ye) 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全年房產(chan) 稅、城鎮土地使用稅,降低行政事業(ye) 性收費征收標準等。
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大學商學院副院長、副研究員蔣震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瞄準市場主體(ti) 的痛點難點,從(cong) 構建機製到推動落實,精心籌劃、精準發力,目前看在激發市場活力、穩定市場預期等方麵已顯成效。要進一步發揮各級政府和各個(ge) 部門的積極性,進一步落實好退稅減稅政策。
李旭紅說,從(cong) 對地方和企業(ye) 的調研來看,以及稅務部門的數據也充分印證,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釋放了多重紅利,包括有效緩解了市場主體(ti) 的資金困境,發揮了助企紓困的重要作用;精準惠及小微企業(ye) ,發揮了穩定就業(ye) 的作用;全麵解決(jue) 製造業(ye) 等行業(ye) 留抵退稅問題,發揮了製造業(ye) 對宏觀經濟帶來的乘數效應。(記者孫韶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