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好老師應有怎樣的智慧

發布時間:2022-08-12 10:21:00來源: 中國教育報

  作者:儲(chu) 朝暉(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好老師是需要智慧的,但有很多老師缺乏教育與(yu) 教學智慧,忽略了智慧在教育教學中的獨特價(jia) 值。

  最近,一項對“好老師”的認知調查顯示,在學生的選擇中,“智慧”關(guan) 鍵詞僅(jin) 占總被選量的2.3%;在教師的選擇中,“智慧”關(guan) 鍵詞僅(jin) 占總體(ti) 被選量的2.1%。這意味著師生可能都沒有把智慧當作教育的重要因素,也未將智慧作為(wei) 判定是不是好老師的依據。

  那麽(me) ,教育教學中,智慧的價(jia) 值是什麽(me) ?好老師應該擁有怎樣的智慧?

  教師的智慧是化解教育難題的關(guan) 鍵

  智慧是一個(ge) 人統攝聰明才智實現目標的生命智能,是一種高級的思維能力,包含對自然與(yu) 人文的感知、記憶、理解、分析、判斷、推理、辨別、參與(yu) 、協調、創造、發明、升華等,是人的智力器官的綜合終極功能。

  智慧的教師能夠明察秋毫、防微杜漸、化險為(wei) 夷,缺乏智慧的教師則由於(yu) 不能及時識別、判定問題所在,找不到有效解決(jue) 辦法,貽誤時機,使得問題積重難返。

  智慧可以解釋為(wei) 更好地解決(jue) 問題的能力。以智慧的方式對待問題,教師會(hui) 分析、理解、判定、選擇,確立自身主動性、主體(ti) 性、自主性,找到自己的定位和適合自己所處情境的解決(jue) 方式,才可能趨利避害。非智慧的方式則是全盤接受,不了解實際,囫圇吞棗,盲目施行,其效果自然不會(hui) 好到哪裏,不能切實解決(jue) 問題,還會(hui) 反噬產(chan) 生新的問題。

  智慧的教師承擔著傳(chuan) 播知識、啟發思想、引發學生探求真理的職責,引領學生深刻地理解人、事、物,體(ti) 會(hui) 自己與(yu) 他人、社會(hui) 、宇宙的關(guan) 係,學會(hui) 思考、分析、探求真理。智慧的教師充分發揮教育的育人、自育、互育功能,缺乏智慧的教師則將教育異化為(wei) 依據標準答案不斷強化的單一訓練,使得教育的靈魂丟(diu) 失了,給學生的成長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

  通常而言,教師所表現出來的認識學生的能力、教學能力、自學能力、創造能力等都不完全由知識與(yu) 學曆決(jue) 定,尤其與(yu) 偏僻分支的知識關(guan) 係不大,反倒是與(yu) 常理常識有更高的相關(guan) 性。所以,現實中常有樸素的智慧者,雖然知識不多,學曆不高,卻通達透徹。麵對多因多果的複雜教育問題,提升每位教師的智慧是化解、減少和避免新增問題的可持續策略。

  教師需擁有促進學生個(ge) 性化發展的智慧

  智慧是教師身上最具有彈性的變量,也是教師有效應對外部多樣性需求的基本素養(yang) 。

  教師的智慧主要用於(yu) 兩(liang) 大方麵:一是對具體(ti) 鮮活的每個(ge) 學生內(nei) 心世界的認識、成長狀況的感知、成長需求的了解,並設法創造條件有效滿足其成長需求;二是對社會(hui) 曆史、現狀和未來發展以及對人的人格、能力及相關(guan) 需求的洞悉。這兩(liang) 方麵都是多樣的、變化的。當“學足學好”成為(wei) 教育要求的時候,當培養(yang) 符合社會(hui) 真實需求的健全的人成為(wei) 教育目標時,學生與(yu) 社會(hui) 之間的關(guan) 係就變得多重複雜,教師更為(wei) 重要的職責是引導學生將自身的優(you) 勢潛能與(yu) 社會(hui) 需求相適應。因此,需要智慧的教師采取與(yu) 各個(ge) 學生契合的個(ge) 性化應對措施。

  智慧的教師需要自己有個(ge) 性,也需要尊重學生或他人的個(ge) 性,找到智慧的方式培養(yang) 學生,善於(yu) 將自己的智慧與(yu) 學生的智慧相碰撞,給學生更多的尊重、選擇、機會(hui) 。缺乏智慧的教師往往不顧一切地按照自己確定的標準形塑學生,缺少對學生基本的認知和尊重,不注重培養(yang) 學生獨立、自主學習(xi) 和生活的能力,僅(jin) 僅(jin) 希望學生考高分,作出標準答案,最終成為(wei) 無法應變的“標準件”。

  智慧的教師會(hui) 明白各種因素對於(yu) 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價(jia) 值,會(hui) 放手讓學生做自己學習(xi) 的主人,引導他們(men) 獨立前行,不斷發展。因為(wei) 在好奇心驅動下,自主探索是最有效、最可持續的成長。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學生,才能依靠自身努力學到立足於(yu) 社會(hui) 的本領,運用學識、能力、遠見創造幸福,與(yu) 他人共創、共享幸福。

  當然,這不是教師為(wei) 減輕自身的壓力偷懶的說辭,而是在看見更多、更廣、更深、更細、更遠的前提下,審時度勢後擇機行事,以更有效的方式方法培養(yang) 學生。他們(men) 不會(hui) 簡單地聽命於(yu) 指令而不去對指令本身及其實施效果進行分析就盲目執行。

  教師需擁有應對不確定性的智慧

  智慧在內(nei) 容維度表現為(wei) 善辨是非,在時空維度體(ti) 現為(wei) 遠見卓識。麵向未來,教師需要引導學生看清人類文明前進的方向。看清方向,樂(le) 於(yu) 學、樂(le) 於(yu) 幹,才能真正減輕負擔,獲得個(ge) 體(ti) 與(yu) 社會(hui) 良好的發展。

  智慧的教師不是將自己所認為(wei) 的人類文明前進方向以標準答案的方式告訴學生,而是引導學生學習(xi) 曆史,參與(yu) 社會(hui) 實踐,驗證證據,掌握分析、判斷問題的方法,培養(yang) 在未來世界中擁有較強生存能力的人。

  自古至今,不確定性伴隨時代進步快速增長。從(cong) 智慧中獲得快樂(le) 、方向與(yu) 動力,體(ti) 驗了命運對人的真正檢驗,經得起各種考驗才能獲得大智大慧。智慧越發達,社會(hui) 變化越迅速,人生就越能獲得滿足。

  每個(ge) 人,尤其是每位教師都不應在這樣的選擇麵前迷失,而是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智慧覺醒程度,不斷尋覓、追求。對於(yu) 教師而言,是否能達到智慧的境界不完全是由知識多少與(yu) 學曆高低決(jue) 定的,既有先天遺傳(chuan) 的恩賜,又有後天體(ti) 驗與(yu) 經驗的結晶。智慧起源於(yu) 愚昧的廢墟上,不斷淘汰愚昧就會(hui) 變得更加智慧。與(yu) 學生一起智慧地相互砥礪,才能確保自己處於(yu) 智慧的環境中,可持續發展下去。

(責編: 李雨潼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