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中山“媽媽崗”緣何叫得響

發布時間:2022-08-10 10:14:00來源: 光明日報

  近來,在廣東(dong) 省中山市等地出現的“媽媽崗”頗受關(guan) 注。顧名思義(yi) ,這是一種為(wei) 媽媽們(men) 特設的崗位,工作時間靈活,好讓媽媽們(men) 可以兼顧家庭與(yu) 工作。換句話說,“媽媽崗”的關(guan) 鍵詞就是彈性工作、柔性管理。

  女性不僅(jin) 是生育主體(ti) ,還是社會(hui) 重要的人力資本。生育問題與(yu) 就業(ye) 問題在“她”這裏交織疊加。隨著“全麵三孩”政策落地,減輕家庭的生育成本、緩解女性育兒(er) 壓力顯得更為(wei) 緊迫。人口紅利消退的大背景下,重視“她”這一半的人力資本也實屬應然。“媽媽崗”讓媽媽們(men) 能夠重返職場、實現個(ge) 人社會(hui) 價(jia) 值,正是重塑就業(ye) 環境和性別觀念的一種嚐試。

  那麽(me) ,“媽媽崗”的彈性靈活用工有哪些形態?又將產(chan) 生哪些價(jia) 值和影響?當前的探索有何啟示?讓我們(men) 共同關(guan) 注。

  媽媽們(men) 的“既要又要”

  在中山市港口鎮,29歲的女工黃春花,拿下傳(chuan) 送帶上勻速出現的一個(ge) 個(ge) 音響主機,熟練地在它們(men) 底部貼上操作指南。這些音響之後將漂洋過海,出現在歐美國家超市的貨架上。

  雖然這樣的工作她每天要重複幾百次,但一個(ge) 月下來能拿到4000元左右的薪酬。而且工作時間非常彈性,可以隨時請假,請假的空缺由現場的全能工補上,耽誤的工時可在當月其他時段選擇是否補齊。

  這讓黃春花不用再為(wei) 接送孩子上下學和工作時間衝(chong) 突而經曆內(nei) 心的撕扯。值得一提的是,她該拿的工資收入、該有的福利待遇,絲(si) 毫不受影響。

  在中山,這種讓媽媽們(men) 既能工作賺錢又能顧家養(yang) 娃,彈性安排時間的工作,有個(ge) 響亮而溫暖的名字:媽媽崗。

  據了解,在黃春花所就職的公司,像她這樣的“媽媽崗”有236個(ge) ,占全公司一線員工人數約1/3。而在整個(ge) 中山市,160多家企業(ye) 設置了“媽媽崗”,崗位數量超4000個(ge) ,且還在不斷增長中。

  同時,在廣東(dong) 佛山,250多家企業(ye) 開設了“媽媽崗”,涵蓋電商、商貿、工業(ye) 生產(chan) 、家政服務等領域,為(wei) 3200多名媽媽提供了就業(ye) 機會(hui) 。

  全國一些地方也有類似嚐試。江西吉安峽江縣有藥廠開設了專(zhuan) 門針對留守媽媽們(men) 的生產(chan) 線;在撫州崇仁縣,服裝企業(ye) 在學校附近創辦縫紉“社區車間”,吸納陪讀媽媽們(men) 就業(ye) 。

  近年來,我國生育政策密集調整,逐漸放開,繼2016年施行“全麵兩(liang) 孩”後,去年5月,“全麵三孩”時代正式開啟。在此背景下,降低生育成本、緩解育兒(er) 壓力成為(wei) 社會(hui) 關(guan) 注的焦點話題。

  多項關(guan) 於(yu) 生育意願的調研發現,因為(wei) 女性要花費更多時間照顧家庭,致使職業(ye) 生涯發展受限、收入減少,導致她們(men) 在多孩生育決(jue) 策上猶豫退縮。

  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yu) 公共事務學院副教授、中國城市治理研究院研究員沈洋援引我國相關(guan) 研究認為(wei) ,在教育競爭(zheng) 的背景下,“密集型育兒(er) ”蔓延,加劇了女性所麵臨(lin) 的角色衝(chong) 突。

  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與(yu) 社會(hui) 學學院教授楊菊華認為(wei) ,降低孕育、生育、養(yang) 育、教育成本,是完善生育支持政策的重要目標。除了生產(chan) 階段外,養(yang) 育階段的保障也需關(guan) 注,其中保障育兒(er) 主體(ti) 返回職場再就業(ye) 階段的權益十分必要。

  從(cong) 這個(ge) 角度來說,“媽媽崗”化解了女性的角色衝(chong) 突,讓那些因生育而被迫中斷職業(ye) 的人得以重返勞動市場,哪怕隻是作為(wei) 特殊時期的過渡,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生育家庭的經濟壓力。“這對緩解育齡女性生育焦慮,釋放生育潛能具有積極作用。”鄭州大學商學院副教授陳梅說。

  彈性就業(ye) 何以可能

  黃春花和她的工友們(men) 在找到“媽媽崗”工作之前,都遭遇了求職的窘況。“不是工作需要加班或出差,無法顧家,就是公司嫌我們(men) 不能全身心投入工作。”

  但另一邊,在疫情衝(chong) 擊下,外出務工人員加速回流“老家”,用工緊張加劇。麵對不斷恢複的訂單量,不少企業(ye) 主隻能望“單”興(xing) 歎。為(wei) 趕產(chan) 完成訂單,經常急得四處“借人”。

  一邊是想要工作的女性受家庭羈絆而無法“動身”,另一邊是大量用人企業(ye) 用工緊張。“有沒有可能,我們(men) 在有用工需求的企業(ye) 和有就業(ye) 需求的婦女之間做一個(ge) 鏈接?”中山市婦聯主席餘(yu) 建思回憶說,基於(yu) 這個(ge) 設想,中山市婦聯率先向社會(hui) 倡議推行“媽媽崗”。

  2021年5月,“媽媽崗”探索在中山正式啟動。中山市人社部門、各級婦聯等聯合起來,走訪用工單位,收集部分企業(ye) 可彈性工作需求信息,打算從(cong) 供需信息鏈接入手。

  養(yang) 發師、噴油工、打棗、普工、客房清潔員、裝配工……很快,第一批用工信息在中山市婦聯的微信公眾(zhong) 號上發布,這種彈性工作、柔性管理的就業(ye) 模式被正式命名為(wei) “媽媽崗”。

  名字一下就叫響了。第一期“媽媽崗”信息發出後,“兩(liang) 三個(ge) 小時點擊量達到六七千,非常少見”,中山市婦聯宣教組聯部部長張慧說。在下方的評論區,有網友留言:“希望能普及到各個(ge) 鎮區”“建議增加一些編輯校對等有一定文化程度要求的崗位”。“這些反饋讓我們(men) 看到了女性產(chan) 後就業(ye) 的強烈需求,也堅定了繼續做‘媽媽崗’的決(jue) 心。”餘(yu) 建思說。

  在推廣過程中,有人認為(wei) “媽媽崗”就是鍾點工、生產(chan) 工或兼職等。對此,廣東(dong) 省婦聯主席許紅澄清說,其實並非如此,“媽媽崗”也可以是正常工作8小時、偶爾需要柔性管理的崗位,或者是需要專(zhuan) 業(ye) 技能可居家辦公的崗位。

  據介紹,經過一年多的探索,“媽媽崗”已發展出至少4種不同的模式。

  第一種就是黃春花所在的靈活“媽媽崗”,企業(ye) 從(cong) 流水線原有工序中選取純手工操作或技術門檻較低的工序拆分出來,女職工每天工作5~8小時不等,上下班時間自由掌握。

  第二種被稱作彈性“媽媽班”,企業(ye) 根據不同機台的性能和產(chan) 能,分不同上班時段,女職工可以自主選擇。

  第三種是外發“流動崗”,對於(yu) 易攜帶、純手工製作的小部件,企業(ye) 定時上門發料、定時上門收貨,對高需求家庭照料的女性非常友好。

  相較之下,最後一種則要新潮一些,是工作地點雙彈性的“媽媽新業(ye) 態崗”。如創意設計、文案策劃、直播主播、電商運營等新的靈活用工需求。這類工作自主性高、工作方式靈活,且對專(zhuan) 業(ye) 技能有一定要求,正成為(wei) 越來越多白領媽媽的傾(qing) 心之選。

  在有著“中國花木之鄉(xiang) ”美稱的中山市橫欄鎮,在經過為(wei) 媽媽們(men) 專(zhuan) 門打造的營銷、攝影等係列培訓課程後,200多名“寶媽”已化身“探花姐姐”,在當地大大小小的花木檔口直播帶貨。作為(wei) IP的“探花姐姐”,正在加速養(yang) 成中。

  “媽媽崗”提高女性勞動參與(yu) 率

  對於(yu) 設置“媽媽崗”的決(jue) 策,在采訪中,一些企業(ye) 聲稱是出於(yu) 承擔社會(hui) 責任等考慮下的“讓利”行為(wei) 。黃春花所在公司的負責人餘(yu) 清最早也這麽(me) 認為(wei) 。

  “讓利”一說,默認的前提是,雇傭(yong) 產(chan) 後女性,企業(ye) 要為(wei) 此支付更高的用人成本。就拿黃春花所在的流水線來說,因為(wei) 媽媽們(men) 可能隨時會(hui) 請假,為(wei) 了不讓生產(chan) 受影響,公司不得不增設“全能工”崗位,以便隨時“頂崗”。對於(yu) 企業(ye) 來說,工時的損失、對生產(chan) 流程及管理的改造等等,確實都是需要額外承擔的成本。

  南開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李磊也指出,與(yu) 男性相比,由於(yu) 生育、幼兒(er) 照料等方麵的自然分工,使得女性在工作時間投入和工作連續性方麵處於(yu) 劣勢,決(jue) 定了企業(ye) 在雇傭(yong) 女性時可能承擔額外的成本。

  但讓餘(yu) 清沒想到的是,“媽媽崗”的女工們(men) 雖然工作時間彈性,但她們(men) 的工作業(ye) 績卻非常堅挺。他們(men) 統計過,“媽媽崗”人員流失率低,穩定在5%左右,而其他用工模式動輒15%,在某些季節甚至超過30%。而且因為(wei) 歸屬感強,忠誠度高,“媽媽崗”工作效率和產(chan) 品合格率也都比普工更高。因此,公司放心地把高端產(chan) 品的生產(chan) 任務交給了“媽媽崗”員工。

  餘(yu) 清的統計和觀察,在陳梅和李磊早前的研究中已得到證實。在去年發表的一篇論文中,兩(liang) 位學者研究發現,女性就業(ye) 份額提升對企業(ye) 出口規模有促進作用,而且在外資企業(ye) 、技能密集型企業(ye) 、女性密集行業(ye) 、高技術行業(ye) 和女性受教育水平低地區的影響更大。

  更為(wei) 重要的是,李磊補充道,長期來看,對生育期間女性員工的政策偏向或者照顧,對於(yu) 企業(ye) 全麵獲得員工培訓等人力資本投資的未來收益,收獲包容、多樣性勞動力群體(ti) 所帶來的生產(chan) 率增長具有積極意義(yi) ,“而這有利於(yu) 企業(ye) 在長期發展中降低單位產(chan) 出的勞動力成本”。

  “當初是打著企業(ye) ‘讓利’的心態來做這件事,企業(ye) 最終卻成了真正的受益方。”餘(yu) 清說,在看到“媽媽崗”的巨大潛能後,公司勻出更多的工作份額用來招聘“媽媽崗”。眼下,新的“甜蜜煩惱”是,公司的用工需求仍在增加,但“附近有需要的媽媽都已經就職了”。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社會(hui) 的發展,生育率下降、勞動年齡人口不斷減少,人口紅利日漸消退且不可逆轉。陳梅認為(wei) ,育齡婦女既是生育的主體(ti) ,也是重要的人力資源。“需要看到,占我國人口一半的女性,是勞動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她認為(wei) ,隨著人口紅利逐步減少,“媽媽崗”等靈活就業(ye) 崗位的設置,對提高女性勞動參與(yu) 率,實現對既有女性人口勞動力及技能的利用,促進經濟增長具有重要意義(yi) 。

  也正是基於(yu) 此,不少學者強調我們(men) 要從(cong) “人口紅利”轉向關(guan) 注“性別紅利”,並指出,提高女性勞動參與(yu) 率,實現對既有女性人口勞動力及技能的利用,可以帶來新一輪的經濟增長,並在經濟社會(hui) 等方麵帶來廣泛影響。

  陳梅和李磊都表示,“媽媽崗”這種就業(ye) 形式的探索,“充滿溫情與(yu) 智慧”,“有可能形成員工、家庭、企業(ye) 、國家的‘多贏’局麵”。沈洋也指出,“媽媽崗”的推廣有利於(yu) 從(cong) 根本上促進女性發展。

  共擔生育成本

  在黃春花任職的公司,“媽媽崗”與(yu) 其他崗位同工同酬同待遇。這也意味著,除了工資薪酬外,公司每月要為(wei) 每一個(ge) “媽媽崗”女職工同樣繳納732元的社保,95元的公積金,按年度一次性購買(mai) 雇主責任險。

  不過幾個(ge) 月後,在“媽媽崗”五險一金繳納額上,該公司將每月每人省下近400元,接近繳納額的一半。7月初,中山市政府出台《關(guan) 於(yu) 大力推行“媽媽崗”就業(ye) 新模式的若幹措施》,正式將“媽媽崗”工作納入該市貫徹落實國務院紮實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的實施方案。

  該份扶持文件明確了稅收減免、培訓扶持、就業(ye) 服務管理等多項“媽媽崗”扶持政策,“含‘金’量很高”,廣東(dong) 省婦聯主席許紅說。

  按照政策,企業(ye) 每成功申報一個(ge) 勞動合同用工“媽媽崗”,與(yu) 勞動者簽訂一年以上勞動合同並按規定為(wei) 其繳納社保,將每月獲得300元的社保補貼和100元的崗位補貼。如果符合條件的勞動者與(yu) 用人單位簽署的是勞務協議而非勞動合同,是以個(ge) 人身份繳納社保的,那麽(me) 前述300元的社保補貼則發放給媽媽本人。

  此外,無論是勞動合同用工還是勞務用工,成功申報“媽媽崗”的企業(ye) ,每年都可享受不超過500元的精準培訓補貼;若就業(ye) 者為(wei) 脫貧人口或登記失業(ye) 半年以上的人員,再疊加享受7800元的多種稅收優(you) 惠。據了解,中山市政府設置的該專(zhuan) 項資金達500萬(wan) 元。

  為(wei) 推廣“媽媽崗”等靈活就業(ye) 形式,中山人社部門開辟線上線下信息發布及招聘渠道,並依法開展檢查監督,督促企業(ye) 落實勞動法律法規。

  此次真金白銀的補貼,被認為(wei) 是政府與(yu) 個(ge) 人、企業(ye) 共擔生育成本的切實舉(ju) 措,因而備受好評。

  李磊指出,這一公共政策將激發企業(ye) 支持女性再就業(ye) 的積極性和熱情。全國婦聯婦女研究所副研究員楊慧也認為(wei) ,相關(guan) 補貼惠及大中型企業(ye) 高技能、高質量專(zhuan) 業(ye) 技術崗、管理崗位女性,將產(chan) 生更加積極的社會(hui) 效益。

  隨著生育政策的密集調整,各地都出台了配套措施,如延長產(chan) 假、增加陪產(chan) 假等。北京大學社會(hui) 學係教授陸傑華此前在接受媒體(ti) 采訪時表示,企業(ye) 作為(wei) 經濟發展主體(ti) ,可能缺乏主動意願雇傭(yong) 女性員工。不過,中山市人社局局長黃學禮認為(wei) ,可將“媽媽崗”這類產(chan) 後女性靈活就業(ye) 納入省市級和中央就業(ye) 補助專(zhuan) 項資金的支持範疇。目前,前述專(zhuan) 項資金的補貼對象以就業(ye) 困難人群、高校畢業(ye) 生等為(wei) 主。

  由於(yu) 一部分“媽媽崗”的就業(ye) 者屬於(yu) 靈活就業(ye) ,有人因此為(wei) 她們(men) 貼上低技能的標簽。陳梅認為(wei) ,對此大可不必憂慮。靈活就業(ye) 雖然看似“不正規”,但並不就等於(yu) 低技能、低質量就業(ye) 。未來隨著靈活就業(ye) 規模的擴大、就業(ye) 質量的提高,以及相關(guan) 政策保障的強化,相關(guan) 的歧視將會(hui) 緩解。

  對此,黃學禮也指出,對於(yu) 靈活就業(ye) 人群需要進一步加強職業(ye) 能力培訓,從(cong) 根本上提高他們(men) 的就業(ye) 能力。

  “我們(men) 要認識到,支持家庭、更準確地說是女性平衡職業(ye) 發展和育兒(er) 責任,更主要的可能還是要靠政府大力發展公共托育服務體(ti) 係,進一步分擔家庭的撫育照顧責任。”中國社科院人口與(yu) 勞動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楊舸說。

  “國外及國內(nei) 一些省市增設男性陪產(chan) 假、育兒(er) 假的經驗值得借鑒和鼓勵。”楊舸和沈洋均指出,這將有利於(yu) 引導男性重新調整工作和家庭投入的時間分配,承擔起更多的育兒(er) 責任。

  這個(ge) 酷熱的夏日,黃春花和工友們(men) 的孩子,就在媽媽百米開外的專(zhuan) 屬活動室玩耍,陪媽媽上班。而在其他地方,更多的叔叔阿姨們(men) 正積極奔走,為(wei) 那“半邊天”尋找更多可能性。

  (記者 王丹)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